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习题自测

问题

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4.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5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6.数据在信道重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

7.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

8.假定要用3KHz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9.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10.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11.假定有一种双绞线的衰减是0.7dB/km(在1kHz时),若容许有20dB的衰减,试问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有多长?如果要双绞线的工作距离增大到100公里,试应当使衰减降低到多少?

12.试计算工作在1200nm到1400nm之间以及工作在1400nm到1600nm之间的光波的频带宽度。假定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13.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14.试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全文,并做简单的解释。
FDM,TDM,STDM,WDM,DWDM,CDMA,SONET,SDH,STM-1,OC-48.

15.码分多址CDMA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互相干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

16.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1+1+1-1+1+1)B:(-1-1+1-1+1+1+1-1)
C:(-1+1-1+1+1+1-1-1)D:(-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

17.试比较xDSL、HFC以及FTTx接入技术的优缺点?

18.为什么在ASDL技术中,在不到1MHz的带宽中却可以传送速率高达每秒几个兆比?

19.什么是EPON和GPON?

答案

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解答: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具体的传输媒体。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设备和传输媒体的种类非常繁多,而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就可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

在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比特。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也就是说,发送方发送1(或0)时,接收方应当收到1(或0)而不是0(或1)因此物理层要考虑用多大的电压代表“1"或“0”,以及接收方如何识别出发送方所发送的比特。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的揷头应当有多少根引脚以及各条引脚应如何连接。当然,哪几个比特代表什么意思,则不是物理层所要管的。传递信息所利用的一些传输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信道等,并不在物理层协议之内而是在物理层协议的下面。因此也有人把传输媒体当作第0层。

2.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解答:规程这个名词仅用于物理层,在其他层不用“规程”,而用“协议”。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称为物理层规程(procedure)。其实物理层规程就是物理层协议。只是在“协议”这个名词出现之前人们就先使用了“规程”这一名词。因此,在物理层,这两个㞋词并没有多大区别。

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解答: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例如,从计算机键盘输入汉字,计算机产生输出
的数字比特流。源点又称为源站或信源。
(2)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字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够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
输。典型的发送器就是调制器。现在很多计算机使用内置的调制解调器(包含调制器和解调
) ) ),用户在计算机外面看不见调制解调器。

目的系统一般也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把它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典型的接收器就是解调器,它对来自传输线路上的模拟信号进行解调,提取出在发送端置入的消息,还原出发送端产生的数字比特流。
(2)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数字比特流,然后把信息输出(例如,把汉字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终点又称为目的站或信宿。
在源系统和目的系统之间的传输系统可以是简单的传输线,也可以是连接在源系统和目
的系统之间的复杂网络系统。

4.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解答:各名词含义如下:
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信号: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即连续数据,即数据的变化是连续的。例如,我们人说话的声音数据(声波)就是连续变化的。
模拟信号:即连续信号,其特点是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当我们打电话时,模拟数据(声波)通过电话机的话筒后,变成了连续变化的电信号(模拟信号)。
基带信号:即来自信源的信号,也就是基本频带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带通信号。这种信号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即频带)能够通过信道。
数字数据:即离散数据,即数据的变化是不连续的(离散的)。例如,计算机键盘输出的就是数字数据。但在经过调制解调器后,就转换成为模拟信号(连续信号)了。
数字信号:即离散信号,其特点是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码元:码(code)是信号元素和字符之间的事先约定好的转换。例如, A \mathrm{A} A A S C I I \mathrm{ASCII} ASCII码的表示就是1000001,而这里的每一个二进制数字(1或0)都可称为码元(codeelement)。码元实际上就是码所包含的元素。上面的例子说明了 A \mathrm{A} A的ASCII码包含有7个码元。在采用最简单的二进制编码时,一个码元就是一个比特。但在比较复杂的编码中,一个码元可以包含多个比特。
单工通信:又称为单向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无线电广播或有线电广播以及电视广播就属于这种类型。
半双工通信:又称为双向交替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后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又称为双向同时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串行传输:数据在传输时是逐个比特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传输的。
并行传输:数据在传输时采用了 n n n个并行的信道。在每一个信道上,数据仍然是串行传输的,即逐个比特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传输。但把这 n n n个信道一起观察时,就可看出,数据的传输是每次 n n n个比特。

5.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解答:物理层的接口有以下四方面的特性:
(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平时常见的各种规格的接揷件都有严格的标准化的规定。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4)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6.数据在信道重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

解答: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是受限制的。首先,具体的信道所能通过的频率范围总是有限的。信号中的许多高频分量往往不能通过信道。如果信号中的高频分量在传输时受到衰减,那么在接收端收到的波形前沿和后沿就变得不那么陡峭了,每一个码元所占的时间界限也不再是很明确的,而是前后都拖了“尾巴”。也就是说,扩散了的码元波形所占的时间也变得更宽了。这样,在接收端收到的信号波形就失去了码元之间的清晣界限。这种现象叫做码间串扰。严重的码间串扰使得本来分得很清楚的一串码元变得模糊而无法识别。为了避免码间串扰,码元的传输速率就受到了限制。其次,所有的电子设备和通信信道中都存在噪声。由于噪声是随机产生的,它的瞬时值有时会很大。因此噪声会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产生错误(1判决为0或0判决为1)。但噪声的影响是相对的。如果信号相对较强,那么噪声的影响就相对较小。对于一定的信噪比,码元的传输速率越大就越容易出现接受时的判决错误。如果增大信噪比,那么码元的传输速率就可以提高而不至于使判决错误的概率增大。

在实际的传输环境中,信噪比不可能做到任意大。一方面,我们的信号传输功率是受限
的(经济问题、器件问题、材料的绝缘问题,等等),而任何电子设备的噪声也不可能做到任意小(任何电子设备都有其固有噪声)。因此,在实际的传输环境中,信噪比不可能做到任意大。

香农公式的意义就在于,只要信帛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不过,香农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的实现方法。这要由研究通信的专家去寻找。
“比特/秒”和“码元/秒”是不完全一样的,因为比特和码元所代表的意思并不相同。在使用二进制编码时,一个码元对应于一个比特。在这种情况下,“比特/秒”和“码元/秒”在数值上是一样的。但一个码元不一定总是对应于一个比特。根据编码的不同,一个码元可以对应于几个比特,但也可以是几个码元对应于一个比特。

7.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

解答:如果我们用二进制数字来表示这16个不同等级的振幅,那么需要使用4个二进制数字。即 0000 , 0001 , 0010 , 0011 , 0100 , 0101 , 0110 , 0111 , 1000 , 1001 , 1010 , 1011 , 1100 , 1101 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 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

可见现在用一个码元就可以表示4个比特。因此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时,我们得到的数据率就是4倍的码元速率,即 80000 b i t / s 80000\mathrm{bit}/\mathrm{s} 80000bit/s

8.假定要用3KHz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解答:将以上数据代入香农公式,得出: C = 3 k H z × log ⁡ 2 ( 1 + S / N ) = 64 k b i t / s C=3\mathrm{kHz}\times\log_{2}(1+S/N)=64\mathrm{kbit}/\mathrm{s} C=3kHz×log2(1+S/N)=64kbit/s
解出 1 + S / N = 2 64 / 3 1+S/N=2^{64/3} 1+S/N=264/3
S / N = 2.64 × 1 0 6 S / N=2.64 \times 10^{6} S/N=2.64×106
或用分贝表示: ( S / N ) d B = 10 log ⁡ 10 ( 2.64 × 1 0 6 ) = 64.2   d B (S/N)_{\mathrm{dB}}=10\log_{10}\left(2.64\times10^{6}\right)=64.2\mathrm{~dB} (S/N)dB=10log10(2.64×106)=64.2 dB
这个结果说明这个信道应该是个信噪比很高的信道。

9.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解答:将以上数据代入香农公式,得出: 35000 = 3100 log ⁡ 2 ( 1 + S / N ) 35000=3100\log_{2}(1+S/N) 35000=3100log2(1+S/N)
log ⁡ 2 ( 1 + S / N ) = 35000 / 3100 = 350 / 31 = lg ⁡ ( 1 + S / N ) / lg ⁡ 2 \log_{2}(1+S/N)=35000/3100=350/31=\lg(1+S/N)/\lg2 log2(1+S/N)=35000/3100=350/31=lg(1+S/N)/lg2
请注意:以10为底的对数通常就记为 lg ⁡ \lg lg
lg ⁡ ( 1 + S / N ) = lg ⁡ 2 × 350 / 31 \lg(1+S/N)=\lg2\times350/31 lg(1+S/N)=lg2×350/31

