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四旋翼飞行器发展历史
四旋翼飞行器在诞生之初,由于传感器、微处理器等的发展还不是特别成熟,其发展受到了许多局限,也迟迟不能进入实用阶段。
世界上第一架四旋翼飞行器Gyroplane No.1(如图1.2.1所示)在1907年成功升空,它是由法国Breguet兄弟制造的多旋翼飞行器,但飞行稳定性非常差。
1922年,George de Bothezat制作了“飞天章鱼”(如图1.2.2所示),设计者Bothezat直接着手做原始尺寸的飞行器,该飞行器身长、宽都为65英尺(ft,1ft≈0.3048m),高为10英尺,机重3600磅(lb,1lb≈0.454kg),使用了180HP(1HP≈745W)的发动机,虽然只能成功飞行6英尺,并且只能飞行1min,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旋翼飞行器在20世纪50年代被应用于陆军机构,开始试验各种垂直起飞降落的方案,Curtiss-Wright VZ-7(如图1.2.3所示)使用了杠杆燃气涡轮机来提高性能,但同时也增加了飞机重量,1950—1960年期间实现了相对稳定的飞行,但由于它没有达到要求的高度和速度,所以测试试验没有进一步施行。
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早期,工程师Mike Dammar自己开发了电池给飞行器供电,在其加入Spectrolutions公司工作之后将该飞行器命名为Draganflyer(如图1.2.4所示),后来加拿大分销商进行了销售。2006年又安装了稳定的航拍视频系统,称为“天眼”。
几十年来,随着微控制器技术的巨大突破,以及新型材料、微机电系统(MEMS)、微惯导(MIMU)以及飞行控制等技术的进步,四旋翼飞行器又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四旋翼飞行器在布局上属于非共轴式的蝶形,四只旋翼产生相互抵消的反扭力矩,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易于控制、成本相对较低,能实现垂直起降(VTOL)等特点。与之类似,还有如六旋翼、八旋翼飞行器等。
VC200是德国E-vovo公司研发的一款多旋翼飞行器(如图1.2.5所示),主题机身采用碳纤维复合型材料,拥有18个电机、旋翼,采用6组电池(每组为3台发动机供电),能维持约20min的飞行。
四旋翼飞行器在军事领域、自然和民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灾害搜救、军事打击、地形勘探、广告航拍、航模玩具等。目前,亚马逊、Google、DHL等公司都在研发无人机快递业务服务,其中亚马逊无人送货机如图1.2.6所示。其飞行器也是运用了多旋翼飞行器,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不用快递员进行送货,这将大大减少人力投资,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