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内存管理

目录

目录

动态内存管理

一、什么是动态内存管理?

二、常见的动态内存分配函数

1.malloc函数

2.free函数

3.calloc函数

4.calloc函数

三、常见错误

1.对NULL指针的解引用操作

2.对动态内存开辟的空间越界访问

3.对非动态开辟的内存空间使用free释放

4.使用free释放一块动态开辟内存的一部分

5.对同一块动态开辟内存重复释放

6.动态开辟内存忘记释放(内存泄漏)

四、柔性数组

1.柔性数组特点

2.柔性数组的使用

3.柔性数组优势


动态内存管理

到目前为止我们C语言学习的开辟内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创建变量(全局变量存储在静态域中,局部变量存储在栈中)

2、创建数组

这两种方式开辟的空间都是固定的,比如 int a 在内存中开辟4个字节;而 我们有时候需要开辟的空间是事先不知道的,这就要引入动态内存管理这个概念。

一、什么是动态内存管理?

如上面介绍的两种开辟内存空间的方式:

int val = 20;//在栈空间上开辟四个字节
char arr[10] = {0};//在栈空间上开辟10个字节的连续空间

但是上述的开辟空间的方式有两个特点:
1. 空间开辟大小是固定的。
2. 数组在申明的时候,必须指定数组的长度(必须使用常量指明),它所需要的内存在编译时分配。
       但是对于空间的需求,不仅仅是上述的情况。有时候我们需要的空间大小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才能知道, 那数组的编译时开辟空间的方式就不能满足了,申请多了会导致内存浪费,申请少了会导致溢出。 这时候就只能试试动态存开辟了。

二、常见的动态内存分配函数

1.malloc函数

void* malloc(size_t size);

函数说明:这个函数向内存申请一块连续可用的空间,并返回指向这块空间的指针。

函数输入:size_t无符号整型;向内存申请size个字节空间;

函数输出:void* 指针;如果开辟成功,则返回一个指向开辟好空间的指针。如果开辟失败,则返回一个NULL指针,因此malloc的返回值一定要做检查。

注意事项:返回值的类型是 void* ,所以malloc函数并不知道开辟空间的类型,具体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自己来决定。如果参数 size 0malloc的行为是标准是未定义的,取决于编译器。

代码1: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stdlib.h>
# include <errno.h>
#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int i = 0;
	//创建空间,开辟400个字节,指针类型强转为int*
	int* p = (int*)malloc(100*sizeof(int));
	printf("%p\n",p);
	//判段是否开辟成功;开辟成功返回int*指针;开辟失败创建空指针
	if(p == NULL)
	{
		//打印报错信息
		printf("%s\n",strerror(errno));
	}
	else
	{
        //给开辟的空间赋值
		for(i = 0; i < 100; i++)
		{
			*(p+i) = i;
		}
	}


    //打印结果
	for(i = 0; i<100; i++)
	{
		printf("%d ",*(p+i));
	}
	
    //回收空间
    free(p);
    //把指针赋值为空指针
    p = NULL;
	return 0;
}

代码1结果演示:

0158303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请按任意键继续. . .

2.free函数

void free(void* ptr);

函数说明:free函数用来释放动态开辟的内存。

函数输入;void* 类型指针;ptr是指向动态内存的指针;

注意事项:如果参数 ptr 指向的空间不是动态开辟的,那free函数的行为是未定义的。 如果参数 ptr NULL指针,则函数什么事都不做。动态内存开辟的空间本身拥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过了生命周期就会自动回收不一定需要free函数。比如代码1,不加free函数会在return后回收动态空间。free相当于主动回收。

代码演示:

如代码1

3.calloc函数

void* calloc(size_t num, size_t size);

函数说明:函数的功能是为 num 个大小为 size 的元素开辟一块空间,并且把空间的每个字节初始化为0

函数输入:函数说明里面很详细了;

函数输出:与malloc输出一样;

注意事项:与malloc一样;

代码2演示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stdlib.h>
# include <errno.h>
#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int i = 0;
	//创建空间,开辟400个字节,指针类型强转为int*,并初始化为0;
	int* p = (int*)calloc(10,sizeof(int));
	printf("%p\n",p);
	//判段是否开辟成功;开辟成功返回int*指针;开辟失败创建空指针
	if(p == NULL)
	{
		//打印报错信息
		printf("%s\n",strerror(errno));
	}
	else
	{
		//打印初始化好的动态空间
		for(i = 0; i < 10; i++)
		{
			printf("%d ",*(p+i));
		}
		printf("\n");
	}

	//释放空间
	free(p);
	//p赋值为空指针
	p = NULL;
	return 0;
}

代码2结果:

013D3030
0 0 0 0 0 0 0 0 0 0
请按任意键继续. . .

