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利用C++解决

本文介绍了四种经典的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详细阐述了它们的概念、原理及时间复杂度。每种排序算法都提供了C++实现代码,有助于读者理解和应用。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冒泡排序:

概念: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较简单的排序算法。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Z到A)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元素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元素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元素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升序或降序排列),就如同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顶端一样,故名“冒泡排序”。
原理:
1.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2.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3.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时间复杂度:
最好的时候:O(n);
最坏的时候:T(n-1)+(n-1)->O(n^2);
一般的情况:T(n-1)+(n-1)/2->O(n^2);

C++代码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i,j,n,t,flag=0;
	cout<<"please input how many number do you want to compare ";
	cin>>n;
	int a[n];
	for(i=0;i<n;i++){
		cin>>a[i];
	}
	for(i=0;i<n-1;i++){
		flag = 0;
		for(j=0;j<n-i-1;j++){
			if(a[j]>a[j+1]){
				t = a[j];
				a[j] = a[j+1];
				a[j+1] = t;
				flag = 1;
			}
		}
		if(flag==0) goto here;
	}
	here:
	for(i=0;i<n;i++){
		cout<<a[i]<<" ";
	}
} 

快速排序

概念:
快速排序由C. A. R. Hoare在1960年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快速排序其实就是冒泡排序的升级版。我认为在快速排序中引用了二分思想,所以就会简化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原理:
(1)首先设定一个分界值,通过该分界值将数组分成左右两部分。
(2)将大于或等于分界值的数据集中到数组右边,小于分界值的数据集中到数组的左边。此时,左边部分中各元素都小于或等于分界值,而右边部分中各元素都大于或等于分界值。
(3)然后,左边和右边的数据可以独立排序。对于左侧的数组数据,又可以取一个分界值,将该部分数据分成左右两部分,同样在左边放置较小值,右边放置较大值。右侧的数组数据也可以做类似处理。
(4)重复上述过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递归定义。通过递归将左侧部分排好序后,再递归排好右侧部分的顺序。当左、右两个部分各数据排序完成后,整个数组的排序也就完成了。
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O(nlogn)
空间复杂度:O(n^2)
图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代码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20]; 
void quicksort(int left,int right)
{
    int i,j,t,temp;
    if(left>right)
        return;
    temp = a[left];//存储基准数 
    i=left;
    j=right;
    while(i!=j)
    {
        while(a[j]>=temp&&i<j)//先j--: 
            j--;
        while(a[i]<=temp&&i<j)
            i++;
        if(i<j)//找的比基准数大的和小的 
        {
            t=a[i];
            a[i]=a[j];//交换位置里的元素; 
            a[j]=t;
        }
    }

    a[left]=a[i]; 
    a[i]=temp;
//递归 
    quicksort(left,i-1);
    quicksort(i+1,right);
    return;
}
int main(){
    int i,j;
    int n;
	cin>>n; 
    for(i=1;i<=n;i++)
    {
        cin>>a[i];
    }

    quicksort(1,n);

    for(i=1;i<=n;i++)
    {
        cout<<a[i];
    }
    
}

归并排序:

概念:
归并排序(MERGE-SORT)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若将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二路归并。归并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方法。
也就是说归并算法就是将一个n个数的序列看成是n个有序序列,然后再看成n/2个有序序列,再看成n/4,以此类推,所以在第n次就可以排好2^n个数,所以显而易见,这个归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原理:
第一步:申请空间,使其大小为两个已经排序序列之和,该空间用来存放合并后的序列
第二步:设定两个指针,最初位置分别为两个已经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
第三步:比较两个指针所指向的元素,选择相对小的元素放入到合并空间,并移动指针到下一位置
重复步骤3直到某一指针超出序列尾,将另一序列剩下的所有元素直接复制到合并序列尾
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O(nlogn)
空间复杂度:O(nlogn)

C++代码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erge(int a[],int l,int r,int mid)
{
  int aux[r-l+1],i,j,k;
  
  for(k=l;k<=r;k++)
  aux[k-l]=a[k];
  
  i=l;
  j=mid+1;
  for(k=l;k<=r;k++)
  {
  	if(i>mid)
  	{
  		a[k]=aux[j-l];
  		j++;
	  }
	else if(j>r)
	{
		a[k]=aux[i-l];
		i++;
	  }
	else if(aux[i-l]>aux[j-l])
	{
		a[k]=aux[j-l];
		j++;
		}
	else
	{
		a[k]=aux[i-l];
		i++;
			}
				    