1 + S / N = 1 0 lg ⁡ 2 × 350 / 31 1+S/N=10^{\lg2\times350/31} 1+S/N=10lg2×350/31
S / N = 1 0 lg ⁡ 2 × 350 / 31 − 1 = 2505 S/N=10^{\lg2\times350/31}-1=2505 S/N=10lg2×350/311=2505
使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增加 60 % 60\% 60%时,设信噪比 S / N S/N S/N应增大到 x x x倍,则

35000 × 1.6 = 3100 log ⁡ 2 ( 1 + x S / N ) 35000\times1.6=3100\log_{2}(1+xS/N) 35000×1.6=3100log2(1+xS/N)
log ⁡ 2 ( 1 + x S / N ) = 35000 × 1.6 / 3100 = 350 × 1.6 / 31 \log_{2}(1+xS/N)=35000\times1.6/3100=350\times1.6/31 log2(1+xS/N)=35000×1.6/3100=350×1.6/31
lg ⁡ ( 1 + x S / N ) / lg ⁡ 2 = 350 × 1.6 / 31 \lg(1+xS/N)/\lg2=350\times1.6/31 lg(1+xS/N)/lg2=350×1.6/31
1 + x S / N = 1 0 lg ⁡ 2 × 350 × 1.6 / 31 1+xS/N=10^{\lg2\times350\times1.6/31} 1+xS/N=10lg2×350×1.6/31
x S / N = 1 0 lg ⁡ 2 × 350 × 1.6 / 31 − 1 xS/N=10^{\lg2\times350\times1.6/31}-1 xS/N=10lg2×350×1.6/311
x = ( 1 0 lg ⁡ 2 × 350 × 1.6 / 31 − 1 ) / ( 1 0 lg ⁡ 2 × 350 / 31 − 1 ) = ( 1 0 5.438 − 1 ) / ( 1 0 3.399 − 1 ) ≃ 1 0 5.438 / 1 0 3.399 x=\left(10^{\lg2\times350\times1.6/31}-1\right)/\left(10^{\lg2\times350/31}-1\right)=\left(10^{5.438}-1\right)/\left(10^{3.399}-1\right)\simeq10^{5.438}/10^{3.399} x=(10lg2×350×1.6/311)/(10lg2×350/311)=(105.4381)/(103.3991)105.438/103.399
= 1 0 2.039 = 109.396 =10^{2.039}=109.396 =102.039=109.396
信噪比应增大到约100倍。设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 S / N S/N S/N再增大到10倍,而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可以再增大到 y y y倍,则利用香农公式,得出

35000 × 1.6 × y = 3100 log ⁡ 2 ( 1 + 2505 × 109.396 × 10 ) 35000\times1.6\times{y}=3100\log_{2}(1+2505\times109.396\times10) 35000×1.6×y=3100log2(1+2505×109.396×10)
y = 3100 log ⁡ 2 ( 1 + 2505 × 109.396 × 10 ) / 35000 × 1.6 y=3100\log_{2}(1+2505\times109.396\times10)/35000\times1.6 y=3100log2(1+2505×109.396×10)/35000×1.6
= ( 3100 lg ⁡ 2740370.8 / lg ⁡ 2 ) / 35000 × 1.6 = 1.184 =(3100\lg2740370.8/\lg2)/35000\times1.6=1.184 =(3100lg2740370.8/lg2)/35000×1.6=1.184
即最大信息速率只能再增加 18.4 % 18.4\% 18.4%​​左右。

10.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解答: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即导向传输媒体和非导向传输媒体。在导向传输媒体中,电磁波被导向沿着固体媒体(铜线或光纤)传播,而非导向传输媒体就是指自由空间,在非导向传输媒体中电磁波的传输常称为无线传输。
常用的导向传输媒体有以下几种。
(1)双绞线:也称为双扭线,它的结构比较简单,就是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在一起,然后用规则的方法绞合起来。双绞线的价格便宜且性能也不错,其通信距离一般为几到十几公里,使用十分广泛。双绞线又可分为无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两大类。前者更加便宜,但传输距离和抗干扰性能比不上后者。
(2)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单股实心线或多股绞合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也可以是单股的)以及保护塑料外层所组成。由于外导体屏蔽层的作用,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被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目前同轴电缆主要用在有线电视网的居民小区中。同轴电缆的带宽取决于电缆的质量。目前高质量的同轴电缆的带宽已接近 1 G H z 1\mathrm{GHz} 1GHz​。
(3)光纤:光纤是光纤通信的传输媒体。在发送端有光源,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它们在电脉冲的作用下能产生出光脉冲。在接收端利用光电二极管做成光检测器,在检测到光脉冲时可还原出电脉冲。光纤有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之分,现在多模光纤已经很少使用了。单模光纤的衰耗较小,过去在 2.5 2.5 2.5Gbit/s的高速率下可传输数十公里而不必采用中继器,但随着光纤的制造工艺不断进步,单根光纤的传输速率已提高到 10 G b i t / s 10\mathrm{Gbit}/\mathrm{s} 10Gbit/s,甚至40Gbit/s。如果采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例如使用160的波分复用,那么一根光纤的传输速率就达到了1.6Tbit/s。光纤不仅具有通信容量非常大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其他的一些特点:如传输损耗小,抗雷电和电磁于扰性能好,无串音于扰,保密性好。此外,体积小和重量轻。现在光纤通信的性价比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非常普及的一种传输媒体。
(4)架空明线:虽然铺设容易,但通信质量差,受气候环境等影响较大,目前已经很少使用。非导向传输媒体实际上就是利用自由空间来传播传播电磁波。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各方面的节奏变快了。人们不仅要求能够在运动中进行电话通信(即移动电话通信),而且还要求能够在运动中进行计算机数据通信(俗称上网)。因此最近无线电通信发展得特别快,因为利用无线信道进行信息的传输,是在运动中通信的唯一手段。无线传输可使用的频段很广。人们现在已经利用了好几个波段进行通信。例如:
(1)短波波段:通信距离远,但通信质量较差。
(2)微波波段:微波在空间是直线传播,因此其传播距离受到限制,一般只有 50   k m 50\mathrm{~km} 50 km
100   k m 100\mathrm{~km} 100 km。然而可用接力的方法把信号传送到很远的地方。卫星通信实质上也是一种微波接力通信,其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信号所受到的干扰也较小,通信比较稳定。但信号经受的迟延较大。

11.假定有一种双绞线的衰减是0.7dB/km(在1kHz时),若容许有20dB的衰减,试问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有多长?如果要双绞线的工作距离增大到100公里,试应当使衰减降低到多少?

解答: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是: 20 / 0.7 = 28.6   k m 20/0.7=28.6\mathrm{~km} 20/0.7=28.6 km若工作距离增大到 100   k m 100\mathrm{~km} 100 km,则衰减应降低到 20 / 100 = 0.2   d B / k m 20/100=0.2\mathrm{~dB}/\mathrm{km} 20/100=0.2 dB/km

12.试计算工作在1200nm到1400nm之间以及工作在1400nm到1600nm之间的光波的频带宽度。假定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解答:频率=光速/波长,在光纤中光速为 2 × 1 0 8   m / s 2\times10^{8}\mathrm{~m}/\mathrm{s} 2×108 m/s 1200   n m 1200\mathrm{~nm} 1200 nm 1400   n m 1400\mathrm{~nm} 1400 nm:
带宽 = = = 1200   n m 1200\mathrm{~nm} 1200 nm波长对应的频率减去与 1400   n m 1400\mathrm{~nm} 1400 nm波长对应的频率 = 2 × 1 0 8 / 1200 × 1 0 − 9 − 2 × 1 0 8 / 1400 × 1 0 − 9 = 23.8 × 1 0 12   H z = 23.8 T H z =2\times10^{8}/1200\times10^{-9}-2\times10^{8}/1400\times10^{-9}=23.8\times10^{12}\mathrm{~Hz}=23.8\mathrm{THz} =2×108/1200×1092×108/1400×109=23.8×1012 Hz=23.8THz
1400   n m 1400\mathrm{~nm} 1400 nm 1600   n m 1600\mathrm{~nm} 1600 nm:
带宽 = 2 × 1 0 8 / 1400 × 1 0 − 9 − 2 × 1 0 8 / 1600 × 1 0 − 9 = 17.86 × 1 0 12   H z = 17.86 T H z =2\times10^{8}/1400\times10^{-9}-2\times10^{8}/1600\times10^{-9}=17.86\times10^{12}\mathrm{~Hz}=17.86\mathrm{THz} =2×108/1400×1092×108/1600×109=17.86×1012 Hz=17.86THz

13.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解答:许多用户通过复用技术就可以共同使用一个共享信道来进行通信。虽然复用要付出一定代价(共享信道由于带宽较大因而费用也较高,再加上复用器和分用器也要增加成本),但如果复用的信道数量较大,那么总的来看在经济上还是合算的。常用的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包括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包括密集波分复用和稀疏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即码分多址)。

14.试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全文,并做简单的解释。
FDM,TDM,STDM,WDM,DWDM,CDMA,SONET,SDH,STM-1,OC-48.

