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 模块 1 - 3:基本网络连接和通信考试
文章目录
第一类:网络组件
一、主机
第53题
第55题
二、点对点
三、终端设备
四、中间设备
五、网络介质
第6题
第二类:网络框架的四个基本特性
一、容错能力
二、可扩展性
三、服务质量 (QoS)
第7题
第58题
四、安全性
第1题
第4题
第三类:常见网络类型
一、按网络规格分类
1、小型家庭网络
2、小型办公室和家庭办公室网络(SOHO)
3、大中型网络
4、全球网络
第54题
二、按网络基础设施类型分类
1、局域网 (LAN)
2、广域网 (WAN)
3、互联网:互连的 LAN 和 WAN 集合的一种方法。
三、按访问类型分类
1、内部网
2、外联网
3、云
第2题
第51题
第52题
第59题
第四类:Internet 连接
一、家庭和小型办公室 Internet 连接
1、有线电视
2、DSL
3、蜂窝网
4、卫星
5、拨号电话
二、企业 Internet 连接
1、专用租用线路
2、城域以太网
3、DSL
4、卫星
三、融合网络
第5题
第五类:网络趋势
一、自带设备 (BYOD)
第60题
二、在线协作
三、视频通信
四、云计算
五、电力线网络
第3题
第57题
六、无线宽带
第六类:网络安全
第8题
第六类:思科IOS访问
第19题
第七类:IOS导航
一、 主要命令模式
第20题
二、配置模式和子配置模式
第23题
三、在IOS模式之间导航
第八类:命令结构
一、基本IOS命令结构
第13题
第25题
二、IOS命令语法检查
三、IOS帮助功能
四、热键和快捷方式
第11题
第16题
第24题
第九类:基本设备配置
一、设备名称
第18题
二、密码准则
三、配置密码
第14题
四、加密密码
第27题
第28题
五、横幅消息
第9题
第15题
第十类:保存配置
一、 配置文件
第12题
第17题
第26题
二、修改配置文件
第十一类:端口和地址
一、IP地址
第34题
二、接口和端口
第10题
第十二类:配置IP地址
一、为终端设备进行手动IP地址配置
二、自动配置终端设备的IP地址
三、交换机虚拟接口配置
第20题
第十三类:验证连接
第21题
第十四类:规则
一、通信基础知识
第45题
二、通信协议
三、规则建立
四、网络协议要求
五、消息编码
六、消息格式和封装
七、消息大小
八、消息时序
1、流量控制
2、响应超时
3、访问方式
第29题
第40题
九、消息传输方式
第44题
十、关于节点图表的注释
第十五类:协议
一、网络协议概述
二、网络协议的功能
三、TCP/IP 协议交互示例
四、TCP/IP 协议簇
五、TCP/IP 通信过程
第十六类:协议簇
一、网络协议簇
二、协议簇的演变
三、TCP/IP 协议簇
第31题
第41题
第十七类:标准组织
一、开放标准
第32题
第46题
二、互联网标准
三、电子和通信标准
第十八类:参考模型
一、使用分层模型的优点
二、OSI 参考模型
第43题
三、TCP/IP 协议模型
第36题
四、OSI 模型与 TCP/IP 模型的比较
第42题
第十九类:数据封装
一、对消息分段
二、排序
三、协议数据单元
第30题
第34题
第35题
第38题
四、封装
第37题
第61题
第62题
第63题
第67题
第二十类:数据访问
一、地址
二、第3层逻辑地址
三、同一网络中的设备
四、数据链路层地址的作用:相同的IP网络
第3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