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课后总结

目录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1什么是Internet

从具体构成角度

从服务角度

1.2网络边缘

网络结构

网络边缘

网络边缘:采用网络设施的面向连接服务

网络边缘:采用基础设施的无连接服务

1.3网络核心

网络核心

网络核心: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不适合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网络核心: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存储-转发

分组交换:排队延迟和丢失

网络核心的关键功能

数据报的工作原理

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接入网络和物理媒体

 住宅接入:modem

接入网(DSL)

接入网:线缆网络

企业接入网络(Ethernet)

无线接入网络

1.5Internet结构和ISP

互联网络结构:网络的网络

Internet结构:network  of  networks

ISP之间的连接

1.6分组延时、丢失和吞吐量

分组丢失和延时是怎样发生的

四种分组延时

分组丢失

吞吐量

1.7协议层次及服务模型

协议层次

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服务的类型

服务和协议

分层处理实现复杂系统的好处

Internet协议栈

ISO/OSI 参考模型 

各层次的协议数据单元

1.8历史

Internet历史

1.9小结

小结1

 小结2

小结3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1什么是Internet

从具体构成角度

  • 节点   
    • 主机及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 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交换设备
  • 边:通信链路
    • 接入网链路:主机连接到互联网的链路
    • 主干链路:路由器间的链路
  • 协议
    • 机器之间的协议而非人与人之间的协议
    • Internet中所有的通信行为都受协议制约
    • 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以及在报文传输和/或接收或其他事件方面所采取的动作
  • 数以亿计的、互联的计算设备
    • 主机 = 端系统
    • 运行网路应用程序
  • 通信链路
    • 光纤、同轴电缆、无线电、卫星
    • 传输速率 = 带宽 (bps)
  • 分组交换设备:转发分组(packets)
    • 路由器和交换机
  • 协议控制发送、接收信息
    • 如TCP、IP、HTTP、FTP、PPP
  • Internet:"网络的网络"
    • 松散的层次结构,互联的ISP
    • 公共的Internet vs 专用的 internet
  • Internet标准
    • RFC:Request for comments
    • IETF:Inter Engineering Task Force

从服务角度

  • 使用通信设施进行通信的分布式应用
    • Web、VoIP、email、分布式游戏、电子商务、社交网络......
  • 通信基础设施为apps提供编程接口(通信服务)
    • 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apps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 为app应用提供服务选择,类似于邮政服务:
      • 无连接不可靠服务
      • 面向连接的可靠服务

1.2网络边缘


首先了解一下整体的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

  • 网络边缘
    • 主机
    • 应用程序(客户端和服务端)
  • 网络核心
    • 互连着的路由器
    • 网络的网络
  • 接入网、物理媒体
    • 有线或者无线通信链路

网络边缘

  • 端系统(主机)
    • 运行应用程序
    • 如Web、email
    • 在“网络的边缘”
  • 客户/服务器模式
    • 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接收服务
    • 如web浏览器/服务器;email客户端/服务器
  • 对等模式(peer-peer)模式
    • 很少(甚至没有)专门的服务器(每个节点既可以是客户端又可以是服务器)
    • 如Gnutella,KaZaA,Emule,迅雷

网络边缘:采用网络设施的面向连接服务

  • 目标: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
    • 握手:在数据传输之前做好准备
      • 两个通信主机之间为连接建立状态
    • TCP -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上面向连接的服务
  • TCP 服务
    • 可靠的,按顺序的传送数据
      • 确认和重传
    • 流量控制
      • 发送方不会淹没接收方
    • 拥塞控制
      • 当网络拥塞时,发送方降低发送速率

网络边缘:采用基础设施的无连接服务

  • 目标: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     
    • 无连接服务
    • UDP - 用户数据报协议 (User Datagram Protocol)
      • 无连接
      • 不可靠数据传输
      • 无流量控制
      • 无拥塞控制
  • 使用TCP的应用
    • HTTP(Web),FTP(文件传送),Telnet(远程登录),SMTP(email)
  • 使用UDP的应用
    • 流媒体、远程会议、DNS、Internet电话