FDM(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频分复用:给每个信呆分配唯一的载波频率并通过单一媒体来传输多个独立信号的方法。组合多个信号的硬件称为复用器:分离这些信号的硬件称为分用器。

TD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复用:把多个信号复用到单个硬件传输信道,它允许每个信号在一个很短的时间使用信道,接着再让下一个信号使用。

STDM(StatisticTDM)统计时分复用:又称为异步时分复用,是一种改进的时分复用,它能明显地提高信道的利用率。STDM帧不是固定分配时隙,而是按需动态地分配时隙。因此统计时分复用可以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人们借用传统的载波电话的频分复用的概念,就能做到使用一根光纤来同时传输多个频率很接近的光载波信号。这样就使光纤的传输能力成倍地提高了。由于光载波的频率很高,因此习惯上用波长而不用频率来表示所使用的光载波。

DWDM(DenseWDM)密集波分复用:是波分复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DWDM的波长间隔很小,不到 2   n m 2\mathrm{~nm} 2 nm,甚至小于 0.8   n m 0.8\mathrm{~nm} 0.8 nm。因此现在可以把几十路甚至一百多路的光载波信号复用到一根光纤中来传输。由于DWDM的普及应用,现在人们谈论的WDM系统几乎全都是DWDM系统。

CDMA(CodeDivisionMultiplexAccess)码分多址:即码分复用,也是一种共享信道的方法。每一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由于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各用户之间并不会造成干扰,因此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SONET(SynchronousOpticalNetwork)同步光纤网:美国在1988年首先推出了一个数字传输标准。整个的同步网络的各级时钟都来自一个非常精确的主时钟。SONET为光纤传输系统定义了同步传输的线路速率等级结构,其传输速率以 51.84 M b i t / s 51.84\mathrm{Mbit}/\mathrm{s} 51.84Mbit/s为基础倍增上去。当这个倍数是768时,传输速率就近似为 40 G b i t / s 40\mathrm{Gbit}/\mathrm{s} 40Gbit/s

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ITU-T以美国标准SONET为基础制定出的国际标准。但 S D H \mathrm{SDH} SDH的基本速率为 155.52 M b i t / s 155.52\mathrm{Mbit}/\mathrm{s} 155.52Mbit/s,称为STM-1。

STM-1(SynchronousTransferModule-1)第1级同步传递模块:通过光纤传输数据的一系列标准。SDH标准规定第1级同步传递模块(即 S T M − 1 \mathrm{STM}-1 STM1)的传输速率是 155.52 M b i t / s 155.52\mathrm{Mbit}/\mathrm{s} 155.52Mbit/s,然后把 n n n倍的速率记为STM- n n n

OC-48(OpticalCarrier-48):OC(OpticalCarrier)的意思就是光载波,是SONET标准的表示方法。此标准规定第1级光载波(即 O C − 1 \mathrm{OC}-1 OC1)的传输速率是 51.84 M b i t / s 51.84\mathrm{Mbit}/\mathrm{s} 51.84Mbit/s,然后把 n n n倍的速率记为OC- n n n。例如,OC-48的比特率是48倍的OC-1速率,即2488.32Mbit/s,一般就写为 2.5 G b i t / s 2.5\mathrm{Gbit}/\mathrm{s} 2.5Gbit/s

15.码分多址CDMA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互相干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

解答:CDMA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这种体制给每一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两个不同站的码片序列正交,就是这两个码片向量的规格化内积等于0。但任何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向量自己的规格化内积都是1。而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反码的向量的规格化内积值是 − 1 -1 1

现在假定在一个CDMA系统中有很多站都在相互通信,每一个站所发送的是数据比特和本站的码片序列的乘积,因而是本站的码片序列(这个码片序列相当于发送比特1)和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反码(这个码片序列相当于发送比特0)的组合序列,或什么也不发送(相当于没有数据发送,既不是发送比特1也不是发送比特0)。我们还假定所有的站所发送的码片序列都是同步的,即所有的码片序列都在同一个时刻开始。

现假定有一个X站要接收 S \mathrm{S} S站发送的数据。X站就必须知道 S \mathrm{S} S站所特有的码片序列。X站使用它得到的码片向量 S \mathrm{S} S与接收到的未知信号进行求内积的运算。X站接收到的信号是各个站发送的码片序列之和。这个X站在接收机中有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要进行求内积的计算。计算后的结果是:所有其他站的信号都被过滤掉(其内积的相关项都是0),而只剩下 S \mathrm{S} S站发送的信号。当 S \mathrm{S} S站发送比特1时,在 X \mathrm{X} X站计算内积的结果是 + 1 +1 +1,当 S \mathrm{S} S站发送比特0时,内积的结果是-1。这样就收到了S站发送的数据。可见其他站对X站与 S \mathrm{S} S站的通信不会产生干扰。

采用码分多址CDMA所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黑客”发现。随着技术的进步,CDMA设备的价格和体积都大幅度下降,因而现在已广泛使用在民用的移动通信中,特别是在无线局域网中。采用 C D M A \mathrm{CDMA} CDMA可提高通信的话音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减少干扰对通信的影响,增大通信系统的容量(是使用GSM的45倍),降低手机的平均发射功率,等等。

16.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1+1+1-1+1+1)B:(-1-1+1-1+1+1+1-1)
C:(-1+1-1+1+1+1-1-1)D:(-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

解答: A \mathrm{A} A站的内积: ( − 1 + 1 − 3 + 1 − 1 − 3 + 1 + 1 ) ∙ (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8 (-1+1-3+1-1-3+1+1)\bullet(-1-1-1+1+1-1+1+1)/8 (1+13+113+1+1)(111+1+11+1+1)/8
= ( + 1 − 1 + 3 + 1 − 1 + 3 + 1 + 1 ) / 8 = 1 =(+1-1+3+1-1+3+1+1)/8=1 =(+11+3+11+3+1+1)/8=1
B B B站的内积: ( − 1 + 1 − 3 + 1 − 1 − 3 + 1 + 1 ) ∙ (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8 (-1+1-3+1-1-3+1+1)\bullet(-1-1+1-1+1+1+1-1)/8 (1+13+113+1+1)(11+11+1+1+11)/8
= ( + 1 − 1 − 3 − 1 − 1 − 3 + 1 − 1 ) / 8 = − 1 =(+1-1-3-1-1-3+1-1)/8=-1 =(+113113+11)/8=1
C站的内积: ( − 1 + 1 − 3 + 1 − 1 − 3 + 1 + 1 ) ∙ (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8 (-1+1-3+1-1-3+1+1)\bullet(-1+1-1+1+1+1-1-1)/8 (1+13+113+1+1)(1+11+1+1+111)/8
= ( + 1 + 1 + 3 + 1 − 1 − 3 − 1 − 1 ) / 8 = 0 =(+1+1+3+1-1-3-1-1)/8=0 =(+1+1+3+11311)/8=0
D站的内积: ( − 1 + 1 − 3 + 1 − 1 − 3 + 1 + 1 ) ∙ (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8 (-1+1-3+1-1-3+1+1)\bullet(-1+1-1-1-1-1+1-1)/8 (1+13+113+1+1)(1+11111+11)/8
= ( + 1 + 1 + 3 − 1 + 1 + 3 + 1 − 1 ) / 8 = 1 =(+1+1+3-1+1+3+1-1)/8=1 =(+1+1+31+1+3+11)/8=1
因此,A和 D \mathrm{D} D发送 1 ,   B 1,\mathrm{~B} 1, B发送0,而 C \mathrm{C} C未发送数据。

17.试比较xDSL、HFC以及FTTx接入技术的优缺点?

