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bitMQ(一)
1.RabbitMQ介绍
1.1.什么是mq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简称MQ):是在消息的传输过程中保存消息的容器。用于分布式系统之间进行通信。
1.2.选型和对比
RabbitMQ | ActiveMQ | RocketMQ | Kafka | |
---|---|---|---|---|
公司/社区 | Rabbit | Apache | 阿里 | Apache |
开发语言 | Erlang | Java | Java | Scala&Java |
协议 | AMQP | OpenWire、AUTO、Stomp、MQTT | 自定义 | 自定义 |
单机吞吐量 | 万级 | 万级(最差) | 十万级 | 十万级 |
消息延迟 | 微妙级 | 毫秒级 | 毫秒级 | 毫秒以内 |
特性 | 并发能力很强,延时很低 | 老牌产品,文档较多 | MQ功能比较完备,扩展性佳 | 只支持主要的MQ功能,毕竟是为大数据领域准备的。 |
综合上面的材料得出以下两点:
- 中小型软件公司,建议选RabbitMQ.一方面,erlang语言天生具备高并发的特性,RabbitMQ的社区十分活跃,可以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bug,这点对于中小型公司来说十分重要。不考虑rocketmq和kafka的原因是中小型软件公司不如互联网公司,数据量没那么大,选消息中间件,应首选功能比较完备的,所以kafka和rocketmq排除。
- 大型软件公司,根据具体使用在rocketMq和kafka之间二选一。一方面,大型软件公司,具备足够的资金搭建分布式环境,也具备足够大的数据量。针对rocketMQ,大型软件公司也可以抽出人手对rocketMQ进行定制化开发,毕竟国内有能力改JAVA源码的人,还是相当多的。至于kafka,根据业务场景选择,如果有日志采集功能,肯定是首选kafka了。
1.3.什么是RabbitMQ?
AMQP,即 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高级消息队列协议),是一个网络协议,是应用层协议的一个开放标准,为面向消息的中间件设计。基于此协议的客户端与消息中间件可传递消息,并不受客户端/中间件不同产品,不同的开发语言等条件的限制。2006年,AMQP规范发布。类比HTTP。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nS5y1jCq-1661911438537)(assets/image-20220527101619120.png)]
2007年,Rabbit技术公司基于AMQP标准开发的RabbitMQ1.0发布。RabbitMQ采用Erlang 语言开发。
1.4.为什么要使用RabbitMQ ?
1.4.1.解耦
传统模式:系统间耦合性太强,如图所示,系统A在代码中直接调用系统B和系统C的代码,如果将来D系统接入,系统A还需要修改代码,过于麻烦!
中间件模式:将消息写入消息队列,需要消息的系统自己从消息队列中订阅,从而系统A不需要做任何修改。
1.4.2.异步
传统模式: 一些非必要的业务逻辑以同步的方式运行,太耗费时间
中间件模式: 将消息写入消息队列,非必要的业务逻辑以异步的方式运行,加快响应速度
1.4.3.削峰
传统模式:并发量大的时候,所有的请求直接怼到数据库,造成数据库连接异常
中间件模式: 系统A慢慢的按照数据库能处理的并发量,从消息队列中慢慢拉取消息
2.安装RabbitMQ
2.1.下载
官网下载地址:http://www.rabbitmq.com/download.html
2.2.安装Erlang
上传安装包
依次执行命令:
1)rpm -ivh esl-erlang-17.3-1.x86_64.rpm --force --nodeps
2)rpm -ivh esl-erlang_17.3-1centos6_amd64.rpm --force --nodeps
3)rpm -ivh esl-erlang-compat-R14B-1.el6.noarch.rpm --force --nodeps
2.3.安装RabbitMQ
上传安装包
2.3.1.安装RabbitMQ
rpm -ivh rabbitmq-server-3.4.1-1.noarch.rpm
2.3.2.启动、停止
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art
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op
service rabbitmq-server restart
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atus
2.3.3.设置开机启动
chkconfig rabbitmq-server on
2.3.4.防火墙开放15672端口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15672 -j ACCEPT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2.3.5.开启web界面管理工具
rabbitmq-plugins enable rabbitmq_management
service rabbitmq-server restart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d5i3jQxg-1661911438548)(assets/clip_image009-1533941272259.png)]
2.3.6.创建账户
这里我们以创建个admin帐号,密码1111为例,创建一个账号并支持远程ip访问。
1.创建账号
rabbitmqctl add_user admin 1111
2.设置用户角色
rabbitmqctl set_user_tags admin administrator
3.设置用户权限
rabbitmqctl set_permissions -p "/" admin ".*" ".*" ".*"
4.设置完成后可以查看当前用户和角色(需要开启服务)
rabbitmqctl list_users
账号guest具有所有的操作权限,并且又是默认账号,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guest用户只能通过localhost登陆
5.测试
浏览器输入:serverip:15672。其中serverip是RabbitMQ-Server所在主机的ip,15672是RabbitMQ-Server的端口号
2.4管理界面
2.4.1.主页总览
connections: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需要与RabbitMQ建立连接后才可以完成消息的生产和消费,在这里可以查看连接情况
channels:通道,建立连接后,会形成通道,消息的投递获取依赖通道。
Exchanges:交换机,用来实现消息的路由
Queues:队列,即消息队列,消息存放在队列中,等待消费,消费后被移除队列。
端口:
5672: rabbitMq的编程语言客户端连接端口
15672:rabbitMq管理界面端口
25672:rabbitMq集群的端口
###2.4.2.添加用户
如果不使用guest,我们也可以自己创建一个用户:
1、 超级管理员(administrator)
可登陆管理控制台,可查看所有的信息,并且可以对用户,策略(policy)进行操作。
2、 监控者(monitoring)
可登陆管理控制台,同时可以查看rabbitmq节点的相关信息(进程数,内存使用情况,磁盘使用情况等)
3、 策略制定者(policymaker)
可登陆管理控制台, 同时可以对policy进行管理。但无法查看节点的相关信息(上图红框标识的部分)。
4、 普通管理者(management)
仅可登陆管理控制台,无法看到节点信息,也无法对策略进行管理。
5、 其他
无法登陆管理控制台,通常就是普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2.4.3.创建Virtual Hosts
虚拟主机:类似于mysql中的database。他们都是以“/”开头
2.5.4.设置权限
1、点击用户名
2、设置权限
3、查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