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存储重温与基于Clion下&STM32cubemx点亮LED

变量存储重温与基于Clion下&STM32cubemx点亮LED

一、题目内容

1、 编写一个C程序,重温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堆、栈等概念,在Ubuntu(x86)系统和STM32(Keil)中分别进行编程、验证(STM32 通过串口printf 信息到上位机串口助手) 。归纳出Ubuntu、stm32下的C程序中堆、栈、全局、局部等变量的分配地址,进行对比分析。
2、安装Clion2021,采用一套新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包(替代Keil),完成stm32F103 点亮LED的程序。

二、全局变量&局部变量

全局变量:
在所有函数外部定义的变量称为全局变量(Global Variable),它的作用域默认是整个程序,也就是所有的源文件。
局部变量:
定义在函数内部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Local Variable),它的作用域仅限于函数内部, 离开该函数的内部就是无效的,再使用就会报错。
二者之间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堆&栈

1、STM32的堆栈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集成CPU、RAM、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CPU中包括了各种总线电路,计算电路,逻辑电路,还有各种寄存器。
stm32 有通用寄存器 R0‐ R15 以及一些特殊功能寄存器,其中包括了堆栈指针寄存器。
当stm32正常运行程序的时候,来了一个中断,CPU就需要将寄存器中的值压栈到RAM里,然后将数据所在的地址存放在堆栈寄存器中。
等中断处理完成退出时,再将数据出栈到之前的寄存器中,这个在C语言里是自动完成的。

2、全局区

全局区有.bss段和.data段组成,可读可写。

(一).bss段

.bss段: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存放在.bss段。
初始化为0的全局变量和初始化为0的静态变量存放在.bss段。
.bss段不占用可执行文件空间,其内容有操作系统初始化。

(二).data段

.data段:
已经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存放在.data段。
静态变量存放在.data段。
.data段占用可执行文件空间,其内容有程序初始化。
const定义的全局变量存放在.rodata段。

3、内存分配

一般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②堆区(heap) —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类似于链表。
③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 程序结束后有系统释放。
④文字常量区—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⑤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正常的程序在内存中通常分为程序段、数据段、堆栈三部分。
程序段里放着程序的机器码、只读数据,这个段通常是只读,对它的写操作是非法的。
数据段放的是程序中的静态数据。
堆栈是内存中的一个连续的块。一个叫堆栈指针的寄存器(SP)指向堆栈的栈顶。堆栈的底部是一个固定地址。堆栈有一个特点就是,后进先出。也就是说,后放入的数据第一个取出。它支持两个操作,PUSH和POP。PUSH是将数据放到栈的顶端,POP是将栈顶的数据取出。动态数据存放在堆栈中。

4、RAM和ROM、Flash Memory的物理特性

(一)RAM

RAM又称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的内容可通过指令随机读写访问。RAM中的存储的数据在掉电是是会丢失,因而只能在开机运行时存储数据。其中RAM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Dynamic RAM(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另一种是Static RAM(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

(二)ROM

ROM又称只读存储器,只能从里面读出数据而不能任意写入数据。ROM与RAM相比,具有价格高,容量小的缺点。但由于其具有掉电后数据可保持不变的优点,因此常用也存放一次性写入的程序和数据,比如主版的BIOS程序的芯片就是ROM存储器。

(三)Flash Memory

由于ROM具有不易更改的特性,后面就发展了Flash Memory。Flash Memory不仅具有ROM掉电不丢失数据的特点,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对数据进行更改,不过价格比ROM要高。

5、不同数据存储位置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代码区和常量区的内容是不允许被修改的,ROM(STM32就是Flash Memory)也是不允许被修改的,所以代码区和常量区的内容编译后存储在ROM中。
栈、堆、全局区(.bss段、.data段)都是存放在RAM中。

6、Keil的Build Output窗口

C 语言上分为栈、堆、bss、data、code段;
MDK 下分为:Code、RO-data、RW-data、ZI-data 这几个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编译后,我们可以看到存在Code、RO-data、RW-data、ZI-data四个代码段大小
其中Code是代码占用大小,RO-data是只读常量、RW-data是已初始化的可读可写变量,ZI-data是未初始化的可读可写变量。
公式计算:
RAM = RW-data + ZI-data
ROM = Code + RO-data + RW-data
Flash=Code + RO Data + RW Data
这个是 MDK 编译之后能够得到的每个段的大小,也就能得到占用相应的FLASH和RAM的大小,但是还有两个数据段也会占用RAM,但是是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才会占用,那就是堆和栈。
在stm32的启动文件.s文件里面,就有堆栈的设置,其实这个堆栈的内存占用就是在上面RAM分配给RW-data+ZI-data之后的地址开始分配的。
堆: 是编译器调用动态内存分配的内存区域;
**栈 :**是程序运行的时候局部变量的地方,所以局部变量用数组太大了都有可能造成栈溢出。
堆栈的大小在编译器编译之后是不知道的,只有运行的时候才知道,所以需要注意不要造成堆栈溢出,会出现 hardfault 问题。