解答:使用 A D S L \mathrm{ADSL} ADSL​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利用现有电话网中的用户线,不需要重新布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不同速率的宽带接入(按带宽付费)。这种接入的缺点就是对用户线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用户住宅距离电话交换局较远,或线路的噪声较大,那么宽带接入的速率就会适当地降低。

H F C \mathrm{HFC} HFC​​的优点是覆盖面很广,并且其带宽也很高,可以传送很高速率的数据。缺点是必须对现有单向传输的有线电缆进行改造,变为可双向通信的电缆。用户家中需要增加一个机顶盒,用来观看电视和传送上行信号(在点播节目时使用)。此外,为了解决信号传输时有衰减的问题,在有线电缆中每隔一定距离就要加入一个放大器。大量放大器的接入将使整个网络的可靠性下降。

光纤接入FTTx是解决宽带接入最理想的方案,因为光纤可传送的数据率很高,且通信质量最好。但大量用户使用光纤接入还需要较多的建设资釒。

现在三种接入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在技术上这三种接入方法都能够解决高速上网的问题。在我国,对于新建造的高层建筑或居民小区,目前采用光纤接入是实现高速宽带上网最合适的方法。

18.为什么在ASDL技术中,在不到1MHz的带宽中却可以传送速率高达每秒几个兆比?

解答:靠先进的编码,使得每秒传送一个码元就相当于每秒传送多个比特。在电话用户线中共划分为三个信道。第一个信道是为传统电话
使用的双向通信的电话信道,在这个信道上传输的是模拟电话信号。第二个信道是上行数据信道,是单向信道,共划分为25个子信道。第三个信道是下行数据信道,也是单向信道,共划分为249个子信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信道的每一个子信道都占据 4 k H z 4\mathrm{kHz} 4kHz的带宽(严格讲是 4.3125 k H z 4.3125\mathrm{kHz} 4.3125kHz​),并使用不同的载波(即不同的音调)进行数字调制。这种做法相当于在一对用户线上使用许多小的调制解调器并行地传送数据。由于用户线的具体条件往往相差很大(距离、线径、受到相邻用户线的干扰程度等都不同),因此ADSL采用自适应调制技术使用户线能够传送尽可能高的数据率。

现在DMT技术采用正交幅度调制QAM。每一个子信道的数据率并不固定,取决于该子信道的信噪比,在最好的情况下(即信噪比很高时),每一个子信道可获得高达 60 k b i t / s 60\mathrm{kbit}/\mathrm{s} 60kbit/s的数据率。这样,249个下行子信道在理论上可得到的下行极限总数据率是 249 × 60 k b i t / s = 14.94 M b i t / s 249\times60\mathrm{kbit}/\mathrm{s}=14.94\mathrm{Mbit}/\mathrm{s} 249×60kbit/s=14.94Mbit/s。不过在实际中这样高的理论数据率是达不到的。现在 A D S L ADSL ADSL​用户最常用的下行数据率就是2Mbit/s的速率。

当ADSL启动时,用户线两端的ADSL调制解调器就测讨可用的频率、各子信道受到的干扰情况,以及在每一个频率上测试信号的传输质量。对具有较高信噪比的频率,ADSL就选择一种调制方案使得每码元对应于更多的比特。反之,对信噪比较低的频率,ADSL就选择一种调制方案使得每码元对应于较少的比特。因此,ADSL不能保证固定的数据率。对于质量很差的用户线甚至无法开通ADSL。因此,电信局需要定期检查用户线的质量,以保证能够提供向用户承诺的ADSL数据率。

19.什么是EPON和GPON?

EPON(EthernetPON)是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已在2004年6月形成了IEEE的标准 802.3 a h 802.3\mathrm{ah} 802.3ah。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 P O N \mathrm{PON} 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EPON的优点是:与现有以太网的兼容性好,并且成本低,扩展性强,管理方便。

GPON(GigabitPON)是吉比特无源光网络,其标准是ITU在2003年1月批准的ITU-T
G.984。GPON采用通用封装方法GEM(GenericEncapsulationMethod),可承载多业务,对各种业务类型都能够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是很有潜力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

物理层

基本概念

物理层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流,屏蔽掉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受不到这些差异。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称为物理层规程(procedure)。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确认与传输媒体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平时常见的各种规格的接插件都有严格的标准化的规定。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的意义。

(4)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大家知道,数据在计算机内部多采用并行传输方式。但数据在通信线路(传输媒体)上的传输方式一般都是串行传输(这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即逐个比特按照时间顺序传输。因此物理层还要完成传输方式的转换。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模型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包括三大部分: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源系统一般包含两个部分:

-源点(source):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例如,从计算机的键盘输入汉字,计算机产生输出的数字比特流。源点又称为源站,或信源。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字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够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典型的发送器就是调制器,现在很多计算机使用内置的调制解调器(包含调制器和解调器),用户在计算机外面看不见调制解调器。

目的系统一般也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把它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典型的接收器就是解调器,它把来自传输线路上的模拟信号进行解调,提取出在发送端置入的消息,还原出发送端产生的数字比特流。

-终点(destination):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数字比特流,然后把信息输出(例如,把汉字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终点又称为目的站,或信宿。

同时介绍几个名词

数据(data)——运送消息(message)的实体。(RFC4949,数据是使用特定方式表示的消息,通常是有意义的符号序列)

信号(signal)——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信号(analogoussignal)——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digitalsignal)——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一个码元所携带的信息量是不固定的,由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决定。)

信道

信道:一般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通信方式
  •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往往包含有较多的低频成分,甚至有直流成分,而许多信道并不能传输这种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因此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modulation)

调制

调制分为两大类:

  • 基带调制:仅对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变换,使它能够与信道特性相适应。变换后的信号仍然是基带信号。把这种过程称为编码(coding)

  • 带通调制:使用**载波(carrier)**进行调制,把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并转换为模拟信号,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在模拟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常用编码方式

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1,负电平代表0。
归零制:正脉冲代表1,负脉冲代表0。
曼彻斯特编码(跳变方向不同分上0下1):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代表0,位周期中心的向下跳变代表1。但也可反过来定义。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跳变和不跳变分01):在每一位的中心处始终都有跳变。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代表0,而位开始边界没有跳变代表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信号波形中可以看出,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产生的信号频率比不归零制高。
从自同步能力来看,不归零制不能从信号波形本身中提取信号时钟频率(这叫做没有自同步能力),而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具有自同步能力

基本带通调制方法

最基本的二元制调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调频(FM):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调相(PM):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A=AmplitudeF=FrequencyP=PhaseM=Modulat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交振幅调制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

为了达到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必须采用技术上更为复杂的多元制的振幅相位混合调制方法。

例如:
可供选择的相位有12种,而对于每一种相位有1或2种振幅可供选择。总共有16种组合,即16个码元。
由于4bit编码共有16种不同的组合,因此这16个点中的每个点可对应于一种4bit的编码。数据传输率可提高4倍。

但不是码元越多越好。若每一个码元可表示的比特数越多,则在接收端进行解调时要正确识别每一种状态就越困难,出错率增加。

信道的极限容量-香农定理

任何实际的信道都不是理想的,在传输信号时会产生各种失真以及带来多种干扰。
码元传输的速率越高,或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或传输媒体质量越差,在信道的输出端的波形的失真就越严重。

从概念上讲,限制码元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的因素有以下两个:

  • 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
  • 信噪比
信号能通过的频率范围

具体的信道所能通过的频率范围总是有限的。信号中的许多高频分量往往不能通过信道。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就推导出了著名的奈氏准则。他给出了在假定的理想条件下,为了避免码间串扰,码元的传输速率的上限值。

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的速率是有上限的,否则就会出现码间串扰的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
如果信道的频带越宽,也就是能够通过的信号高频分量越多,那么就可以用更高的速率传送码元而不出现码间串扰。

信噪比

噪声存在于所有的电子设备和通信信道中。

噪声是随机产生的,它的瞬时值有时会很大。因此噪声会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产生错误。