4.calloc函数

realloc 函数的出现让动态内存管理更加灵活。 有时会我们发现过去申请的空间太小了,有时候我们又会觉得申请的空间过大了,那为了合理的运用内存,我们一定会对内存的大小做灵活的调整。那 realloc 函数就可以做到对动态开辟内存大小
的调整。
void* realloc(void* ptr, size_t size);

函数说明:在原来动态内存ptr变为size个字节的动态内存空间。

函数输入:ptr 是要调整的动态内存地址,size 调整之后新大小;

函数输出:返回值为调整之后的内存起始位置。(最好重新定义变量);

注意事项:数调整原内存空间大小的基础上,还会将原来内存中的数据移动到的空间。realloc在调整内存空间的是存在两种情况: 情况1:原有空间之后有足够大的空间,当是情况1 的时候,要扩展内存就直接原有内存之后直接追加空间,原来空间的数据不发生变化。情况2:当是情况2 的时候,原有空间之后没有足够多的空间时,扩展的方法是:在堆空间上另找一个合适大小 的连续空间来使用。这样函数返回的是一个新的内存地址。

代码3演示: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stdlib.h>
# include <errno.h>
#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int i = 0;
	int* ptr;
	//创建空间,开辟40个字节,指针类型强转为int*,并初始化为0;
	int* p = (int*)calloc(10,sizeof(int));
	printf("%p\n",p);
	//判段是否开辟成功;开辟成功返回int*指针;开辟失败创建空指针
	if(p == NULL)
	{
		//打印报错信息
		printf("%s\n",strerror(errno));
	}
	else
	{
		//打印初始化好的动态空间
		for(i = 0; i < 10; i++)
		{
			printf("%d ",*(p+i));
		}
		printf("\n");
	}


	//追加空间;情况1,p后面剩余空间充足;空间由40字节
	//变成44个字节
	ptr = (int*)realloc(p,11*sizeof(int));
	//打印返回后地址
	printf("p:%p\nprt:%p\n",p,ptr);
	if(ptr != NULL)
	{
		//打印追加后空间内容
		for(i = 0; i < 11; i++)
		{
			printf("%d ",*(ptr+i));
		}
		printf("\n");
	}

	//追加空间;情况2,p后面剩余空间充足;空间由40字节
	//变成80个字节
	ptr = (int*)realloc(p,20*sizeof(int));
	//打印返回后地址
	printf("p:%p\nprt:%p\n",p,ptr);
	//释放空间
	free(ptr);
	//p,ptr赋值为空指针
	p = NULL;
	ptr = NULL;
	return 0;
}

代码3结果演示:

01203030
0 0 0 0 0 0 0 0 0 0
p:01203030
prt:01203030
0 0 0 0 0 0 0 0 0 0 -842150451
p:01203030
prt:012040B8
请按任意键继续. .

三、常见错误

1.对NULL指针的解引用操作

int main()
{
	int* p = (int*)malloc(10*sizeof(int));
	*p = 20;  // 如果p是NULL指针,就会有问题;
	free(p);
	return 0;
}

上面代码主要问题是,对malloc返回的指针类型没有检查。

2.对动态内存开辟的空间越界访问

int main()
{
	int i;
	int* p = (int*)malloc(10*sizeof(int));
	if(p==NULL)
	{
		printf("%s\n",strerror(errno));
	}
	else
	{
		for(i=0; i<=10;i++)
		{
			*(p+i)=i;  //当i=10时会造成越界访问
		}
	}
	free(p);
	return 0;
}

3.对非动态开辟的内存空间使用free释放

int main()
{
	int a = 10;
	int* p = &a;
	free(p);
	return 0;
}

由于a是创建在栈区的变量,free只能释放堆区的动态内存,所以会报错。

4.使用free释放一块动态开辟内存的一部分

int main()
{
	int* p = (int*)malloc(10*sizeof(int));
	p++;
	free(p); //此时p不再指向动态内存的初始位置
	return 0;
}

