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定位基本原理
GPS测量定位方法分类
定位模式:
绝对定位(单点定位)
相对定位
差分定位
定位时接收机天线的运动状态:
静态定位-天线相对于地固坐标系静止
动态定位-天线相对于地固坐标系运动
获得定位结果的时效:
事后定位
实时定位
观测值类型:
伪距测量
载波相位测量
伪距定位的基本原理
一个站星距离
测站位于以卫星为球心,站星距离为半径的球面上
两个站星距离
构成两个球面
两个球面相交为圆
测站位于圆圈上
三个站星距离
构成三个球面
三个球面两两相交
测站位于其中任意一点
三个站星距离+地球表面=一点
伪距测量
**伪距概念:**就是由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GPS接收机的传播时间
码相关伪距测量原理:
1.卫星依据自己时钟(钟脉冲)发出某一结构的测距码,经过Δt时的传播到达GPS接收机。
2.接收机在自己钟脉冲驱动下,产生一组结构完全形图的复制码。
3.通过时延器使之延迟时间τ,对两码进行相关比较。
4.直至两码完全对齐,相关系数R(t)=max=1,则该事件延迟τ即为传播时间Δt(τ=Δt)
5.距离ρ=c•Δt=c•τ。
为什么采用码相关技术来确定伪距?
GNSS卫星发出的测距码是按照某一规律排列的,在一周期内每个码对应某一特定的时间。应该说识别每个码的形状特征,即用每个码的某一标志即可推出时延值Δt进行伪距测量。
GPS伪随机码的特性
伪距定位数学模型(四颗星)
伪距定位观测方程(另一种推导方式)
伪距测量的特点
优点:无模糊度
缺点:精度低
载波相位测量
为什么采用载波相位测量?
1.测距码测距精度对于一些高精度的应用无法满足。
2.载波的波长短,所以就可达到很高的精度。
载波相位测量的特点
优点:精度高,测距精度可达0.1mm量级。
难点:整周未知数问题;整周跳变问题。
载波相位测量的关键技术—重建载波
重建载波:将非连续的载波信号恢复成连续的载波信号。
码相关法:
方法: 将所接收的调制信号(卫星信号)与接收机产生的复制码相乘。
技术要点:卫星信号(弱)与接收机信号(强)相乘
特点:
限制:需要了解码的结构
优点:可获得导航电文,可获得全波长的载波,信号质量好(信噪比高)
平方法:
方法: 将所接收到的调制信号(卫星信号)自乘
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