但噪声的影响是相对的。如果信号相对较强,那么噪声的影响就相对较小。

信噪比就是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常记为S/N,并用分贝(dB)作为度量单位。即:
 信噪比  ( d B ) = 10 log ⁡ 10 S N ( d B ) \text { 信噪比 }(\mathrm{dB})=10 \log _{10}\frac{S}{N}\mathrm({dB})  信噪比 (dB)=10log10NS(dB)
例如,当S/N=10时,信噪比为10dB,而当S/N=1000时,信噪比为30dB。

香农定理

1984年,香农(Shannon)用信息论的理论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香农公式)。
C = W l o g 2 ( 1 + S N ) ( b i t / s ) C = W log2(1+\frac{S}{N}) (bit/s) C=Wlog2(1+NS)(bit/s)
其中:C是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W为信道的带宽(以Hz为单位);S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香农公式表明

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若信道带宽W或信噪比S/N没有上限(当然实际信道不可能是这样的),则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也就没有上限。
实际信道上能够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要比香农的极限传输速率低不少。

对于频带宽度已确定的信道,如果信噪比不能再提高了,并且码元传输速率也达到了上限值,那么还有办法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
这就是:用编码的方法让每一个码元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量

假定我们的基带信号是:
101011000110111010 … 101011000110111010 \ldots 101011000110111010
如果直接传送,则每一个码元所携带的信息量是 1 b i t 1\mathrm{bit} 1bit。现将信号中的每3个比特编为一个组,即 101 , 011 , 000 , 110 , 111 , 010 , … 101,011,000,110,111,010,\ldots 101,011,000,110,111,010,。3个比特共有8种不同的排列。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调制方法来表示这样的信号。例如,用8种不同的振幅,或8种不同的频率,或8种不同的相位进行调制。假定我们采用相位调制,用相位 φ 0 \varphi_{0} φ0表示 000 , φ 1 000,\varphi_{1} 000,φ1表示 001 , φ 2 001,\varphi_{2} 001,φ2表示 010 , … 010,\ldots 010,, φ 7 \varphi_{7} φ7表示111。这样,原来的18个码元的信号就转换为甴6个新的码元(即甴原来的每三个bit构成一个新的码元)组成的信号:

101011000110111010 ⋯ = φ 5 φ 3 φ 0 φ 6 φ 7 φ 2 ⋯ 101011000110111010 \cdots=\varphi_{5} \varphi_{3} \varphi_{0} \varphi_{6} \varphi_{7} \varphi_{2} \cdots 101011000110111010=φ5φ3φ0φ6φ7φ2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也称为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它就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
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即导引型传输媒体和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导引型传输媒体中,电磁波被导引沿着固体媒体(铜线或光纤)传播。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就是指自由空间。在非导引型传输媒体中,电磁波的传输常称为无线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Frequency,L=Low,M=Middle,H=High,V=Very,U=Ultra,S=Super,E=Extremely,T=Tremendously,分别译为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特高频,超高频,极高频,巨高频(T中文未定,意译)。这里M兆均为十进制,10的6次方。

导引型传输媒体

双绞线

最常用的传输媒体。
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都可以使用双绞线,其通信距离一般为几到十几公里。
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TwistedPair)
带金属屏蔽层
无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TwistedPai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991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和电信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一个用于室内传送数据的无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的标准EIA/TIA-568。
1995年将布线标准更新为EIA/TIA-568-A。
此标准规定了5个种类的UTP标准(从1类线到5类线)。
对传送数据来说,现在最常用的UTP是5类线(Category5或CAT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被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
同轴电缆的带宽取决于电缆的质量。
50Ω同轴电缆——LAN/数字传输常用
75Ω同轴电缆——有线电视/模拟传输常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缆

光纤是光纤通信的传输媒体。在发送端有光源,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它们在电脉冲的作用下能产生出光脉冲。在接收端利用光电二极管做成光检测器,在检测到光脉冲时可还原出电脉冲。
由于可见光的频率非常高,约为108MHz的量级,因此一个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远远大于目前其他各种传输媒体的带宽。

光纤由石英玻璃拉丝而成,直径只有 8 ∼ 100 μ m ( 1 μ m = 1 0 − 6   m ) 8\sim100\mu\mathrm{m}\left(1\mu\mathrm{m}=10^{-6}\mathrm{~m}\right) 8100μm(1μm=106 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光线从高折射率的媒体射向低折射率的媒体时,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因此,如果入射角足够大,就会出现全反射(折射消失,无损耗),光也就沿着光纤传输下去。

只要从纤芯中射到纤芯表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某个临界角度,就可产生全反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多模光纤:可以存在多条不同角度入射的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
单模光纤:若光纤的直径减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则光纤就像一根波导那样,它可使光线一直向前传播,而不会产生多次反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脉冲在多模光纤中传输时会逐渐展宽,造成失真,只适用于近距离传播。单模光纤的纤芯很细,其直径只有几个微米,制造起来成本较高。单模光纤的光源要使用昂贵的半导体激光器,不能使用较便宜的发光二极管。但单模光纤的衰耗较小,在 100 G b i t / s 100\mathrm{Gbit}/\mathrm{s} 100Gbit/s的高速率下可传输100公里而不必采用中继器。

光纤通信中常用的三个波段的中心分别位于850nm,1300nm和1550nm。后两种情况的衰减都较小。850nm波段的衰减较大,但在此波段的其他特性均较好。所有这三个波段都具有25000~30000GHz的带宽,可见光纤的通信容量非常大。

光纤非常细,必须做成很结实的光缆,如图是四芯光缆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纤的优点如下

  • 通信容量非常大。
  • 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
  • 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
  •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
  • 体积小,重量轻。

非引导型传输媒体

将自由空间称为“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很广。
短波通信(即高频通信)主要是靠电离层的反射,但短波信道的通信质量较差,传输速率低。
微波在空间主要是直线传播。
传统微波通信有两种方式: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卫星通信

要使用某一段无线电频谱进行通信,通常必须得到本国政府有关无线电频谱管理机构的许可证。但是,也有一些无线电频段是可以自由使用的。例如:ISM。各国的ISM标准有可能略有差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短波通信(即高频通信)主要是靠电离层的反射。但电离层的不稳定所产生的衰落现象和电离层反射所产生的多径效应(同一个信号经过不同的反射路径到达同一个接收点,但各反射路径的衰减和时延都不相同,使得最后得到的合成信号失真很大),使得短波信道的通信质量较差。因此,当必须使用短波无线电台传送数据时,一般都是低速传输,即速率为一个标准模拟话路传几十至几百比特/秒。只有在采用复杂的调制解调技术后,才能使数据的传输速率达到几千比特/秒。

无线电微波通信在数据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微波的频率范围为 300 M H z ∼ 300 G H z 300\mathrm{MHz}\sim300\mathrm{GHz} 300MHz300GHz​(波长 1   m ∼ 1   m m 1\mathrm{~m}\sim1\mathrm{~mm} 1 m1 mm​),但主覂使用 2 ∼ 40 G H z 2\sim40\mathrm{GHz} 240GHz​的频率范围。微波在空间主要是直线传播。甴于微波会穿透电离层进入宇宙空间,因此它不像短波那样可以经电离层反射传播到地面上很远的地方。传统的微波通信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

微波在空间直线传播,页地球表面是个曲面,因此其传播距离受到限制,一般只有50km左右。但若采用100m高的天线塔,则传播距离可增大到100km。为实现远距离通信必须在一条微波通信信道的两个终端之间建立若干个中继站。中继站把前一站送来的信号经过放大后再发送到下一站,故称为“接力”。大多数长途电话业务使用4~6GHz频率范围。

微波接力通信可传输电话、电报、图像、数据等信息。其主要特点是:

(1)微波波段频率很高,其频段范围也很宽,因此其通信信道的容量很大。

(2)因为工业干扰和天电干扰的主要频谱成分比微波频率低得多,对微波通信的危害比对短波和米波(即甚高频)通信小得多,因此微波传输质量较高。

(3)与相同容量和长度的电缆载波通信比较,微波接力通信建设投资少,见效快,易于跨越山区、江河。

当然,微波接力通信也存在如下的一些缺点:

