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人类存在,教育就一直存在
(2)历史性,教育受到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3)继承性,后一历史时期会继承上一历史时期教育的优点;
(4)相对独立性,教育虽然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相对的。
(5)生产性,教育是一种潜在的投资,具有劳动力,科学文化知识再生产的作用。
(6)长期性,在人才培养周期上时间比较长
2、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内容,组织形式,手段与方法
3、教育的经济功能(生产力)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文化知识在生产的最有效行使,
(3)教育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4、社会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宗旨,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管理体系和教育内容。
5、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能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能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环境来为政治服务,
(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来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6、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和水平
(3)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认
(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
(5)文化模式,影响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
7、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阶段性,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
(3)不平衡性,关键期
(4)互补性,扬长避短
(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提供了生理前提
(2)环境,提供了将生理前提实现的可能
(3)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3.1)学校教育在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
(2)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系统的
(4)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 3.2)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培养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展具有即时、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4)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10、全面发展教育(德智体美劳)
(1)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的三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
(2)智育(发展学的智力)
(3)体育(增强学生的体制)
(3.1)作用
(1)体育中富含丰富的品德教育因素,
(2)通过体育可以促进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增强,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体育与美育密切联系,
(4)体育可以促使学生劳动技能的提高
(3.2)实施途径
(1)体育课
(2)早操、课间操
(3)课外体育锻炼
(4)运动队训练
(4)美育
(4.1)任务
(1)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美学知识
(2)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5)培养学生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4.2)作用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等道德品质的产生
(2)美育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3)美育对体育有促进作用
(4.3)实施途径
(1)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
(2)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
(3)通过日常生活试试美誉
(5)劳动技术教育
(5.1)任务
(1)使学生形成劳动情感、态度、习惯,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和技能
(5.2)作用
(1)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2)劳动技术教育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3)劳动的那个技术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增强体质
(5.3)实施途经
(1)通过校办工厂和农场的劳动进行
(2)通过参加校外工厂或农村的劳动进行
(3)通过服务型劳动,尤其使社会公益活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