1.3网络核心

网络核心

  • 网络核心:路由器的网状网络
  • 基本问题:数据怎样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 电路转换
      • 为每个呼叫预留一条专有电路:如电话网
    • 分组转换
      • 将要传送的数据分成一个个单位:分组
      • 将分组从一个路由器传到相邻路由器(hop),一段段最终从源端传到目标端
      • 每段:采用链路的最大传输能力 (带宽)

网络核心:电路交换

端到端的资源被分配给从源端到目标端的呼叫 “call”


  • 独享资源:资源不共享

    • 每个呼叫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够保证性能

  • 如果呼叫没有数据发送,被分配的资源就会被浪费(no sharing)

  • 通常被传统电话网络采用

  • 为呼叫预留端---端资源
    • 链路带宽、交换能力
    • 专用资源:不共享
    • 保证性能
    • 要求建立呼叫连接
  • 网络资源(如带宽)被分成片
    • 为呼叫分配片
    • 如果某个呼叫没有数据,则其资源片处于空闲状态(不共享)
    • 将带宽分成片
      • 频分(Frequency - division multiplexing)
      • 时分(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波分(Wave-division multiplexing)

电路交换不适合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 连接建立时间长
  •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有突发性,如果使用线路交换,则浪费的片较多
    • 即使这个呼叫没有数据传递,其所占据的片也不能够被别的呼叫使用
  • 可靠性不高

网络核心:分组交换

  • 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方式
  • 适合于对突发式数据传输
    • 资源共享
    • 简单,不必建立呼叫
  • 过度使用会造成网络堵塞:分组延时和丢失
    • 对可靠地数据传输需要协议来约束:拥塞控制
  • 网络带宽资源不再分为一个个片,传输时使用全部带宽
  • 主机之间传输的数据被分为一个个分组
  • 资源共享,按需使用
  • 存储-转发:分组每次移动一跳(hop)
    • 在转发之前,节点必须收到整个分组
    • 延迟比线路交换要大
    • 排队时间

分组交换:存储-转发

  • 被传输到下一个链路之前, 整个分组必须到达路由器: 存储-转发
  • 在一个速率为R bps的链路 ,一个长度为L bits 的分组的存储转发延时: L/R s
  • 分组交换: 分组的存储转发一段一段从源端传到目标端 ,按照有无网络层的连接,分成:
    • 数据报网络
      • 分组的目标地址决定下一跳
      • 在不同的阶段,路由可以改变
    • 虚电路网络
      • ​​​​每个分组都带标签(虚电路标识 VC ID),标签决定下一跳
      • 在呼叫建立时决定路径,在整个呼叫中路径保持不变
      • 路由器维持每个呼叫的状态信息
      • X.25 和ATM

分组交换:排队延迟和丢失

  • 如果到达速率>链路的输出速率
    • 分组将会排队,等待传输
  • 如果路由器的缓存用完了,分组将会被抛弃

网络核心的关键功能

  • 路由:决定分组采用的源到目标的路径
    • 路由算法
  • 转发:将分组从路由器的输入链路转移到输出链路

数据报的工作原理

  • 在通信之前,无须建立起一个连接,有数据就传输
  • 每一个分组都独立路由(路径不一样,可能会失序)
  • 路由器根据分组的目标地址进

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接入网络和物理媒体

  • 住宅接入网络
  • 单位接入网络(学校、公司)
  • 无线接入网络

 住宅接入:modem

  • 将上网数据调制加载音频信号上, 在电话线上传输,在局端将其中的数据解调出来;反之亦然
    • 调频
    • 调幅
    • 调相位
    • 综合调剂
  • 拨号调制解调器
    • 56kbps的速率直接接入路由器(通常更低)
    • 不能同时上网和打电话

