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中,我们讨论了在初期数据准备时需要注意的点,接下来我们会详细介绍制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小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二. 处理过程
1.当我们将原始数据加入 ArcGIS Pro开始对线要素符号化时,可能会出现这种道路一节一节的现象:

这是因为线要素有很多折点造成的,我们只需要在该图层的符号系统设置中启用符号图层绘制即可:

2.在启用了符号图层绘制之后我们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本来应该有上下遮盖关系的道路也融在了一起: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对同一图层中的线要素添加新的属性字段,用于标识他们的上下遮盖关系。首先,我们需要在该图层的属性表中新建一个字段(级别),然后用1标识该图层中最上层的线要素,其他级别依次向下,再在该图层的符号系统中选择唯一值,并利用级别字段来进行符号的分类表示,最后再对不同级别的道路设置对应的符号即可:

3.接下来,我们可能会觉得ArcGIS自带的符号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想要道路符号的边线更细一些。此时就需要调整符号的属性选项来解决(这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模块,先挖个坑,后面有机会再来分享)。
针对我遇到的想要让道路符号边线更细一些的问题,就可以通过修改符号最下层图层的宽度来实现。

4.由于线要素实际是许多个折点连接而成的,最终的道路难免会出现一些明显的转折。这一现象则可以使用平滑线工具(https://pro.arcgis.com/zh-cn/p ... e.htm)解决,并可以通过平滑算法和容差来调整平滑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