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入手人工智能—— 线性回归

1.前言

实践是验证和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实际编程之前,我们首先确保编程环境已正确搭建。若编程环境尚未搭建完毕,建议参照《从零入手人工智能(2)——搭建开发环境》,文章链接如下:

https://blog.csdn.net/li_man_man_man/article/details/139537404?spm=1001.2014.3001.5502

线性回归在人工智能中占据重要地位,它通过建立自变量(也称为特征)与因变量(目标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模型,实现对目标变量值的准确预测。该算法因其直观性和计算简便性,成为初学者入门的首选。正如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所提倡的,我们从最基础、最易理解的事务开始,线性回归便是我们迈出实践的第一步,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尽管线性回归在算法层面相对简单,但其应用场景却十分广泛。例如,在经济预测领域,我们可以利用历史黄金价格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未来的黄金价格走势。同样地,基于中国历年GDP数据,线性回归也能帮助我们预测未来一年的经济增长情况。这些实际应用案例不仅展示了线性回归的强大功能,也体现了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线性回归

定义:线性回归是一种统计方法,旨在通过回归分析来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并构建一个线性方程来量化这种关系。
线性回归核心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方程表示这种关系。这里提到了变量之间的关系,那么变量之间存在哪些关系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着变量间的关系,而变量间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两类:函数关系、相关关系

函数关系:存在完全确定的关系,有精确的函数来表示变量间的关系。如圆形的半径r和面积S的关系。
相关关系:变量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不能由一个或多个变量值精确的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如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人的血压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关系也可分为两种:平行关系、依存关系
平行关系: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元素,它们在逻辑上具有平等或相似性,没有明确的依赖或控制关系。
依存关系: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元素之间的一种非对称关系,其中一个元素对另一个元素具有依赖或控制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依赖的工具库

本次的代码依赖了4个工具库:scikit-learn、pandas、matplotlib、numpy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cikit-learn(也称sklearn)是一个针对Python编程语言的免费软件机器学习库。它提供了各种分类、回归和聚类算法,包含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梯度提升、k均值和DBSCAN等。

Matplotlib是一个Python的2D绘图库,可以绘制各种图形,如折线图、直方图、功率谱、条形图、散点图等。

Pandas是一个基于NumPy的Python数据分析包,提供了高性能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分析工具。提供了Series(一维数组)和DataFrame(二维表格型数据结构)两种主要的数据结构。支持数据清洗、转换、筛选、排序、分组、聚合等操作。

Numpy是Python的一个开源数值计算扩展,用于存储和处理大型矩阵。提供了N维数组对象(ndarray),支持大量的维度数组与矩阵运算。提供了数学函数库,支持线性代数、傅里叶变换等操作。

4.程序流程

本次的代码实现旨在展示线性回归算法的核心功能,其精简版本不超过20行代码,展现了整个实现过程的直观性和高效性。正如谚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描述的那样,这个简短的代码片段实则包含了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的重要三板斧: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与训练、模型验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预处理阶段,代码需要能够处理原始数据,可能包括数据的加载、转换、归一化等步骤,以确保输入到模型中的数据是符合算法要求的。
模型构建与训练阶段,涉及到了使用线性回归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训练数据来优化模型的参数。
模型验证阶段,用于评估训练好的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的性能。绘制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对比图等可视化手段。

5.实战

实战一:一元一次线性回归

从简单的入手,我们实战一个一元一次线性回归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有们用到了三板斧: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与训练、模型验证
首先,手动生成一组X和Y的数据,这些数据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关系(Y ≈ 2 * X)。接着,进行数据预处理,使得数据与线性模型输入数据类型一致。

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构建一个线性回归模型,使用预处理后的X和Y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在模型训练完成后,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估。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测试模型的准确性,并判断其是否能够有效拟合数据。通过计算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如均方误差MSE)来评估模型的性能。
通过验证与评估,发现模型计算出的线性关系为

Y = 2.139 * X - 0.0666

这一结果与预设的近似线性关系(Y ≈ 2 * X)基本一致,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r2_score  
  
# 手动生成数据  数据的关系近似 y=2 * x
x = [1,2,3,4,5,6,7,8,9,10]
y = [2,5,8,7,11,13,13,15,18,25]

# 预处理数据 将数据转换成模型匹配的numpy类型
x = np.array(x)
x = x.reshape(-1,1)
y = np.array(y)
y = y.reshape(-1,1)

# 创建线性回归模型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 训练线性回归模型  
model.fit(x, y)  

# 输出模型及参数  
print('equation:''Y = ', model.coef_[0][0] ,'*X+',model.intercept_[0])  
# 使用模型进行预测 得到预测值y_pred 
predict = model.predict(x)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 predict)  
r2 = r2_score(y, predict)  
print('MSE:', mse)  
print('R^2 :', r2)  

