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播报文发送给一组特定的接收者,这些接收者可能分布在网络中的任意位置。为了实现组播报文正确、高效地转发,组播路由器需要建立和维护组播路由表项
随着多个组播路由协议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多种路由算法动态生成组播路由,会带来不同路由协议间在互相引入时操作繁琐的问题
IP路由表:单播路由表
解决:PIM协议:
直接利用单播路由表的路由信息进行组播报文RPF检查,创建组播路由表项,转发组播报文
RPF(Reverse Path Forwarding,逆向路径转发)
组播转发需求:
路由器如何转发组播报文
路由器需要依据哪些信息进行转发:
各接口所在网段有无潜在接收者
接收者需要接收哪些组的数据
静态(人工)配置组播路由:
实时性差
灵活性差
工作量大、易出错
配置组播路由协议:
PIM:协议无关组播,
目前常用版本是PIMv2,PIM报文直接封装在IP报文中,协议号为103,PIMv2组播地址为224.0.0.13,工作在单播环境中
在PIM组播域中,以组播组为单位建立从组播源到组成员的点到多点的组播转发路径。由于组播转发路径呈现树型结构,也称为组播分发树(MDT),分为SPT/RPT
组播分发树是指从组播源到接收者之间形成的一个单向无环数据传输路径
组播分发树的特点:
1.无论网络中的组成员有多少,每条链路上相同的组播数据最多只有一份。
2.被传递的组播数据在距离组播源尽可能远的分叉路口才开始复制和分发。
PIM路由表项是通过PIM协议建立的组播路由表项:
1.(S,G);S:组播源,G:组播组,应用在PIM网络中建立SPT树(最短路径树,源树);对于PIM-DM和PIM-SM网络适用
2.(*,G);*:任意源,G:组播组,应用在PIM网络中建立RPT树;对于PIM-SM网络适用
转发规则:
如果存在(S,G)路由表项,则由(S,G)路由表项指导报文转发
如果不存在(S,G)路由表项,只存在(*,G)路由表项,则先依照(*,G)路由表项创建(S,G)路由表项,在由(S,G)路由表项指导报文转发
PIM有两种模式:
1.PIM-D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 Dense Mode)。(协议无关组播--密集模式)
2.PIM-SM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 Sparse Mode)。(协议无关组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