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片段阅读的结构剖析练习

原文

当一个人专注于一项喜欢的事业时,他自然也就沉浸在一种愉悦的情绪中,全力以赴地去做,尽心尽力地去做,心平气和地去做。他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处在一种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可以使人乐以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书法家仅仅是易于专注的一个群体,其他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士,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如作家、科学家等,他们中都不乏活了八九十岁甚至年过百岁的长寿老人。

剖析


当一个人专注于一项喜欢的事业时,他自然也就沉浸在一种愉悦的情绪中,全力以赴地去做,尽心尽力地去做,心平气和地去做。(中心句,表明了一个人喜欢做某些事情就会全力去做)

他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处在一种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可以使人乐以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论述句,对中心句的论述和补充,强调了中心句想要表达的论点)

书法家仅仅是易于专注的一个群体,其他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士,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如作家、科学家等,他们中都不乏活了八九十岁甚至年过百岁的长寿老人。(论述句,使用十分常见的举例子的手法想要去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想以此让别人信服他的观点)

原文

珊瑚的每一“树"可能包含着数十万计的微小珊瑚个体。每个珊瑚虫又带有少量的光合藻类,这些藻类为珊瑚提供食物,帮助其保持健康。当水温仅比平常上升几度时,面对环境压力的珊瑚虫会把藻类驱逐出去,先前的整支珊瑚群会变白――这就是珊瑚白化。如果水温不能及时回冷,那么珊瑚可能会死于饥饿或感染。即使珊瑚能逃过一劫,也要耗费约十年时间才能完全复原。

剖析

该文段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科普文,也就是客观描述,从题目的要求来看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文段进行概括,然后看哪个选项符合即可。

1、珊瑚的每一“树"可能包含着数十万计的微小珊瑚个体。每个珊瑚虫又带有少量的光合藻类,这些藻类为珊瑚提供食物,帮助其保持健康。

从这一句我们可以知道珊瑚和珊瑚虫以及藻类之间的关系,这句话相对于后面的一大段是一个铺垫,是为了给读者一个了解,以便于开展后续温度对珊瑚的影响的讲解。

2、当水温仅比平常上升几度时,面对环境压力的珊瑚虫会把藻类驱逐出去,先前的整支珊瑚群会变白――这就是珊瑚白化。如果水温不能及时回冷,那么珊瑚可能会死于饥饿或感染。即使珊瑚能逃过一劫,也要耗费约十年时间才能完全复原。

这里就接着上一句开始讲解温度对珊瑚的影响

所以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文段主要讲述的重点就是在说温度对珊瑚的影响

选项解析

A选项:白化是珊瑚主动应对环境压力的结果

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针对客观描述题,我们的选项要尽可能地覆盖文段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要全面,但是这个太片面了

B选项:光合藻类对于珊瑚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这句话同样也是没有错的,但是依然和选项A犯了同样的毛病,太片面

C选项:珊瑚礁是一个脆弱又复杂的生态群落

首先文段主要描写的是珊瑚礁在面对温度时做出的反应,文段的重点是在这里,而不是说它是一个脆弱又复杂的生态群落,

D选项:海洋升温对珊瑚的生存产生严重威胁

这句话涵盖了文段的重点,也涵盖了文段的大部分内容,是最佳的选项

原文

为了向公众传播科学,科学媒体将艰深晦涩的科学理论与科学项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公众透过科学媒体了解科学的发展动态。然而,某些媒体创作的科学故事并未真实反映科学的本来面目,为使科学故事引人入胜,对科学研究进行了筛选、改造,忽略了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同时又放大了科学研究的局部片段。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碎片化阅读行为使公众更加无法对科学有全面真实的了解。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 科学故事应还原科学的本来面目
B 科学本身并不具备引人入胜的故事性
C 媒体可能误导公众对科学的认知
D 媒体的科学传播应更注重严谨和真实

 

剖析

1、为了向公众传播科学,科学媒体将艰深晦涩的科学理论与科学项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公众透过科学媒体了解科学的发展动态(这一句是一个铺垫,背景引入,指出了科学媒体将科学理论与科学项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

2、然而,某些媒体创作的科学故事并未真实反映科学的本来面目,为使科学故事引人入胜,对科学研究进行了筛选、改造,忽略了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同时又放大了科学研究的局部片段(这里有一个转折词,这是十分关键的,也就是说然而后面的语句都是重点要说明的东西,从整体看去,然而后面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内容了,所以到这里就可以确定这句话就是中心句)

3、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碎片化阅读行为使公众更加无法对科学有全面真实的了解。(这句话说明了在碎片化时代下,科学媒体的这种做法将使科学传播更加困难,主要是对前面的影响进行了一个深化,从本质上来说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前面一句的附庸,拓展和强化。)
 