  	
	  }	
	
}
 
void merge_sort(int a[],int l,int r)
{
    if(l>=r)
	return ;
	
	int mid=(l+r)/2;
	
	merge_sort(a,l,mid);
	merge_sort(a,mid+1,r);
	merge(a,l,r,mid);	
	
}
 
 
void mergesort(int a[],int l,int r)
{
	merge_sort(a,l,r-1);
}
 
int main()
{
	int a[105],n,i;
	cin>>n;
	
	for(i=0;i<n;i++)
	cin>>a[i];
	
	mergesort(a,0,n);
	
	for(i=0;i<n;i++)
	cout<<a[i];
	
	return 0;
}

基数排序:

概念:
基数排序(radix sort)属于“分配式排序”(distribution sort),又称“桶子法”(bucket sort)或bin sort,顾名思义,它是透过键值的部份资讯,将要排序的元素分配至某些“桶”中,藉以达到排序的作用,基数排序法是属于稳定性的排序,对于n个记录,每个记录含d个关键字,每个关键字的取值范围为rd个,其时间复杂度为O (d(n+rd)),在某些时候,基数排序法的效率高于其它的稳定性排序法。
原理:
第一步
以LSD为例,假设原来有一串数值如下所示:
73, 22, 93, 43, 55, 14, 28, 65, 39, 81
首先根据个位数的数值,在走访数值时将它们分配至编号0到9的桶子中:
0
1 81
2 22
3 73 93 43
4 14
5 55 65
6
7
8 28
9 39
第二步
接下来将这些桶子中的数值重新串接起来,成为以下的数列:
81, 22, 73, 93, 43, 14, 55, 65, 28, 39
接着再进行一次分配,这次是根据十位数来分配:
0
1 14
2 22 28
3 39
4 43
5 55
6 65
7 73
8 81
9 93
第三步
接下来将这些桶子中的数值重新串接起来,成为以下的数列:
14, 22, 28, 39, 43, 55, 65, 73, 81, 93
这时候整个数列已经排序完毕;如果排序的对象有三位数以上,则持续进行以上的动作直至最高位数为止。
LSD的基数排序适用于位数小的数列,如果位数多的话,使用MSD的效率会比较好。MSD的方式与LSD相反,是由高位数为基底开始进行分配,但在分配之后并不马上合并回一个数组中,而是在每个“桶子”中建立“子桶”,将每个桶子中的数值按照下一数位的值分配到“子桶”中。在进行完最低位数的分配后再合并回单一的数组中。
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O (d(n+rd))

C++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countSort(vector<int>& vec,int exp)

{//计数排序

	vector<int> range(10,0);

	int length=vec.size();

	vector<int> tmpVec(length,0);

	for(int i=0;i<length;++i)

	{

		range[(vec[i]/exp)%10]++;

	}

	for(int i=1;i<range.size();++i)

	{

		range[i]+=range[i-1];//统计本应该出现的位置

	}

	for(int i=length-1;i>=0;--i)

	{

		tmpVec[range[(vec[i]/exp)%10]-1]=vec[i];

		range[(vec[i]/exp)%10]--;

	}

	vec=tmpVec;

}

void radixSort(vector<int>& vec)

{

	int length=vec.size();

	int max=-1;

	for(int i=0;i<length;++i)

	{//提取出最大值

		if(vec[i]>max)

			max=vec[i];

	}
	
	//提取每一位并进行比较,位数不足的高位补0

	for(int exp=1;max/exp>0;exp*=10)

		countSort(vec,exp);

}

int main()

{

	int a[10]={53,3,542,748,14,214,154,63,616,589};

	vector<int> vec(a,a+10);

	radixSort(vec);

	for(int i=0;i<vec.size();++i)

	{

		cout<<vec[i]<<" ";

	}

	

	cout<<endl;

	return 0;

}




四者时间复杂度比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