# 可视化结果   对比 y 和 y_pred
plt.scatter(x, y, color='blue', label='original')  
plt.plot(x, predict, color='red', linewidth=2, label='predict')  
plt.title('linear regression')  
plt.legend()  
plt.show()

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战二:一元二次线性回归

难度增加,我们实战一个一元二次线性回归的程序,同样的程序中有们用到了三板斧: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与训练、模型验证
首先,自动生成一组X和Y的数据,这些数据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关系(y ≈ 7x^2 + 3x + 5)。接着,我们进行数据预处理,使得数据与线性模型输入数据类型一致。

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构建一个线性回归模型。使用预处理后的X和Y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在模型训练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估。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测试模型的准确性,并判断其是否能够有效拟合数据。通过计算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如均方误差MSE)来评估模型的性能。

通过验证与评估,发现模型计算出的线性关系为

Y = 7.113565229941048 X^2+ 3.037535085400712 X+ 2.2711570860945187。

这一结果与预设的近似线性关系(y ≈ 7x^2 + 3x + 5)基本一致,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r2_score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PolynomialFeatures  
from sklearn.pipeline import make_pipeline   

# 随机生成模拟数据   数据的格式为  numpy类型
np.random.seed(0)  
X = np.linspace(-10, 10, 100).reshape(-1, 1)  
y = 7 * X[:, 0]**2 + 3 * X[:, 0] + 5 +np.random.randn(100) * 10  # 利用随机数制造噪声
# X和Y的关系近似 y = 7*x^2 +  3*x  + 5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50)  

# 创建一个管道,其中包括二次多项式特征和线性回归  
model = make_pipeline(PolynomialFeatures(degree=2), LinearRegression())  
# 训练模型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打印模型的系数(包括截距)  
coef = model.named_steps['linearregression'].coef_  
intercept=  model.named_steps['linearregression'].intercept_
print('equation:''Y = ', coef[2],'*X^2+',coef[1],'*X+',intercept)  

# 利用X_test预测数据得到 y_pred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 使用y_test和 y_pred 评估模型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  
r2 = r2_score(y_test, y_pred)  
print('MSE:', mse)  
print('R^2 :', r2)  

# 可视化结果   利用模型使用X生成预测值predict ,对比 y和predict
predict = model.predict(X)  
plt.scatter(X , y, color='blue', label='original')  
plt.plot(X, predict, color='red', linewidth=2, label='predict')  
plt.title('linear regression')  
plt.legend()  
plt.show()

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战三:二元二次线性回归

继续增加难度,我们实战一个二元二次线性回归的程序,同样的程序中有们用到了三板斧: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与训练、模型验证
首先,自动生成一组X和Y的数据,这些数据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关系

y ≈ 7x1 + 2X2 + 3X1^2 +9X1X2 +4X2^2

接着,我们进行数据预处理,使得数据与线性模型输入数据类型一致。

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构建一个线性回归模型,使用预处理后的X和Y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在模型训练完成后,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估。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测试模型的准确性,并判断其是否能够有效拟合数据。通过计算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如均方误差MSE)来评估模型的性能。

通过验证与评估,我们发现模型计算出的线性关系为

 Y =  6.962421649874798 *X1+ 2.4917980850336896 *X2+ 3.260715809708717 *X1^2+ 7.685750038820521 *X1*X2+ 3.89457433619066 *X2^2+ 12.031827978992986
  • 1

这一结果与我们预设的近似线性关系(y ≈ 7x1 + 2X2 + 3X1^2 +9X1X2 +4X2^2 )基本一致,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PolynomialFeatures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from sklearn.pipeline import make_pipeline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mpl_toolkits.mplot3d import Axes3D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r2_score    
# 生成模拟数据  
np.random.seed(0)  
X = np.random.rand(1000, 2)  # 生成1000个随机二维数据样本
X1, X2 = X[:, 0], X[:, 1]   #从X中拆分生成X1 X2
# 设置二次模型系数,按照 [x1, x2, x1^2, x1*x2, x2^2, intercept] 的顺序  
coef = [7, 2, 3, 9, 4, 12]  
# 根据X1 X2 和coef系数生成 y
y = coef[0] * X1 + coef[1] * X2 + coef[2] * X1**2 + coef[3] * X1 * X2 + coef[4] * X2**2 + coef[5]  
y += np.random.randn(1000) * 2  # 添加一些噪声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18)  
# 创建包含多项式特征和线性回归的管道  
# 这里使用degree=2来包含x1, x2, x1^2, x2^2, x1*x2  
#model = PolynomialFeatures(degree=2, include_bias=False)  
# 创建一个管道,其中包括二次多项式特征和线性回归  
model = make_pipeline(PolynomialFeatures(degree=2), LinearRegression())  
#model = make_pipeline(model, LinearRegression())  
  
