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机器人(Aerial Robotics)最早由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的Robert Michelson提出,是指各种搭载了GPS、机载导航设备、视觉识别设备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等,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无人飞行的旋翼无人飞行器、无人飞艇等。
空中机器人拓展了无人机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将其看作是无人机的别称。空中机器人以研究微型无人飞行器为主要目标,代表了未来微型飞行器的发展趋势,是一种智能微型飞行器,代表了飞行器的最高层次。
空中机器人曾经有过多种称谓,无人飞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是其中的一种。自从1917年英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无人飞行器,无人飞行器已经经历了无人靶机、预编程序控制无人侦察机、指令遥控无人侦察机和复合控制的多用途无人飞行器的发展过程。
在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无人飞行器卓有成效地执行了多重军事任务,包括照相侦察、散发传单、搜索信号情报、布撒雷达干扰箔条和防空火力诱饵、防空阵地位置的标识、直升机航路侦察,为武器系统提供目标定位、目标指示、目标动态监视和目标毁伤评估的实时情报。无人飞行器以突出的战绩使各国高层军事首脑对它刮目相看,对无人飞行器作为军队战斗力倍增器的作用与地位及其潜在的军事价值形成了共识,这些都为无人飞行器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各国军费削减、军队裁员,迫使军方努力寻求既能完成特定任务,又花费较少的途径,这无疑对无人飞行器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从军事侦察使用角度来看,无人侦察机是侦察卫星和有人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