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是深度学习最有价值也是最成熟的的应用之一。在研究环境下,人脸识别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人工识别的精度。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人脸识别项目会包括两大部分:人脸检测与人脸识别。下面就我近期自己练习写的一个“粗糙”的人脸识别小项目讲起,也算是做一个学习记录。
首先 ,整个项目的框架包括四个主要的部分:(1)利用opencv从图像传感器处(比如电脑摄像头)实时的读入视频帧;(2)使用mtcnn网络做人脸检测和对齐;(3)利用facenet网络计算人脸特征,也就是embedding;(4)knn算法进行具体的人脸识别。如下图所示:
其中的mtcnn的人脸检测是很关键的一步,它检测定位的人脸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特征计算与识别;facenet实际是一个对人脸进行特征编码的网络,具体的实现后面会讨论;knn的分类算法在用于真正的识别前要经过训练,训练的样本的质量好坏与数量也会对识别的 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今天在这只讨论mtcnn网络的人脸检测对齐部分。
mtcnn网络全称为multi-task convolutinal neural network,意为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mtcnn由三个神经网络组成,分别是P-Net, R-Net, O-Net。在使用这些网络之前,首先要将原始图片缩放到不同尺寸,形成一个图像金字塔,接着会对每个尺寸的图片通过神经网络计算一遍。其目的在于兼顾图片中的不同大小的人脸,在统一的尺度下检测人脸。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看起来稍微还有些吃力,或者想要系统地学习人工智能,那么推荐你去看床长人工智能教程。非常棒的大神之作,教程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很风趣幽默。点击这里可以查看教程。
第一个网络P-Net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P-Net的输入是一个12x12的3通道RGB图像,它的作用是要判断这个网络中是否有人脸,并且给出人脸框和关键点位置。第一个部分face classification输出的是判断是人脸的概率和不是人脸的概率,两个值加起来严格等于1;第二个部分输出的是框的精确位置,4个值分别是框的左上角二维坐标和框的高度与宽度;第三个部分输出的是人脸5个关键点:左眼,右眼,鼻子,左嘴角,右嘴角的位置的二维坐标。
第二个网络R-Net的网络结构与P-Net差别不大,如下图:
除了输入大小与中间层大小不同,R-Net的结构与P-Net非常相似,只是在最后的输出层前多加入了一个全连接层。R-Net的输出完全与P-Net一样,同样由人脸判别,框回归,关键点位置预测三部分组成。
第三个网络O-Net结构如下:
O-Net相比R-Net在结构上又多出一个中间层,但是输出结果还是一样的。
从P-Net到R-Net,再到O-Net,网络输入的图片越来越大,中间层的通道数越来越多,识别人脸的准确度也越来越高。实际上mtcnn的工作原理就是P-Net先做一遍过滤,将过滤后的结果交给R-Net进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