接入网(DSL)

  • 采用现存的到交换局DSLAM的电话线
    • DSL线路上的数据被传到互联网
    • DSL线路上的语音被传到电话网
  • < 2.5 Mbps上行传输速率(typically < 1 Mbps)
  • < 24 Mbps下行传输速率(typically < 10 Mbps)

接入网:线缆网络

  • 有线电视信号线缆双向改造
    • FDM:在不同频段传输不同信道的数据,数字电视和上网数据(上下行)
  • HFC: hybrid fiber coax
    • 非对称: 最高30Mbps的下行传输速率, 2 Mbps 上行传输速率
  • 线缆和光纤网络将每个家庭用户接入到ISP路由器
  • 各用户共享到线缆头端的接入网络
    • 与DSL不同, DSL每个用户一个专用线路到CO(central office)

企业接入网络(Ethernet)

  • 经常被企业或者大学等机构采用
    • 10 Mbps, 100Mbps, 1Gbps, 10Gbps传输率
    • 现在,端系统经常直接接到以太网络交换机上

无线接入网络

  • 各无线端系统共享无线接入网络(端系统到无线路由器)
    • 通过基站或者叫接入点
  • 无线LANS
    • 建筑物内部(100ft)
    • 802.11b/g (WiFi): 11, 54 Mbps 传输速率
  • 广域无线接入
    • 由电信运营商提供 (cellular)10’s km
    • 1到10Mbps
    • 3G, 4G: LTE

1.5Internet结构和ISP

互联网络结构:网络的网络

  • 端系统通过接入ISPs(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连接到互联网•    住宅,公司和大学的ISPs
  • 接入ISPs相应的必须是互联的,因此任何2个端系统可相互发送分组到对方
  • 导致的“网络的网络”非常复杂    •发展和演化是通过经济的和国家的政策来驱动的
  • 很多内容提供商(如:Google, Akamai )可能会部署自己的网络,连接自己的在各地的DC(数据中心),走自己的数据
  • 连接若干local ISP和各级(包括一层)ISP,更加靠近用户

Internet结构:network  of  networks

  • 松散的层次模型
  • 中心:第一层ISP(如UUNet, BBN/Genuity, Sprint, AT&T)国家/国际覆盖,速率极高;直接与其他第一层ISP相连;与大量的第二层ISP和其他客户网络相连
  • 第二层ISP: 更小些的(通常是区域性的) ISP;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层ISPs相连;也可能与其他第二层ISP相连;
  • 第三层ISP与其他本地ISP ;接入网(与端系统最近)

ISP之间的连接

  • POP: 高层ISP面向客户网络的接入点,涉及费用结算如一个低层ISP接入多个高层ISP,多宿(multi home)
  • 对等接入:2个ISP对等互接,不涉及费用结算
  • IXP:多个对等ISP互联互通之处,通常不涉及费用结算;对等接入
  • ICP自己部署专用网络,同时和各级ISP连接

1.6分组延时、丢失和吞吐量

分组丢失和延时是怎样发生的

  • 在路由器缓冲区的分组队列:分组到达链路的速率超过了链路输出的能力;分组等待排到队头、被传输
  • 可用的缓冲区:分组到达时,如果没有可用的缓冲区,则该分组被丢掉(分组丢失)

四种分组延时

  • 1. 节点处理延时:检查bit级差错;       检查分组首部和决定将分组导向何处
  • 2. 排队延时:在输出链路上等待传输的时间;     依赖于路由器的拥塞程度
  • 3. 传输延时:R=链路带宽(bps);L=分组长度(bits);将分组发送到链路上的时间= L/R;存储转发延时
  • 4. 传播延时:  d = 物理链路的长度;s = 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2x108m/sec);传播延时= d/s