(1)相邻站之间必须直视(常称为视距LOS(LineOfSight)),不能有障碍物。有时一个天线发射出的信号也会分成几条略有差别的路径到达接收天线,造成失真。

(2)微波的传播有时也会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

(3)与电缆通信系统比较,微波通信的隐蔽性和保密性较差。

(4)对大量中继站的使用和维护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

只要在地球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地放置3颗相隔120度的卫星,就能基本上实现全球通信。人造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约36000km。卫星通信的另一特点就是具有较大的传播时延。甴于各地球站的天线仰角并不相同,因此不管两个地球站之间的地面距离是多少(相隔一条街或相隔上万公里),从一个地球站经卫星到另一地球站的传播时延在250~300ms之间。一般可取为270ms。这和其他的通信有较大差别(请注意:这和两个地球站之间的距离没有什么关系)。对比之下,地面微波接力通信链路的传播时延一般取为 3.3 μ s / k m 3.3\mu\mathrm{s}/\mathrm{km} 3.3μs/km​。

除地球同步卫星外,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已开始使用。低轨道卫星相对于地球不是静止的,不停地围绕地球旋转。目前,大功率、大容量、低轨道宽無卫星已开始在空间部署,并构成了空间高速链路。甴于低轨道卫星离地球很近,因此轻便的手持通信设备都能够利用卫星进行通信。

信道复用技术

复用(multiplexing)是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它允许用户使用一个共享信道进行通信,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将整个带宽分为多份,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请注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

在进行通信时,复用器(multiplexer)总是和分用器(demultiplexer)成对地使用。在复用器和分用器之间是用户共享的高速信道。分用器的作用正好和复用器相反,它把高速信道传送过来的数据进行分用,分别送交到相应的用户。

时分复用TD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

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其周期就是TDM帧的长度)的。
TDM信号也称为等时(isochronous)信号。
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时分复用系统传送计算机数据时,由于计算机数据的突发性质,用户对分配到的子信道的利用率一般是不高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在此基础上有了改进的统计时分复用STDM(StatisticTD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统计时分复用使用STDM帧来传送复用的数据。但每一个STDM帧中的时隙数小于连接在集中器上的用户数。各用户有了数据就随时发往集中器的输入缓存,然后集中器按顺序依次扫描输入缓存,把缓存中的输入数据放入STDM帧中。对没有数据的缓存就跳过去。当一个帧的数据放满了,就发送出去。因此,STDM帧不是固定分配时隙,而是按需动态地分配时隙。因此统计时分复用可以提高线路的利用率。我们还可看出,在输出线路上,某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并不是周期性地出现。因此统计复用又称为异步时分复用,普通的时分复用称为同步时分复用。这里应注意的是,虽然统计时分复用的输出线路上的数据率小于各输入线路数据率的总和,但从平均的角度来看,这二者是平衡的。假定所有的用户都不间断地向集中器发送数据,那么集中器肯定无法应付,它内部设置的缓存都将溢出。所以集中器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是假定各用户都是间歇地工作。

甴于STDM帧中的时隙并不是固定地分配给某个用户,因此在每个时隙中还必须有用户的地址信息,这是统计时分复用必须要有的和不可避免的一些开销。使用统计时分复用的集中器也叫做智能复用器,它能提供对整个报文的存储转发能力(但大多数复用器一次只能存储一个字符或一个比特),通过排队方式使各用户更合理地共享信道。此外,许多集中器还可能具有路甴选择、数据压缩、前向纠错等功能。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就是光的频分复用。光纤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的传输速率空前提高。现在人们借用传统的载波电话的频分复用的概念,就能做到使用一根光纤来同时传输多个频率很接近的光载波信号。这样就使光纤的传输能力可成倍地提高。由于光载波的频率很高,因此习惯上用波长而不用频率来表示所使用的光载波。这样就得出了波分复用这一名词。最初,人们只能在一根光纤上复用两路光载波信号。这种复用方式称为波分复用WDM。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一根光纤上复用的光载波信号的路数越来越多。现在已能做到在一根光纤上复用几十路或更多路数的光载波信号。于是就使用了**密集波分复用DWDM(Dense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这一名词。例如,每一路的数据率是 40 G b i t / s 40\mathrm{Gbit}/\mathrm{s} 40Gbit/s,使用 D W D M \mathrm{DWDM} DWDM后,如果在一根光纤上复用64路,就能够获得 2.56 T b i t / s 2.56\mathrm{Tbit}/\mathrm{s} 2.56Tbit/s的数据率。

对于密集波分复用,光载波的间隔一般是0.8到1.6nm。光信号传输一段距离后就会衰减,因此对衰减了的光信号必须进行放大才能继续传输。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ErbiumDopedFiberAmplifier)。它是一种光放大器,不像以前那样复杂,先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电放大器放大后,再转换成为光信号。EDFA不需要进行光电转换,直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并且在 1550   n m 1550\mathrm{~nm} 1550 nm波长附近有 35   n m 35\mathrm{~nm} 35 nm(即 4.2 T H z 4.2\mathrm{THz} 4.2THz)频带范围提供较均匀的、最高可达 40 ∼ 50   d B 40\sim50\mathrm{~dB} 4050 dB的增佥。两个光纤放大器之间的光缆线路长度可达 120   k m 120\mathrm{~km} 120 km,而光复用器和光分用器(波分复用的复用器又称合波器,分用器又称为分波器)之间的无光电转换的距离可达 600   k m 600\mathrm{~km} 600 km​​(只需放入4个EDFA光纤放大器)。

码分复用CDM(CodeDivisionMultiplexing)

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m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mbit码片序列(chipsequence)

  • 如发送比特1,则发送自己的mbit码片序列。
  • 如发送比特0,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反码。

例如,S站的8bit码片序列是00011011。发送比特1时,就发送序列00011011,发送比特0时,就发送序列11100100。
S站的码片序列:(–1–1–1+1+1–1+1+1)(按惯例码片中的0为-1,1为+1)

假定S站要发送信息的数据率为bbit/s。由于每一个比特要转换成m个比特的码片,因此S站实际上发送的数据率提高到mbbit/s,同时S站所占用的频带宽度也提高到原来数值的m倍。
这种通信方式是扩频(spreadspectrum)通信中的一种。
扩频通信通常有两大类:

  • 一种是直接序列扩频DSSS(DirectSequenceSpreadSpectrum),如上面讲的使用码片序列就是这一类。
  • 另一种是跳频扩频FHSS(FrequencyHoppingSpreadSpectrum)

CDMA的重要特点

  • 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orthogonal)
  • 在实用的系统中是使用伪随机码序列

令向量S表示站S的码片向量,令T表示其他任何站的码片向量。
两个不同站的码片序列正交,就是向量S和T的规格化**内积(innerproduct)**等于0:
S ∙ T ≡ 1 m ∑ i = 1 m S i T i = 0 \Large\mathbf{S} \bullet \mathbf{T} \equiv \frac{1}{m} \sum_{i=1}^{m} S_{i} T_{i}=0 STm1i=1mSiTi=0
任何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向量自己的规格化内积都是1
KaTeX parse error: No such environment: equation at position 8: \begin{̲e̲q̲u̲a̲t̲i̲o̲n̲}̲\Large \mathbf{…
任何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反码的向量的规格化内积值是–1
KaTeX parse error: No such environment: equation at position 8: \begin{̲e̲q̲u̲a̲t̲i̲o̲n̲}̲\Large \mathb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线宽带接入技术

早期电话网中,从市话局到用户电话机的用户线采用最廉价的双绞线电缆,长途干线采用的是频分复用FDM的模拟传输方式。由于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无论是传输质量上还是从经济上都有明显的优势,目前,长途干线大都采用时分复用PCM(PulseCode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的数字传输方式。因此,现在的模拟线路就基本上只剩下从用户电话机到市话交换机之间的这一段几公里长的用户线。

现代电信网,早已不只是话音这一种业务,还包括视频、图像和各种数据业务。因此需要一种能承载来自其他各种业务网络数据的传输网络。在数字化的同时,光纤开始成为长途干线最主要的传输媒体。光纤的高带宽适用于承载今天的高速率数据业务(比如视频会议)和大量复用的低速率业务(比如话音)。基于这个原因,当前光纤和要求高带宽传输的技术还在共同发展。但早期的数字传输系统存在着许多缺点,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两个:

(1)速率标准不统一。由于历史的原因,多路复用的速率体系有两个互不兼容的国际标准,北美和日本的T1速率(1.511Mbit/s)和欧洲的E1速率(2.048Mbit/s)。但是再往上的复用,日本又使用了第三种不兼容的标准。这样,国际范围的基于光纤的高速数据传输就很难实现。

