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OSI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1 ) 物 理 层 (Physical  Layer)
        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比特 , 功能是在物理介质上为数据端设备透明地传输原始比特流 。 物理层 主 要 定 义 数 据 终 端 设 备 (DTE)    和 数 据 通 信 设 备 (DCE)       的 物 理 与 逻 辑 连 接 方 法 。物 理 层 接 口 标 准 很 多 , 如 EIA-232C 、EIA/TIA RS-449 、CCITT的 X.21 等 。
① 通 信 链 路 与 通 信 结 点 的 连 接 需 要 一 些 电 路 接 口 , 物 理 层 规 定 了 这 些 接 口 的 一 些 参 数 , 如 机械形状和尺寸、交换电路的数量和排列等,例如笔记本电脑上的网线接口。② 物理层规定了通信链路上所传输的信号的意义和电气特征。例如,若规定信号X 代表数字0,则当结点传输0时就发出信号X,   而当结点接收到信号X 时就知道收到的是0。注意,传输信息所用的一些物理介质(如双绞线、光缆、无线信道等)并不在物理层协议之 内,而在物理层协议下面。因此,有人将物理介质当作第0层。


(2)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帧。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总是在一段一段的链路上传送的,这 就需要使用专门的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来的IP 分组封装成帧,并且可靠地传输到 相邻结点的网络层。主要作用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 物理连接改造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
因为外界噪声的干扰,所以原始的物理连接在传输比特流时可能发生错误。如 图 1.11所示, 结点A 想向结点B 传输数字0,于是发出信号X;  但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信号X 变成了信号 Y, 而信号Y 又刚好代表1,结点B 接收到信号Y 时,误以为结点A 传送了数字1,从而发生差 错。数据链路层协议应能检测出这些差错,然后将收到的错误信息丢弃。
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时,结点A 的发送速率可能比结点B 的接收  速率快,若不加以控制,则结点B 就会丢弃很多来不及接收的正确数据,造成传输线路效率下降。 流量控制可以协调两个结点的速率,使结点A 的发送速率刚好是结点B 的接收速率。
广播式网络在数据链路层还要处理新的问题,即如何控制对共享信道的访问。数据链路层的 一个特殊子层——介质访问子层就是专门处理这个问题的。
典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 SDLC 、HDLC 、PPP 、STP   和帧中继等。
(3)网络层 (Network   Layer)
        网络层的传输单位是数据报。它关心的是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主要任务是将网络层的协议 数据单元(分组)从源结点传输到目的结点,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关键问 题是对分组进行路由选择,并实现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差错控制和网际互连等功能。无论是在哪一层传送的数据单元,都可以笼统地用“分组”来表示。
当结点A 向结点B 传输一个分组时,既可经过边a 、c 、g,   又可经过边 b 、h,  有多条可以选择的路由,而网络层的作用是根据网络的情况,利用相应的路由算法计算出一条合适 的路径,使这个分组可以顺利地到达结点B。
流量控制与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的含义一样,都是协调A 的发送速率和B 的接收速率。
差错控制是通信结点之间约定的特定检错规则,接收方根据该规则检查接收到的分组是否出 错,若出错,则能纠错就纠错,不能纠错就丢弃,确保向上层提交的数据都是无误的。若 图 1.12中的结点都来不及接收分组而丢弃大量分组,导致结点间无法正常通信,那么网络 就处于拥塞状态。网络层要采取措施来缓解这种拥塞,这就是拥塞控制。
互联网是由大量异构网络通过路由器相互连接起来的。互特网使用的网络层协议是无连接的 网际协议 (IP)    和许多种路由选择协议,因此互联网的网络层也称网际层或IP 层。
网络层的协议有IP 、IPX 、ICMP 、IGMP 、ARP 、RARP 、RIP          和 OSPF  等。
( 4 ) 传 输 层 (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也称运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功能是为端到端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 服务,即为端到端连接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管理等服务。
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是点到点通信,传输层提供的是端到端通信,两者不同。
通俗地说,点到点可理解为主机和主机之间的通信, 一个点是指一个硬件地址或 IP  地址, 网络中参与通信的主机是通过硬件地址或IP 地址来标识的;端到端通信是指运行在不同主机内的 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 一个进程由一个端口来标识,所以称为端到端通信。
通过传输层的屏蔽,高层用户看不到通信子网的交替和变化。因为一 台主机可同时运行多个 进程,所以传输层具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复用是指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传输层的服 务,分用是指传输层将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相应的进程。
传输层的协议有 TCP 、UDP  。
( 5 ) 会 话 层 (Session     Layer)
        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各个进程之间进行会话。这种服务主要为表示层实体或用户进程建 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这就是会话,也称建立同步 ( SYN) 。 会话层负责管理主 机间的会话进程,包括建立、管理和终止进程间的会话。会话层包含一种称为检查点的机制来维 持可靠会话,使通信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检查点继续恢复通信,即断点下载的原理。
( 6 ) 表 示 层 (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主要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不同机器采用的编码和表示方法不 同,为了使不同表示方法的数据和信息之间能够互相交换,表示层采用抽象的标准方法定义数据 结构,并采用标准的编码形式。此外,数据压缩、加密和解密也是表示层的功能。
( 7 ) 应 用 层 (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是 OSI 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 访问OSI  参考模型环境的手段。用户的实际应用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应用层采用不同的应用协议 来解决不同类型的应用要求,因此应用层是最复杂的一层,使用的协议也最多。典型的协议有用 于文件传送的 FTP 、 用于电子邮件的 SMTP 、 用于万维网的HTTP  等 。

        TCP/IP 模型从低到高依次为网络接口层(对应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网际 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对应OSI  参考模型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TCP/IP   因为得到广泛应 用而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1)网络接口层的功能类似于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表示与物理网络的接口, 但实际上 TCP/IP   本身并未真正描述这一部分,只是指出主机必须使用某种协议与网络连接,以 便在其上传输IP 分组。具体的物理网络既可是各种类型的局域网,如以太网、令牌环网、令牌总 线网等,又可是诸如电话网、SDH 、X.25 、 帧中继和 ATM  等公共数据网络。网络接口层的作用 是从主机或结点接收 IP 分组,并将它们发送到指定的物理网络上。
        2)网际层(主机-主机)是TCP/IP  体系结构的关键部分,功能上它与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非 常相似。网际层将分组发往任何网络,并为其独立地选择合适的路由,但不保证各个分组有序地 到达,各个分组的有序和可靠交付由高层负责。网际层定义了标准的分组格式和协议,即 IP。当 前采用的 IP 是第4版,即 IPv4,   它的下一版本是 IPv6。
        3)传输层(应用-应用或进程-进程)的功能同样与 OSI 参考模型中的传输层类似,即使得发送端和目的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进行会话。传输层主要使用以下两种协议:
1)传输控制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它是面向连接的,传输数据之前必
须先建立连接,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
2)用户数据报协议 (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它是无连接的,不保证提供可靠的交付,只能提供“尽最大努力交付”。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4)应用层(用户-用户)包含所有的高层协议,如虚拟终端协议(Telnet) 、 文件传输协议(FTP)、 域名解析服务 (DNS) 、 电子邮件协议 (SMTP)    和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 8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