分组丢失

  • 链路的队列缓冲区容量有限
  • 当分组到达一个满的队列时,该分组将会丢失
  • 丢失的分组可能会被前一个节点或源端系统重
    传,或根本不重传

吞吐量

  • 吞吐量: 在源端和目标端之间传输的速率(数
    据量/单位时间)
  • 瞬间吞吐量 : 在一个时间点的速率   平均吞吐量 : 在一个长时间内平均值

1.7协议层次及服务模型

协议层次

  • 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网络功能繁杂:数字信号的物理信
号承载、点到点、路由、rdt、进
程区分、应用等;
现实来看,网络的许多构成元素和
设备:
  主机
  路由器
  各种媒体的链路
  应用
  协议
  硬件, 软件
  • 层次化方式实现复杂网络功能
将网络复杂的功能分层功能明确的 层次 ,每一层实现了其中一个或一
功能 ,功能中有其上层可以使用的功能: 服务
本层协议实体相互交互执行本层的 协议动作 ,目的是实现本层功能,
通过接口为上层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实现本层协议的时候,直接 利用了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本层的服务:借助下层服务实现的本层协议实体之间交互带来的新功
能(上层可以利用的) + 更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 服务( Service):低层实体向上层实体提供它们之间的
    通信的能力
    服务用户(service user)
    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 )
  • 原语(primitive):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形式,高层使用
    低层提供的服务,以及低层向高层提供服务都是通过
    服务访问原语来进行交互的---形式
         
  • 服务访问点 SAP (Services Access Point) :上层
    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通过层间的接口—地点;
    例子:邮箱
    地址(address):下层的一个实体支撑着上层的多个实体,
    SAP有标志不同上层实体的作用
    可以有不同的实现,队列
    例子:传输层的SAP: 端口(port)

  服务的类型

  • 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方式

面向连接的服务 ( 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连接 (Connection):两个通信实体为进行通信而建立的一
种结合
面向连接的服务通信的过程:建立连接,通信,拆除连接
面向连接的服务的例子:网络层的连接被成为虚电路
适用范围:对于大的数据块要传输; 不适合小的零星报文
特点:保序
服务类型:
可靠的信息流 传送页面(可靠的获得,通过接收方的确认)
可靠的字节流 远程登录
不可靠的连接 数字化声音

   

无连接的服务(Connectionless Service)
无连接服务:两个对等层实体在通信前不需要建
立一个连接,不预留资源;不需要通信双方都是
活跃;(例:寄信)
特点:不可靠、可能重复、可能失序
IP分组,数据包;
适用范围:适合传送零星数据;
服务类型:
不可靠的数据报 电子方式的函件
有确认的数据报 挂号信
请求回答 信息查询

服务和协议

  • 服务与协议的区别
    服务(Service):低层实体向上层实体提供它们之间的
    通信的能力,是通过原语(primitive)来操作的,垂直
    协议(protocol) :对等层实体(peer entity)之间在相互
    通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的集合,水平
  • 服务与协议的联系
    本层 协议的实现 要靠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
    本层实体通过协议为上层 提供更高级的服务

分层处理实现复杂系统的好处

  • 概念化:结构清晰,便于标示网络组件,以及描述其
    相互关系
    分层参考模型
  • 结构化:模块化更易于维护和系统升级
    改变某一层服务的实现不影响系统中的其他层次
    对于其他层次而言是透明的
    如改变登机程序并不影响系统的其它部分
    改变2个秘书使用的通信方式不影响2个翻译的工作
    改变2个翻译使用的语言也不影响上下2个层次的工作

Internet协议栈

应用层: 网络应用
为人类用户或者其他应用进程提供网络应用服务
FTP, SMTP, HTTP,DNS
传输层: 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网络层提供的端到端通信基础上,细分为进程
到进程,将不可靠的通信变成可靠地通信
TCP, UDP
网络层: 为数据报从源到目的选择路由
主机主机之间的通信,端到端通信,不可靠
IP, 路由协议
链路层: 相邻网络节点间的数据传输
2个相邻2点的通信,点到点通信,可靠或不可靠
点对对协议PPP, 802.11(wifi), Ethernet
物理层: 在线路上传送bit

