本文为毕业设计后的经验记录,包含写作过程中的一些实用工具和注意事项。
本文为毕业设计后的经验记录,包含写作过程中的一些实用工具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及写作实用技巧
-
善用AI。AI可以帮助润色段落,辅助推理和分析结果。
实测对于一个需要多个步骤的数学推导问题,deepseek比chatgpt的表现更好,语言润色方面gpt更好。 -
跑代码做实验的时候保留原始数据是最重要的。
不要只跑图不留数据,因为图片后续可能还需要调整 -
保存图片时注意字体和大小
比如用python画图默认的字体大小放到论文中会偏小,且不支持中文,PPT画图的时候同理。– PPT画图的时候中文字体设置宋体,英文设置,字体大小一般使用16 18 19
– 下面是python画图中我常用的设置# python里画图设置 matplotlib 使用中文字体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Sun'] # 设置中文字体为song体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 防止负号显示为方块 # 画图字体要设置大一些,不然看不清 plt.rcParams['font.size'] = 12 # 设置全局字体大小 10,12,14
-
保存图像的时避免直接截图,必要时设置分辨率
–PPT中选中图片,右键另存为;
–python等存储图片时设置分辨率,避免输出图片模糊。实测直接将显示的图片保存效果也不好,设置分辨率后会清晰很多。plt.savefig(output_folder + "/xxx.png", dpi=300)
-
最后的引用中要包含中文文献
因为是中文毕业论文,中文参考文献数量不能太少,引用最好书籍、期刊、学报等都有,多找这个领域的牛人文章。
此外,引用文献时会有期刊名和会议名,我发现不同网站生成的参考文献形式是有差异的。
semanticscholar网站:名字都是大写。
谷歌学术:给出的会议名等都是小写。
老师要求是会议名需要大写,所以建议使用semanticscholar生成参考文献。
6.python在DEBUG调试的时候如果想打印一个变量的相关信息,可以在调试控制台打印输出。将变量中间值存储到文件中也比较方便。
二、🚀 效率提升工具
-
Mathpix:OCR 数学公式识别神器,快速将手写/截图公式转为 LaTeX。
支持word、Latex公式等多种形式,完全不需要手打公式,用到的公式可以直接截图识别,写通用公式非常方便。不通用的公式也可以在word里修改好然后OCR识别成latex形式。
注册账号每个月有识别的次数限制,可以多注册几个使用。 -
Latex表格生成器:Tables Generator
可以很方便的将excel中的表格一键导出为LaTeX格式,其中的边框和行列数都可以自由调节。
-
快速生成BibTeX格式引用:GetBibTeX
参考文献引用的使用使用,粘贴网页链接即可生成对应的BibTeX条目。引用网页的时候试用。
不过一般在semanticscholar/谷歌学术上都可以直接复制BibTeX格式的参考文献,知网也可以,如下,搜索文章点击BibTeX引用然后复制即可。
三、📊论文完成后的格式检查
-
latex没有字数统计。可以用福昕PDF统计字数
实际知网查重给出的总字数为62710
– 或者可以在命令行运行texcount -inc -merge -utf8 main.tex -
对于中文语法问题可以全文粘贴到word中检查。
-
latex编译过后可能有些字符过长会超出pdf边界。
\sloppy放在段前,允许 LaTeX 适当放宽单词间距,减少超出边界的情况 -
最后把很多页缩在一起看图片和文字有没有差距很大或者标题出现在一页的最末尾这种需要调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