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的4月20日,卫星互联网首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为“新基建”范畴中的信息基础设施。随之而来的是卫星互联网概念午后出现一波集体拉升走势,截至收盘,中国卫通、天银机电涨停,中国卫星、康拓红外、上海沪工、航天宏图、华力创通涨幅均在5%以上。
发改委所提及的卫星互联网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原来,卫星互联网是一种新型通信方式,它指的是多次发射数百颗乃至上千颗小型卫星,在低轨组成卫星星座,以其作为“空中基站“,来实现太空互联网。而其中整合航天和通信两大产业资源正是卫星互联网的实现的根本。
与卫星互联网相比,如今中国正在建设的5G,是以地面通信基站为主的网络系统。卫星互联网所应用的“空中基站“,更多是6G时代的一种技术路径,为了国家通信技术能在国际社会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各大运营商都在该方面加紧预研。
而卫星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在20世纪80年代末,“铱星系统”被摩托罗拉公司所推行。此系统为突破基于地面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局限,计划用66颗卫星分6个轨道面构成一个全球低轨卫星通信星座,成为第一代真正依靠卫星星座支撑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即卫星互联网系统。
30多年如白驹过隙,科学技术的巨大飞跃将全球卫星通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2年,星座互联网计划由美国OneWeb公司提出,即“星链”计划,预计一期组网卫星数量650多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