原文


”上海精神"将"互信""排在首位,充分体现了"和合"精神。这是因为不管是一个国家内部还是国与国之间,都是信任为先。《论语》中,子贡问孔子,作为执政者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之间如何做选择,孔子认为"信"是优先的选择,因为"民无信不立"。"互信"的观念,超越了国际上流行的一般国际关系理念,让"做好邻居"深入人心。上合组织多年来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最开始对于边界问题的成功解决,到应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再到当前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嬴,“互信"都是基础。
这段文字介绍了:
A "互信"对现今国际关系理念的超越
B 儒家思想对解决当前国际问题的启示
C 上合组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基础
D “上海精神"强调“互信"的背景和意义

 

剖析

本文是一个描述题,描述了上海精神,本文从一开始就点题,表明了上海精神将互信排在首位,后面的一大堆论述都是在对为什么上海精神将互信放在首位进行论述,所以作为一道描述题,我们应该从选项中选取概括最全面,最贴切文段意思的选项,第一个选项是文段中其中一个论述句的内容,片面不选,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一样不选,第三个和第一个一样不选,所以选择最后一个

原文

科学研究起源于哲学,而哲学研究所建立的逻辑化正是科学方法的一个关键内容。在使用哲学的逻辑化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定量化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定量化,就无法通过归纳建立模型,也无法通过对模型的演绎做出预言,并被进一步的观测或者实验检验。数学研究所建立的各种计算方法和工具,使得科学研究和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研究分道扬镳,而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又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这是科学和哲学彻底分离的最显著标志。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科学与哲学的渊源及区别
B 定量化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C 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D 哲学和数学对科学研究的贡献

剖析

1、科学研究起源于哲学,而哲学研究所建立的逻辑化正是科学方法的一个关键内容。(背景引入,描述了科学研究起源于哲学,而哲学研究是科学方法的关键内容)

2、在使用哲学的逻辑化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定量化是必不可少的。(强调了使用哲学中国的定量化的思想对于科学研究的过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3、没有定量化,就无法通过归纳建立模型,也无法通过对模型的演绎做出预言,并被进一步的观测或者实验检验。(对上一句进行论述,强调了上一句的重要性)

4、数学研究所建立的各种计算方法和工具,使得科学研究和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研究分道扬镳,而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又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这是科学和哲学彻底分离的最显著标志。(最后的一块是该文段的重点,上面的两句话都是为该句做铺垫,第一句引出哲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第二句指出定量化对于科学研究的必不可少,最后一句再次强调了定量化对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第一个选项是开头的背景引入不选,第三个首先没有体现哲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同时本文中的定量化这个词也没有体现,第四个过于片面,仅仅包含文段中的片面内容,而且没有体现定量化)

原文


建设生态文明,要在形成支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机制上下真功夫、下大气力;主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掌握革命性、关键性绿色核心技术,进而带动生态技术和生态产业交叉融合、群体跃进。换言之,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来看,如同"铁和犁"于农业文明、“纺纱机和蒸汽机"于工业文明一样,只有实现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生态文明才会成为真正引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对上述文段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中的最高级阶段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决定了生态文明的发展
C 实现绿色生产关系变革的关键是取得绿色核心技术突破性进展
D 形成支持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的机制是生态文明建成的标志

 

剖析

1、建设生态文明,要在形成支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机制上下真功夫、下大气力(点明文段主题)

2、主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掌握革命性、关键性绿色核心技术,进而带动生态技术和生态产业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对第一句的具体拓展,具体做法)

3、换言之,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来看,如同"铁和犁"于农业文明、“纺纱机和蒸汽机"于工业文明一样,只有实现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生态文明才会成为真正引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同样是第一句的具体拓展,但是该句更为具体,也更为发展,还进行了距离来丰富第一句的说明性)

A选项文段中没有提到,所以无中生有不选

C选项,在文段中关于C选项的只有第二句,首先第二句强调的意思并不在说关键是取得核心技术,第二句说的是要让核心技术带动生态技术和生态产业交叉融合,所以不选

D选项:D选项没有在文段中体现,不选

原文

一般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累积导致了细胞分裂增殖不受控制,最后变成了肿瘤细胞;而单一的基因突变并不足以引起肿瘤,因为细胞中具有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等机制,通常能够有效地修复基因突变,阻止基因突变的细胞继续分裂。但如果包含相关基因突变的细胞逃脱了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而继续分裂增殖,它们就有更多的机会累积更多的突变,从而“叛变"为肿瘤细胞。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肿瘤细胞的发展进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B 正常细胞在某种条件下会转化为肿瘤细胞
C 肿瘤细胞的形成跟基因突变的数量直接相关
D 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机制存在局限

剖析

1、一般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累积导致了细胞分裂增殖不受控制,最后变成了肿瘤细胞(背景引入,方便读者理解)

2、而单一的基因突变并不足以引起肿瘤,因为细胞中具有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等机制,通常能够有效地修复基因突变,阻止基因突变的细胞继续分裂(表明常规情况下基因突变不会引起肿瘤)

3、但如果包含相关基因突变的细胞逃脱了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而继续分裂增殖,它们就有更多的机会累积更多的突变,从而“叛变"为肿瘤细胞。(这句话前面有一个转折,这十分关键,这句话十有八九就是该文段的重点,该句子说明了肿瘤产生时,相关基因的情况)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Mllllk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