5.对同一块动态开辟内存重复释放

int main()
{
	int* p = (int*)malloc(10*sizeof(int));
	free(p);
	//p = NULL; //加上这一行不用担心重复释放
	free(p); //此时p不再指向动态内存的初始位置
	return 0;
}

释放完内存之后最好把指针赋值为空指针,这样不用担心重复释放,因为free函数接收空指针后不会进行释放操作。

6.动态开辟内存忘记释放(内存泄漏)

int main()
{
	while(1)
	{
		int* p = (int*)malloc(10*sizeof(int));
	}
	return 0;
}

内存一直开辟不释放,内存就会一直被消耗,直到内存被耗干,程序挂掉。所以动态内存一定要记得正确释放。

四、柔性数组

也许你从来没有听说过柔性数组(flexible array这个概念,但是它确实是存在的。 C99 中,结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允许是未知大小的数组,这就叫做『柔性数组』成员。比如:

typedef struct st_type
{
 int i;
 int a[0];//柔性数组成员
}type_a;
有些编译器会报错无法编译可以改成:
typedef struct st_type
{
 int i;
 int a[];//柔性数组成员
}type_a;

1.柔性数组特点

结构中的柔性数组成员前面必须至少一个其他成员。

sizeof 返回的这种结构大小不包括柔性数组的内存。

包含柔性数组成员的结构用 malloc () 函数进行内存的动态分配,并且分配的内存应该大于结构的大
小,以适应柔性数组的预期大小。

2.柔性数组的使用

创建柔性数组方式一:
代码1演示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stdlib.h>
# include <string.h>

//创建柔性数组1
struct S
{
	int n;
	int arr[0];
};
int main()
{
	int i;
    int n; //控制数组大小n
	//输出结构体占用内存大小
	//printf("%d\n",sizeof(struct S)); // 4 ;并没有计算arr[]大小
	//创建柔性数组,使用malloc开辟了4+10*4=44个字节空间
	struct S* ps = (struct S* )malloc(sizeof(struct S)+n*sizeof(int));
	ps->n = 100;
	for(i=0;i<n;i++)
	{
		ps->arr[i] = i;
	}
	//打印数组
	for(i=0;i<10;i++)
	{
		printf("%d ",ps->arr[i]);
	}

    free(ps);
    ps=NULL;
	return 0;
}

代码1结果演示

0 1 2 3 4 5 6 7 8 9 请按任意键继续. . .

柔性数组创建方式二:

代码2演示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stdlib.h>
# include <string.h>

//创建柔性数组2
typedef struct s
{
	int n;
	//创建数组的指针
	int* arr;
}type_s;

int main()
{
	int num = 10;//控制
	int i;
	//首先给结构体开辟空间
	type_s* ps = (type_s*)malloc(sizeof(type_s));
	//然后给数组开辟空间
	ps->n = 100;
	ps->arr = (int*)malloc(num*sizeof(int));

	//给数组赋值
	for(i=0;i<num;i++)
	{
		ps->arr[i] = i;
	}

	//打印数组
	for(i=0;i<num;i++)
	{
		printf("%d ",ps->arr[i]);
	}
    
    free(ps->arr);
    ps->arr = NULL;
    free(ps);
    ps = NULL
}

代码2结果演示

0 1 2 3 4 5 6 7 8 9 请按任意键继续. . .

3.柔性数组优势

上述 代码 1 代码 2 可以完成同样的功能,但是代码1 的实现有两个好处:
  • 方便内存释放;如果我们的代码是在一个给别人用的函数中,你在里面做了二次内存分配,并把整个结构体返回给用户。用户调用free可以释放结构体,但是用户并不知道这个结构体内成员也需要free,所以你不能指望用户来发现这个事。所以,如果我们把结构体的内存以及其成员要的内存一次性分配好了,并返回给用户一个结构体指针,用户做一次free就可以把所有的内存也给释放掉。
  • 这样有利于访问速度 连续的内存有益于提高访问速度,也有益于减少内存碎片。(其实,我个人觉得也没多高了,反正 你跑不了要用做偏移量的加法来寻址)
  • 2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一 杯 清 酒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