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AScript 6 (2)let 和 const 命令

let 和 const 命令

1、let 命令

1.1 基本用法

ES6 新增了let命令,用来声明变量。它的用法类似于var,但是所声明的变量,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

{
  let a = 10;
  var b = 1;
}

a // ReferenceError: a is not defined.
b // 1

上面代码在代码块之中,分别用let和var声明了两个变量。然后在代码块之外调用这两个变量,结果let声明的变量报错,var声明的变量返回了正确的值。这表明,let声明的变量只在它所在的代码块有效。

1.2 适用场景

for循环的计数器:

for (let i = 0; i < 10; i++) {
  // ...
}

console.log(i);  // ReferenceError: i is not defined

上面代码中,计数器i只在for循环体内有效,在循环体外引用就会报错。

var声明变量:

var a = [];
for (var i = 0; i < 10; i++) {
  a[i] = function () {
    console.log(i);
  };
}
a[6](); 		// 10
a[8](); 		// 10

上面代码中,变量i是var命令声明的,在全局范围内都有效,所以全局只有一个变量i。每一次循环,变量i的值都会发生改变,而循环内被赋给数组a的函数内部的console.log(i),里面的i指向的就是全局的i。也就是说,所有数组a的成员里面的i,指向的都是同一个i,导致运行时输出的是最后一轮的i的值,也就是 10。

let 声明变量:

var a = [];
for (let i = 0; i < 10; i++) {
  a[i] = function () {
    console.log(i);
  };
}
a[6](); 		// 6
a[8](); 		// 8

上面代码中,变量i是let声明的,当前的i只在本轮循环有效,所以每一次循环的i其实都是一个新的变量,所以最后输出的是6。

另外,for循环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设置循环变量的那部分是一个父作用域,而循环体内部是一个单独的子作用域。

for (let i = 0; i < 3; i++) {
  let i = 'abc';
  console.log(i);
}
// abc
// abc
// abc

上面代码正确运行,输出了 3 次abc。这表明函数内部的变量i与循环变量i不在同一个作用域,有各自单独的作用域。

1.3 特性

1.3.1 只在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
{
  let a = 10;
}

a 	// ReferenceError: a is not defined.

上面代码表示,let声明的变量只在它所在的代码块有效,如果超出代码块则报错。

1.3.2 不存在变量提升

var命令会发生“变量提升”现象,即变量可以在声明之前使用,值为undefined。而 let 所声明的变量一定要在声明后使用,否则报错。

// var 的情况
console.log(foo); 	// 输出undefined
var foo = 2;

// let 的情况
console.log(bar);	 // 报错ReferenceError
let bar = 2;

上面代码中,变量foo用var命令声明,会发生变量提升,即脚本开始运行时,变量foo已经存在了,但是没有值,所以会输出undefined。变量bar用let命令声明,不会发生变量提升。这表示在声明它之前,变量bar是不存在的,这时如果用到它,就会抛出一个错误。

1.3.3 暂时性死区
var tmp = 123;

if (true) {
  tmp = 'abc'; // ReferenceError
  let tmp;
}

上面代码中,存在全局变量tmp,但是块级作用域内let又声明了一个局部变量tmp,导致后者绑定这个块级作用域,所以在let声明变量前,对tmp赋值会报错。

ES6 明确规定,如果区块中存在let和const命令,这个区块对这些命令声明的变量,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封闭作用域。凡是在声明之前就使用这些变量,就会报错。

总之,在代码块内,使用let命令声明变量之前,该变量都是不可用的。这在语法上,称为“暂时性死区”(temporal dead zone,简称 TDZ)。

if (true) {
  // TDZ开始
  tmp = 'abc'; // ReferenceError
  console.log(tmp); // ReferenceError

  let tmp; // TDZ结束
  console.log(tmp); // undefined

  tmp = 123;
  console.log(tmp); // 123
}

上面代码中,在let命令声明变量tmp之前,都属于变量tmp的“死区”。

1.3.4 不允许重复声明

let不允许在相同作用域内,重复声明同一个变量。

// 报错
function func() {
  let a = 10;
  var a = 1;
}

// 报错
function func() {
  let a = 10;
  let a = 1;
}

因此,不能在函数内部重新声明参数。

function func(arg) {
  let arg;
}
func() 	// 报错

function func(arg) {
  {
    let arg;
  }
}
func() 	// 不报错

2、const 命令

2.1 基本用法

const声明一个只读的常量。一旦声明,常量的值就不能改变。

const PI = 3.1415;
PI // 3.1415

PI = 3;     // TypeError: Assignment to constant variable.

上面代码表明,改变常量的值会报错。

const声明的变量不得改变值,这意味着,const一旦声明变量,就必须立即初始化,不能留到以后赋值。

const foo;
// SyntaxError: Missing initializer in const declaration

上面代码表示,对于const来说,只声明不赋值,就会报错。

2.2 特性

2.2.1 只在所在的块级作用域内有效
if (true) {
  const MAX = 5;
}

MAX // Uncaught ReferenceError: MAX is not defined
2.2.3 不存在变量提升–暂时性死区
if (true) {
  console.log(MAX); // ReferenceError
  const MAX = 5;
}
2.2.4 不可重复声明
var message = "Hello!";
let age = 25;

// 以下两行都会报错
const message = "Goodbye!";
const age = 30;

上面代码表示,const同let一样不可重复声明,否则报错。

3、var与let和const的区别

\varletconst
作用域全局作用域块级作用域 {}块级作用域 {}
声明时可不赋值可不赋值必须赋值
是否存在变量提升存在不存在不存在
可否重复声明
  • var定义的变量,没有块的概念,可以跨块访问, 不能跨函数访问。
  • let定义的变量,只能在块作用域里访问,不能跨块访问,也不能跨函数访问。
  • const用来定义常量,使用时必须初始化(即必须赋值),只能在块作用域里访问,而且不能修改。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