# 训练模型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显示模型系数
coef = model.named_steps['linearregression'].coef_  
intercept=  model.named_steps['linearregression'].intercept_
print('equation:''Y = ', coef[0],'*X1+',coef[1],'*X2+',coef[2],'*X1^2+',coef[3],'*X1*X2+',coef[4],'*X2^2+',intercept)  

# 预测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 使用y_test和 y_pred 评估模型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  
r2 = r2_score(y_test, y_pred)  
print('MSE:', mse)  
print('R^2 :', r2)  
# 可视化结果(这里使用3D图来展示)  
x1_plot = np.linspace(X1.min(), X1.max(), 100)[:, np.newaxis]  
x2_plot = np.linspace(X2.min(), X2.max(), 100)[:, np.newaxis]  
x1_plot, x2_plot = np.meshgrid(x1_plot, x2_plot)  
X_plot = np.hstack((x1_plot.ravel()[:, np.newaxis], x2_plot.ravel()[:, np.newaxis]))  
# 预测  
y_plot = model.predict(X_plot)  
  
# 绘制3D曲面  
fig = plt.figure()  
ax = fig.add_subplot(111, projection='3d')  
ax.scatter(X_train[:, 0], X_train[:, 1], y_train, c='b', marker='o', label='Training Data')  
ax.plot_surface(x1_plot, x2_plot, y_plot.reshape(x1_plot.shape), cmap='viridis', alpha=0.7, label='Fitted Surface')  
ax.set_xlabel('X1')  
ax.set_ylabel('X2')  
ax.set_zlabel('y')  
ax.legend()  
plt.show()

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数据预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的处理往往比模型的选择和训练更为关键。前面的三个实战案例,数据主要是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生成,但实际应用场景中,数据的加载和预处理步骤至关重要,这往往是初学者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

在Scikit-learn中的线性模型对于输入数据的格式有特定的要求。对于训练数据X,它通常需要是二维以及二维以上的数组,其中每一行代表一个样本,每一列代表一个特征。而对于目标值Y(即标签),它通常是一维或二维的数组

在实战一(一元一次线性回归)中,我们手动生成了一个x(特征)和y(目标值)的一维数组,但在将它们输入模型进行训练之前,我们需要对数据的格式进行预处理,需要将一维的x和y转换为二维的NumPy数组(列向量),以满足Scikit-learn线性模型对于输入数据格式的要求。最后我们将转换后的x和y输入模型进行训练。

# 手动生成数据  数据的关系近似 y=2 * x
x = [1,2,3,4,5,6,7,8,9,10]
y = [2,5,8,7,11,13,13,15,18,25]

# 预处理数据 将数据转换成模型匹配的numpy类型
x = np.array(x)
x = x.reshape(-1,1)
y = np.array(y)
y = y.reshape(-1,1)

在实战二(一元二次线性回归)中,首先我们利用随机数生成器自动创建了一个NumPy类型的二维数组x,基于这个二维数组x,通过定义一元二次函数关系,计算并生成了对应的一维目标值数组y。这一步骤确保了y中的每个值都是基于x中的相应样本通过一元二次函数关系计算得出的。x已经是二维的,因此不需要额外的转换,y是一个一维数组,由于make_pipeline生成的模型支持训练数据y是一维数据,因此我们不需要对y进行转换。最后我们可以将x和y输入模型进行训练。

# 随机生成模拟数据   数据的格式为  numpy类型
np.random.seed(0)  
X = np.linspace(-10, 10, 100).reshape(-1, 1)  
y = 7 * X[:, 0]**2 + 3 * X[:, 0] + 5 +np.random.randn(100) * 10  # 利用随机数制造噪声

在实战三(二元二次线性回归)中,首先我们利用随机数生成器自动创建了一个NumPy类型的二维数组X,然后将X拆分成两列X1和X2,利用X1和X2通过二次函数关系计算得生成一个一维数据y,然后将x和y输入模型进行训练。最后我们可以将x和y输入模型进行训练。