(2)不是同步传输。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为了节约经费,各国的数字网主要采用准同步方式。在准同步系统中由于各支路信号的时钟频率有一定的偏差,给时分复用和分用带来许多麻烦。当数据传输的速率很高时,收发双方的时钟同步就成为很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美国在1988年首先推出了一个数字传输标准,叫做同步光纤网SONET(SynchronousOpticalNetwork)。整个的同步网络的各级时钟都来自一个非常精确的主时钟(通常采用昂贵的铯原子钟,其精度优于 ± 1 × 1 0 − 11 \pm1\times10^{-11} ±1×1011)。SONET为光纤传输系统定义同步传输的线路速率等级结构,其传输速率以51.84Mbit/s为基础,大约对应于T3/E3的传输速率,此速率对电信号称为第1级同步传送信号(SynchronousTransportSignal),STS-1;对光信号则称为第1级光载波(OpticalCarrier),即OC-1。现已定义了从 51.84 51.84 51.84 M b i t / s \mathrm{Mbit}/\mathrm{s} Mbit/s(即OC-1)一直到9953.280Mbit/s,即OC-192/STS-192)的标准。

注:SONET规定,SONET每秒传送8000帧(和PCM的采样速率一样)。每个STS-1帧长为810字节,因此STS-n的数据率为8000×810×8=51840000bit/s。为了便于表示,通常将一个STS-1帧画成9行90列的字节排列。在这种排列中的每一个字节对应的数据率是64kbit/s。一个STS的帧nTS-1的帧长的n倍,也同样是每秒传送8000帧,因此STS-n的数据率就是STS-1的数据率的n倍

ITU-T以美国标准SONET为基础,制定出国际标准同步数字系列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即1988年通过的G.707~G.709等三个建议书。到1992年又增加了十几个建议书。一般可认为SDH与SONET是同义词,但其主要不同点是:SDH的基本速率为155.52Mbit/s,称为第1级同步传递模块(SynchronousTransferModule),即STM-1,相当于SONET体系中的OC-3速率。下表为SONET和SDH的比较。为方便起见,在谈到SONET/SDH的常用速率时,往往不使用速率的精确数值而是使用表中第二列给出的近似值作为简称。
 线路速率(Mbits)   线路速率的近似值   SONET 符号   ITU-T 符号   相当的话路数 (每个话路 64 kbit/s )  51.840 −  OC-1/STS-1  − 810 155.520 155 M b i t / s  OC-3/STS-3   STM-1  2430 622.080 622 M b i t / s  OC-12/STS-12   STM-4  9720 1244.160 −  OC-24/STS-24   STM-8  19440 2488.320 2.5 G b i t / s  OC-48/STS-48   STM-16  38880 4976.640 −  OC-96/STS-96   STM-32  77760 9953.280 10 G b i t / s  OC-192/STS-192   STM-64  155520 39813.120 40 G b i t / s  OC-768/STS-768   STM-256  622080 \begin{array}{|c|l|l|l|l|} \hline \text { 线路速率(Mbits) } & \text { 线路速率的近似值 } & \text { SONET 符号 } & \text { ITU-T 符号 } & \text { 相当的话路数 (每个话路 64 kbit/s ) } \\ \hline 51.840 & - & \text { OC-1/STS-1 } & - & 810 \\ \hline 155.520 & 155 \mathrm{Mbit} / \mathrm{s} & \text { OC-3/STS-3 } & \text { STM-1 } & 2430 \\ \hline 622.080 & 622 \mathrm{Mbit} / \mathrm{s} & \text { OC-12/STS-12 } & \text { STM-4 } & 9720 \\ \hline 1244.160 & - & \text { OC-24/STS-24 } & \text { STM-8 } & 19440 \\ \hline 2488.320 & 2.5 \mathrm{Gbit} / \mathrm{s} & \text { OC-48/STS-48 } & \text { STM-16 } & 38880 \\ \hline 4976.640 & - & \text { OC-96/STS-96 } & \text { STM-32 } & 77760 \\ \hline 9953.280 & 10 \mathrm{Gbit} / \mathrm{s} & \text { OC-192/STS-192 } & \text { STM-64 } & 155520 \\ \hline 39813.120 & 40 \mathrm{Gbit} / \mathrm{s} & \text { OC-768/STS-768 } & \text { STM-256 } & 622080 \\ \hline \end{array}  线路速率(Mbits) 51.840155.520622.0801244.1602488.3204976.6409953.28039813.120 线路速率的近似值 155Mbit/s622Mbit/s2.5Gbit/s10Gbit/s40Gbit/s SONET 符号  OC-1/STS-1  OC-3/STS-3  OC-12/STS-12  OC-24/STS-24  OC-48/STS-48  OC-96/STS-96  OC-192/STS-192  OC-768/STS-768  ITU-T 符号  STM-1  STM-4  STM-8  STM-16  STM-32  STM-64  STM-256  相当的话路数 (每个话路 64 kbit/s ) 81024309720194403888077760155520622080
S D H / S O N E T \mathrm{SDH}/\mathrm{SONET} SDH/SONET定义了标准光信号,规定了波长为 1310   n m 1310\mathrm{~nm} 1310 nm 1550   n m 1550\mathrm{~nm} 1550 nm的激光源。在物理层定义了帧结构。 S D H \mathrm{SDH} SDH的帧结构是以 S T M − 1 \mathrm{STM}-1 STM1为基础的,更高的等级是用 N N N S T M − 1 \mathrm{STM}-1 STM1复用组成STM-N,如4个STM-1构成STM-4,16个STM-1构成STM-16。

S D H / S O N E T \mathrm{SDH}/\mathrm{SONET} SDH/SONET标准的制定,使北美、日本和欧洲这三个地区三种不同的数字传输体制在STM-1等级上获得了统一。各国都同意将这一速率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更高的数字传输速率作为国际标准。这是第一次真正实现了数字传输体制上的世界性标准。现在SDH/SONET标准已成为公认的新一代理想的传输网体制,因而对世界电信网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S D H \mathrm{SDH} SDH标准也适合于微波和卫星传输的技术体制。

DSL(DigitalSubscriberLine):数字用户线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
标准模拟电话信号的频带被限制在300~3400Hz的范围内,但用户线本身实际可通过的信号频率仍然超过1MHz。
ADSL技术就把0~4kHz低端频谱留给传统电话使用,而把原来没有被利用的高端频谱留给用户上网使用。

DSL的类型

DSL(DigitalSubscriberLine):数字用户线
ADSL(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HDSL(HighspeedDSL):高速数字用户线
SDSL(Single-lineDSL):1对线的数字用户线
VDSL(Veryhighspeed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
RADSL(Rate-AdaptiveDSL):速率自适应DSL,是ADSL的一个子集,可自动调节线路速率)

ADSL的传输距离

ADSL的传输距离取决于数据率和用户线的线径(用户线越细,信号传输时的衰减就越大)。
ADSL所能得到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与实际的用户线上的信噪比密切相关。
例如:
0.5毫米线径的用户线,传输速率为1.5~2.0Mbit/s时可传送5.5公里,但当传输速率提高到6.1Mbit/s时,传输距离就缩短为3.7公里。
如果把用户线的线径减小到0.4毫米,那么在6.1Mbit/s的传输速率下就只能传送2.7公里。

ADSL的特点

上行和下行带宽做成不对称的。
上行指从用户到ISP,而下行指从ISP到用户。
ADSL在用户线(铜线)的两端各安装一个ADSL调制解调器
我国目前采用的方案是离散多音调DMT(DiscreteMulti-Tone)调制技术
这里的“多音调”就是**“多载波”或“多子信道”**的意思。

DMT调制技术采用频分复用的方法,把40kHz以上一直到1.1MHz的高端频谱划分为许多子信道,其中25个子信道用于上行信道,而249个子信道用于下行信道。
每个子信道占据4kHz带宽(严格讲是4.3125kHz),并使用不同的载波(即不同的音调)进行数字调制。这种做法相当于在一对用户线上使用许多小的调制解调器并行地传送数据。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VEOYwaNS-1628424631140)(DMT技术的频率分布.png)]