ISO/OSI 参考模型 

表示层: 允许应用解释传输的
数据, e.g., 加密,压缩,机
器相关的表示转换
会话层: 数据交换的同步,检
查点,恢复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各层次的协议数据单元

应用层:报文(message)
传输层:报文段(segment):TCP段,UDP数据报
网络层:分组packet(如果无连接方式:数据报
datagram)
数据链路层:帧(frame)
物理层:位(bit)

1.8历史

Internet历史

1972-1980: 专用网络和网络互联

出现了很多对以后来说重要的网络形式,
雨后春笋
1970: ALOHAnet,夏威夷上的微波网络
1973: Metcalfe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
Ethernet
ATM网络
ALOHAnet,Telenet,Cyclades法国等
1970后期,网络体系结构的必要性
专用的体系结构: DECnet, SNA, XNA
标准化的体系结构
1974: 网际互联的Cerf and Kahn 体系结构
1979: ARPAnet的规模在持续增加,体系
结构也在酝酿着变化,以支持网络互联和
其他目的(性能)需求
节点数目增加,有200个节点

1980-1990: 体系结构变化, 网络数量激增,应用丰富

1983: TCP/IP部署,标记日
NCP分化成2个层次,TCP/IP,
从而出现UDP
覆盖式IP解决网络互联问题
主机设备和网络交换设备分开
1982: smtp e-mail协议定义
1983: DNS 定义,完成域名
到IP地址的转换
1985: ftp 协议定义
1988: TCP拥塞控制

其他网络形式的发展
新的国家级网络: Csnet,
BITnet, NSFnet, Minitel
1985年: ISO/OSI提出,
时机不对且太繁琐,
100,000主机连接到网络联

 1990, 2000’s: 商业化, Web, 新的应用 

1990年代初: NSF对 ARPAnet 的访
问网,双主干,ARPAnet退役
1991: NSF放宽了对NSFnet用于商
业目的的限制 (1995退役),
ASFNET非盈利性机构维护,后面
叫Internet
UNIX 中TCP/IP的 免费捆绑
1990年代初: Web
             hypertext [Bush 1945, Nelson
           1960’s]
             HTML, HTTP: Berners-Lee
             1994: Mosaic (Netscape,
                 andreesen)
             1990年代后期 : Web的商业化

1990后期 – 21世纪:
TCP/IP体系结构的 包容性 ,在
其上部署应用便捷,出现非常
多的应用
新一代 杀手级应用 (即时讯息
,P2P 文件共享,社交网络等
)更进一步促进互联网的发展
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和修订(互
联网的 补丁对策
2001网络泡沫,使得一些好公
司沉淀下来(谷歌,微软,苹
果,Yahoo,思科)
主干网的速率达到Gbps

2005-现在

~50 + 亿主机: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
宽带接入的快速部署
高速无线接入无处不在:移动互联时代
4G部署,5G蓄势待发
带宽大,终端性能高,价格便宜,应用不断增多
在线社交网络等新型应用的出现:
Facebook: 10亿用户
微信,qq:数十亿用户
内容提供商 (Google, Microsoft)创建他们自己的网络
通过自己的专用网络提供对搜索、视频内容和电子邮件的即刻
访问
电子商务,大学,企业在云中运行他们的服务 (eg, Amazon EC2)
体系结构酝酿着大的变化,未来网络蠢蠢欲动

1.9小结

小结1

组成角度看 什么是互联网
边缘:端系统(包括应用)+接入网
核心:网络交换设备+通信链路
协议:对等层实体通信过程中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 语法,语义,时序
为了实现复杂的网络功能,采用分层方式设计、实现和调试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协议数据单位:
            报文,报文段,分组,帧,位
从 服务角度看互联网
通信服务基础设施
            提供的通信服务:面向连接 无连接
应用
应用之间的交互
C/S模式
P2P模式

