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必要性:
温度对q点有影响,电源的波动(vcc),元器件的老化
稳定Q点的思路:
加一个电阻
在这部分加一个电阻,且让这部分的电流远远大于基极的电流,这样的话ub的电压就相当于rb1和rb2的分压,相当于钳制住了ub,这样上面的分析,当ue增大的时候,因为ub不变则会导致ube减小,ib减小,ic减小,也就控制住了ic,本来ic能窜十步,这样只窜了一步,这里相当于一个负反馈
上面的电路是阻容式耦合电路,直接耦合就是电容变成电阻?
直接耦合直接把rb2掰过去90(直接耦合貌似就是扩展了一下?)
分析静态工作点:
对rb2做戴维南等效
然后电路就可以恢复成这样
上面的参数就能求出来
再回到我们的阻容耦合,这里在最上面的图基础上加了一个电阻就是为了限制ub的电压的
然后画交流通路
从稳定静态工作点来说,re的阻值越大越好, 但是在这里来说的话(放大的角度),如果re太大会使电路都没有放大功能了
接下来求了一下输入电阻
给这部分并联一个电容,re在交流的时候就被消灭了,交流通路就又回来了
但是这种阻容式的不能集成,因为集成电路上没办法弄这么多的电容,一个放大电路就3个电容呢,集成在一起更多,集成就只能直接耦合,就不能加电容了,那怎么把re干掉呢?第三章的差分放大电路解决了
上面的电路没讲,需要自己看
基本共集放大电路分析
静态:比较简单,老师就不说了
动态:
这个电路被套住了,把这个拧一下就解套了
进行微变等效:
下面这个没求RL,是错的,后面会纠正
趋近于1是因为re远远大于rbe,没放大也没缩小,属于一个跟随,虽然我电压没变大,但是我功率变大了,属于是放大了功率
此图是对上面的式子的修正
ri撇是rb右面的等效电阻
总的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比之前的共射极的变大了,这样的话就可以抢上一级电压型信号源的信号了,
当从输出端看等效电阻的时候:
左边被短路掉了
这个输出电阻比较小
共射极的输出电阻rc比较大 大概几k
这种电路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