ADSL的数据率

由于用户线的具体条件往往相差很大(距离、线径、受到相邻用户线的干扰程度等都不同),因此ADSL采用自适应调制技术使用户线能够传送尽可能高的数据率。
当ADSL启动时,用户线两端的ADSL调制解调器就测试可用的频率、各子信道受到的干扰情况,以及在每一个频率上测试信号的传输质量。
ADSL不能保证固定的数据率。对于质量很差的用户线甚至无法开通ADSL。
通常下行数据率在32kbit/s到6.4Mbit/s之间,而上行数据率在32kbit/s到640kbit/s之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代ADSL

包括ADSL2(G.992.3和G.992.4)和ADSL2+(G.992.5)。
通过提高调制效率得到了更高的数据率

  • ADSL2要求至少应支持下行8Mbit/s、上行800kbit/s的速率。
  • ADSL2+则将频谱范围从1.1MHz扩展至2.2MHz,下行速率可达16Mbit/s(最大传输速率可达25Mbit/s),而上行速率可达800kbit/s。

采用了无缝速率自适应技术SRA(SeamlessRateAdaptation),可在运营中不中断通信和不产生误码的情况下,自适应地调整数据率。
改善了线路质量评测和故障定位功能,这对提高网络的运行维护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ADSL并不适合于企业,企业往往需要使用上行信道发送大量数据给许多用户。为了满足企业的雭要,ADSL技术有几种变型。例如,对称DSL,即SDSL(SymmetricDSL),它把带宽平均分配到下行和上行两个方向,很适合于企业使用,每个方向的速度分别为 384 k b i t / s 384\mathrm{kbit}/\mathrm{s} 384kbit/s 1.5 M b i t / s 1.5\mathrm{Mbit}/\mathrm{s} 1.5Mbit/s,距离分别为 5.5   k m 5.5\mathrm{~km} 5.5 km 3   k m 3\mathrm{~km} 3 km。还有一种使用一对线或两对线的对称DSL叫做HDSL(HighspeedDSL),是用来取代 T 1 \mathrm{T}1 T1线路的高速数字用户线,数据速率可达 768 k b i t / s 768\mathrm{kbit}/\mathrm{s} 768kbit/s 1.5 M b i t / s 1.5\mathrm{Mbit}/\mathrm{s} 1.5Mbit/s,距离为 2.7 ∼ 3.6   k m 2.7\sim3.6\mathrm{~km} 2.73.6 km

还有一种比ADSL更快的、用于短距离传送(3001800m)的VDSL(VeryhighspeedDSL),即甚高速数字用户线,也很值得注意。这也就是 A D S L ADSL ADSL的快速版本。VDSL的下行速率达50~55Mbit/s,上行速率是1.52.5Mbit/s。2011年ITU-T颁布了更高速率的VDSL2(即第二代的VDSL)的标准G.993.2。VDSL2能够提供的上行和下行的速率都能够达到 100 M b i t / s 100\mathrm{Mbit}/\mathrm{s} 100Mbit/s​。用这样的速率能够观看非常流畅的视频节目。

近年来,高速DSL技术的发展又有了新的突破。2011年ITU-T成立了G.fast项目组。这个项目组致力于短距离超高速接入新标准的制定,目标是使用单对铜线在 100   m 100\mathrm{~m} 100 m距离内能够提供超过 500 M b i t / s 500\mathrm{Mbit}/\mathrm{s} 500Mbit/s的接入速率。我国的华为公司积极参加了此标准的制定工作,是该标准的主要技术贡献者之一。在龙国柱博士的领导下,华为公司于2012年首先研制成功GigaDSL样机,实现了超高速的DSL接入。华为的GigaDSL使用时分双工TDD(TimeDivisionDuplex)和OFDM技术,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干扰和设备功耗,在 100   m 100\mathrm{~m} 100 m内上下行总速率可达 1 G b i t / s 1\mathrm{Gbit}/\mathrm{s} 1Gbit/s, 200   m 200\mathrm{~m} 200 m内,接入速率可超过 500 M b i t / s 500\mathrm{Mbit}/\mathrm{s} 500Mbit/s

这种技术在欧洲适用范围很广,因普遍铺设了电话线,国内应用较少,因为建筑修建时都会预留电缆空间。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

HFC(HybridFiberCoax)网是在目前覆盖面很广的有线电视网CATV(cabletelevisionnetwork)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居民宽带接入网。
HFC网除可传送CATV外,还提供电话、数据和其他宽带交互型业务。
现有的CATV网是树形拓扑结构的同轴电缆网络,它采用模拟技术的频分复用对电视节目进行单向传输。
HFC网对CATV网进行了改造。

HFC网将原CATV网中的同轴电缆主干部分改换为光纤,并使用模拟光纤技术。
在模拟光纤中采用光的振幅调制AM,这比使用数字光纤更为经济。
模拟光纤从头端连接到光纤结点(fibernode),即光分配结点ODN(OpticalDistributionNode)。在光纤结点光信号被转换为电信号。在光纤结点以下就是同轴电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户接口盒UIB(UserInterfaceBox)**要提供三种连接,即:

  • 使用同轴电缆连接到机顶盒(set-topbox),然后再连接到用户的电视机。
  • 使用双绞线连接到用户的电话机
  • 使用电缆调制解调器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

**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Modem)**是为HFC网而使用的调制解调器。
电缆调制解调器最大的特点就是传输速率高。

  • 下行速率一般在3~10Mbit/s之间,最高可达30Mbit/s。
  • 上行速率一般为0.2~2Mbit/s,最高可达10Mbit/s。

电缆调制解调器比在普通电话线上使用的调制解调器要复杂得多,并且不是成对使用,而是只安装在用户端。

HFC和ADSL相比,ADSL用户端是专用线路,HFC则是共用,ADSL数据率是确定的,HFC则要考虑区域用户使用人数。

FTTx技术

FTTx是一种实现宽带居民接入网的方案,代表多种宽带光纤接入方式。
FTTx表示FiberToThe…(光纤到…),例如:

  • 光纤到户FTTH(FiberToTheHome):光纤一直铺设到用户家庭,可能是居民接入网最后的解决方法。
  • 光纤到大楼FTTB(FiberToTheBuilding):光纤进入大楼后就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用电缆或双绞线分配到各用户。
  • 光纤到路边FTTC(FiberToTheCurb):光纤铺到路边,从路边到各用户可使用星形结构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

**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OpticalNetwork)**的组成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无源光配线网是光配线网ODN(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的一种

**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LineTerminal)**是连接到光纤干线的终端设备。OLT把收到的下行数据发往无源的1:N光分路器(splitter),然后用广播方式向所有用户端的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NetworkUnit)发送。典型的光分路器使用分路比是1:32,有时也可以使用多级的光分路器。每个ONU根据特有的标识只接收发送给自己的数据,然后转换为电信号发往用户家中。每一个ONU到用户家中的距离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设置,OLT则给各ONU分配适当的光功率。如果ONU在用户家中,那就是光纤到户FTTH。

O N U \mathrm{ONU} ONU​发送上行数据时,先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光分路器把各 O N U \mathrm{ONU} ONU​发来的上行数据汇总后,以TDMA方式发往OLT,发送时间和长度都由OLT集中控制,以便有序地共享光纤主干。

光配线网采用波分复用,上行和下行分别使用不同的波长。

无源光网络 P O N \mathrm{PON} PON的种类很多,但最流行的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EthernetPON),**已在2004年6月形成了IEEE的标准 802.3 a h ∘ 802.3\mathrm{ah}_{\circ} 802.3ah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 P O N \mathrm{PON} 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EPON的优点是:与现有以太网的兼容性好,并且成本低,扩展性强,管理方便。

另一种是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GigabitPON),其标准是ITU在2003年1月批准的ITU-TG.984。GPON采用通用封装方法GEM(GenericEncapsulationMethod),可承载多业务,对各种业务类型都能够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是很有潜力的宽度光纤接入技术。

现在已有很多种不同的FTTx。除了光纤到户FTTH外,还有光纤到路边FTTC(C表示Curb)、光纤到小区FTTZ(Z表示Zone)、光纤到大楼FTTB(B表示Building)、光纤到楼层FTTF(F表示Floor)、光纤到办公室FTTO(O表示Office)、光纤到桌面FTTD(D表示Desk),等等。从ONU到用户的个人电脑一般使用以太网连接,使用5类线作为传输媒体。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