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 总线概述
1.1 基本概念
- 总线定义:是一组能为多个部件
分时、共享
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 特点: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部件发送数据【体现分时性】,但是可有多个部件接受数据【体现共享性】。
- 总线设备
- 主设备:获取总线控制权的设备
- 从设备:被主设备范围的设备
总线的猝发传输
:在一个总线周期内传输地址连续的多个数据字。由:传送首地址 + 数据传输 两部分组成【单总线不支持,双总线和三总线都支持
】- 使用总线的好处:
- 便于增减外设
- 减少信息传输信的条数,减低了数据传输率
1.2 总线的分类及结点结构
注意:
- 串行总线
不一定
比并行总线慢,只是大多数情况下
慢地址总线
情况有2种:
- 主存单元地址
- I/O端口地址
控制总线
功能有2个:
CPU
向主存和I/O设备
发出时序信号和控制信号- 主存和外设(I/O设备)的对CPU的响应信号
握手应答信号属于控制总线
- 总线之间通过
桥接器
相连- 串行总线传送数据:
1位起始位 + 数据位 + 校验位 + 终止位
1.2.1 系统总线结构
CPU、主存、I/O设备 间的连接关系
基本连接:CPU与主存连接,CPU与I/O控制器连接
1.2.1.1 单总线结构(系统总线)
CPU、主存、I/O设备连接在一条总线上
注意:
- 单总线并不是指只有一条信号线,而是指一个系统总线。
- 单总线不支持并发传输,即不支持
猝发传输
1.2.1.2 三总线方式(主存总线、I/O总线、DMA总线)
CPU、主存、I/O设备 三者相互连接。
1.2.1.3 双总线方式(主存总线、I/O总线)
CPU和主存都不处理I/O,将I/O交给通道
处理:
1.3 性能指标
注意:总线周期与时钟周期可以是一对多,也可以是多对1
- 多对一
![]()
注意:
猝发传输 = 传送首地址 + 数据传输
- 一对多
注意:
一个时钟周期内
,CPU和总线的控制信号
是不变
的。单周期处理器
必须配合多总线
单总线
必须配合多周期处理器
- 部分数据读,部分数据写;不是部分时间读,部分时间写
2. 总线仲裁
多个设备可同时请求使用总线,那么如何解决总线的争用问题?总线仲裁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 总线仲裁分类
1. 集中仲裁
1. 链式查询方式
2. 计数器查询方式
3. 独立请求方式
2. 分散仲裁
注意:
- “总线忙”信号由
主设备
建立而不是仲裁器 = 总线控制器
- 计数器查询可以实现
优先级相等
,也可以实现优先级不等
。若每次从上次结束的地方开始,则相等
分布仲裁方式:~总裁号发布给其他设备,每个设备通过自己的仲裁器,得到自己是不是主设备~
- 不需要总线控制器(仲裁器)
- 每个主模块都有自己的
仲裁号
和仲裁器
3. 总线定时
总线定时:通信双方遵守某种协议,从而实现数据传输。
3.1 总线周期
四个阶段
- 申请分配:需要使用总线的设备
发送请求
,总线仲裁
,发送总线忙
- 寻址阶段:根据主模块发送的
从模块地址
,启动该从模块- 传输阶段
- 结束阶段:主模块信息从总线上
撤销
。
3.2 总线定时分类
3.2.1 同步定时方式
不同速度的设备可以采用同步方式,也可以采用异步方式。只是更适合异步方式
- 同步通信的特点:
- 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
- 不需要应答信号
- 总线长度短
- 总线周期长度
不可变
- 各部件的存储时间比较接近
3.2.2 异步定时方式
- 异步通信/定时/控制方式的特点:
- 没有统一的时钟
- 靠双方的“握手”实现定时控制
- 双方
按需求分配
时间,即总线周期可变。- 适用于速度相差较大设备
- 分类:
- 非互锁:可靠性最低,但最快
- 半互锁
- 全互锁:最可靠,但最慢
注意:
- 设备的数据传输率指所有数据,而不是有效数据
- 要求有效数据传输率才是
3.2.3 半同步通信
注意:半同步通信中,
握手信号
的采用是由同步时钟
控制的。但是数据的传输
是双方按需求分配
的。
3.2.4 分离式通信
在寻址阶段时,主设备占用总线,而找到从设备后,从设备在准备数据,此时,总线被占用但是没有被使用。
分离式通信就是对这方面的改进,即该阶段主模块放弃总线使用权。
4. 总线标准
注意:USB为串行总线,同时只可以传输1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