 小结2

数据交换
分组数据交换
线路交换
比较 线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的2种方式
虚电路
数据报
接入网和物理 媒介
接入网技术:
         住宅:ADSL,拨号,cable modem
         单位:以太网
         无线接入方式
物理媒介
         光纤,同轴电缆,以太网,双绞线
ISP层次结构

小结3

分组交换网络中延迟和丢失是如何发生的
延迟的组成:处理、传输、传播、排队
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分层体系结构
服务
协议数据单元
封装与解封装
历史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心得   计算机网络学习心得1:   通过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计算机网络》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三天学习,听取冯博琴教授以及李波副教授、陈文革副教授和程向前副教授的深入介绍经验和讲解,对这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对学习笔记总结如下几点:   一、学习笔记总结   1、参考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被列为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为以后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的专题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培养未来的网络设计人员和高级治理、维护人员。冯博琴教授展示了西安交大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展示了一种先进的课程教学的模式,学生可以通网络教学平台向教师提出问题和提交作业,教师也可以在线为学生答疑和批改作业。为学生自主性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传送电子化作业提供了条件。这种网站式的教学资源,首先经过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的精心设计,再配合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效果,动态网页与读者独特的互动性,确实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2、精选教学内容,构建先进完善的课程体系   针对李波副教授的介绍和总结,发现了目前传统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以往的多数高校中,课堂教学内容大体是这样的: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OSI模型和TCP/IP协议、分层结构中各层应该完成的基本功能;介绍一些具体的组网技术或局域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是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络,利用服务器操作系统配置和治理这个网络;或者利用串形接口做一个点对点通信的实验。   以往课堂与实验教学内容的缺陷是:对计算机网络内部的工作原理介绍得不够透彻;实验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不吻合,没有体现出分层结构中层间接口、服务以及协议的概念;以往课堂与实验教学内容的脱节导致了所讲内容空洞、枯燥,不轻易被理解和把握。所以,应该对课堂与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实验内容应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尽力让学生体会、分析常用的网络协议,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设计、实现协议的实验环境。   3、精选的课堂与实验教学应该坚持不断更新的原则,紧跟上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这种方法如运用不当,易造成以教师为中心,形成满堂灌、填鸭式,限制学生主体参与和主动创造的精神。   陈文革副教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整体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对此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难、重点进行深入剖析,明确解决思路;进行了细致的案例分析和示范。使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情境,并引导和组织他们进入这个情境。   二、本人经验总结   下面,将针对本人平时授课过程,总结一些了个人观点和经验,供同行参考和评论。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要让学生学好《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把老师要求学生学的局面,改为学生主动要求学。在我第一次介绍这么课程时,首先介绍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和显示生活的具体应用,让同学对网络的宏观有个轮廓概念,明白网络的实用性,增加他们的兴趣。让同学举例说明他们自己使用网络的情况,觉得网络有什么用?然后根据他们的回答情况,来介绍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给学生增加兴趣和动力,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好《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愿望。   教师在整个模式结构中总是起到导学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就是尽量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方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网上协作学习、上机练习,最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讲,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提出问题   利用各种方法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运用各种媒体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达到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将所有问题都自问自答,学生很多时候还是不能真正称为学习的主人。就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而言,很多成人学生上班单位都能接触到一些网络设备和网络环境。因此结合教材内容给他们提一些问题,让他们下去搜集资料、寻找答案,能促进他们增加他们的兴趣和促进他们的学习。   3.创设情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计算机网络课程虽然都是围绕网络在进行介绍,但是课程内容概念比较多,抽象的介绍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教师结合计算机网络知识结合实际就是很重要工作了,整个教材的内容实际上可以以网络体系结构为框架进行展开。教学中直接给学生一个概念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