# 生成模拟数据  
np.random.seed(0)  
X = np.random.rand(1000, 2)  # 生成1000个随机二维数据样本
X1, X2 = X[:, 0], X[:, 1]   #从X中拆分生成X1 X2
# 设置二次模型系数,按照 [x1, x2, x1^2, x1*x2, x2^2, intercept] 的顺序  
coef = [7, 2, 3, 9, 4, 12]  
# 根据X1 X2 和coef系数生成 y
y = coef[0] * X1 + coef[1] * X2 + coef[2] * X1**2 + coef[3] * X1 * X2 + coef[4] * X2**2 + coef[5]  
y += np.random.randn(1000) * 2  # 添加一些噪声 

这里需要注意:如果使用LinearRegression()建立模型,这种情况下输入的训练数据x必须一维以上数组和y必须是二维数组。如果使用make_pipeline()建立模型,这种情况下输入的训练数据x必须二维以上数组和y可以是一维数组。所以Scikit-learn 线性模型的输入训练数据X是二维以上的数组, Y是一维的数组或者二维的数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进阶实战(usa_housing_price)

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我们面对的数据往往来源于真实世界的记录,而非手动或自动生成。那如何把我们记录的数据导入程序呢?进阶实战名为“美国房价预测”,在进阶实战中我们的数据记录在excel表格中,程序利用pandas 工具库读取数据x和y,然后建立和训练模型。在实战开始前,我们先在网上下载一个usa_housing_price的表格文件(可以在github上搜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下是详细的代码流程:

1.数据加载:使用Python的pandas库加载usa_housing_price表格文件。
2.给X和Y赋值:从usa_housing_price数据中,从数据中读取Price为目标变量(Y),读取剩余的数据为提取特征(X)。
3.可视化数据走势:绘制每一个特征分量与目标变量之间的散点图,以便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走势。
4.建立和训练模型:建立一个线性模型,并使用从表格中读取的数据x和y训练模型。 训练模型:使用训练集数据对选定的模型进行训练。这通常涉及到调整模型的超参数以优化其性能。
5.评估模型准确性: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常评估指标包括均方误差(MSE)和R平方值(R²)。
6.可视化结果:绘制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对比图,以直观地展示模型的预测性能。

代码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r2_score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加载usa_housing_price表格数据
data = pd.read_csv("usa_housing_price.csv")
# 从表格中读取多列数据,并将这个多列数据赋值给x
x = data.loc[: ,['Avg. Area Income','Avg. Area House Age','Avg. Area Number of Rooms','Area Population','size']]
# 从表格中读取Price列数据,并将这个一列数据赋值给y
y = data.loc[: ,'Price']
x.head() # 查看x数据  x是一个五维数据

# x是一个五维数据,我们依次用这5个维度 和 Price 生成一个表格,查看数据走势
fig = plt.figure(figsize = (10,10)) # 定义图形大小
fig1 = plt.subplot(231)  #231表示2行3列的第1幅图
plt.scatter(data.loc[:,'Avg. Area Income'],data.loc[:,'Price'])
plt.title('Price VS Income')

fig2 = plt.subplot(232)  
plt.scatter(data.loc[:,'Avg. Area House Age'],data.loc[:,'Price'])
plt.title('Price VS House Age')

fig3 = plt.subplot(233)  
plt.scatter(data.loc[:,'Avg. Area Number of Rooms'],data.loc[:,'Price'])
plt.title('Price VS Area Number of Rooms')

fig4 = plt.subplot(234)  
plt.scatter(data.loc[:,'Area Population'],data.loc[:,'Price'])
plt.title('Price VS Area Population')

fig5 = plt.subplot(235)  
plt.scatter(data.loc[:,'size'],data.loc[:,'Price'])
plt.title('Price VS size')
plt.show()# 显示5个维度的数据走势

#s建立模型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训练模型
model.fit(x ,y)
#根据x预测得到predict
predict= model.predict(x )

#评估模型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predict) 
r2 = r2_score(y,predict)
print('MSE:', mse)  
print('R^2 :', r2)  

#可视化结果 由于x是一个五维数据,无法直接进行可视化。所以我们利用Y的值和预测值进行画图
fig7 = plt.figure(figsize = (8,5))
plt.scatter(y,predict)
plt.show()#形成的数据越是靠近y = x 这条直线 说明预测结果越准确

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1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