四、堆和栈的比较

1、申请方式

stack【栈】: 由系统自动分配。 例如,声明在函数中一个局部变量 int b; 系统自动在栈中为b开辟空间 。
heap【堆】: 需要程序员自己申请,并指明大小,在c中malloc函数 如p1 = (char *)malloc(10); 在C++中用new运算符 如p2 = (char *)malloc(10); 但是注意:p1、p2本身是在栈中的。

2、申请时系统响应

栈:
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堆:
首先应该知道操作系统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该链表,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然后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另外,对于大多数系统,会在这块内存空间中的首地址处记录本次分配的大小,这样,代码中的delete语句才能正确的释放本内存空间。另外,由于找到的堆结点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于申请的大小,系统会自动的将多余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闲链表中。

3、申请大小限制

栈:
在Windows下,栈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的区域。这句话的意思是栈顶的地址和栈的最大容量是系统预先规定好的,在WINDOWS下,栈的大小是2M(也有的说是1M,总之是一个编译时就确定的常数),如果申请的空间超过栈的剩余空间时,将提示overflow。因此,能从栈获得的空间较小。
堆:
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这是由于系统是用链表来存储的空闲内存地址的,自然是不连续的,而链表的遍历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堆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由此可见,堆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也比较大。

4、申请效率的比较

栈:
由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是无法控制的。
堆:
是由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
另外,在WINDOWS下,最好的方式是用VirtualAlloc分配内存,他不是在堆,也不是在栈是直接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保留一快内存,虽然用起来最不方便。但是速度快,也最灵活。

5、堆和栈的存储内容

栈:
在函数调用时,第一个进栈的是主函数中后的下一条指令(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条可执行语句)的地址,然后是函数的各个参数,在大多数的C编译器中,参数是由右往左入栈的,然后是函数中的局部变量。注意静态变量是不入栈的。
当本次函数调用结束后,局部变量先出栈,然后是参数,最后栈顶指针指向最开始存的地址,也就是主函数中的下一条指令,程序由该点继续运行。
堆:
一般是在堆的头部用一个字节存放堆的大小。堆中的具体内容有程序员安排。

五、Ubuntu(x86)系统和STM32(Keil)中编程

1、Ubuntu(x86)系统中编程

(一)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定义全局变量
int init_global_a = 1;
int uninit_global_a;
static int inits_global_b = 2;
static int uninits_global_b;
void output(int a)
{
	printf("hello");
	printf("%d",a);
	printf("\n");
}

int main( )
{   
	//定义局部变量
	int a=2;//栈
	static int inits_local_c=2, uninits_local_c;
    int init_local_d = 1;//栈
    output(a);
    char *p;//栈
    char str[10] = "yaoyao";//栈
    //定义常量字符串
    char *var1 = "1234567890";
    char *var2 = "abcdefghij";
    //动态分配——堆区
    int *p1=malloc(4);
    int *p2=malloc(4);
    //释放
    free(p1);
    free(p2);
    printf("栈区-变量地址\n");
    printf("                a:%p\n", &a);
    printf("                init_local_d:%p\n", &init_local_d);
    printf("                p:%p\n", &p);
    printf("              str:%p\n", str);
    printf("\n堆区-动态申请地址\n");
    printf("                   %p\n", p1);
    printf("                   %p\n", p2);
    printf("\n全局区-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n");
    printf("\n.bss段\n");
    printf("全局外部无初值 uninit_global_a:%p\n", &uninit_global_a);
    printf("静态外部无初值 uninits_global_b:%p\n", &uninits_global_b);
    printf("静态内部无初值 uninits_local_c:%p\n", &uninits_local_c);
    printf("\n.data段\n");
    printf("全局外部有初值 init_global_a:%p\n", &init_global_a);
    printf("静态外部有初值 inits_global_b:%p\n", &inits_global_b);
    printf("静态内部有初值 inits_local_c:%p\n", &inits_local_c);
    printf("\n文字常量区\n");
    printf("文字常量地址     :%p\n",var1);
    printf("文字常量地址     :%p\n",var2);
    printf("\n代码区\n");
    printf("程序区地址       :%p\n",&main);
    printf("函数地址         :%p\n",&output);
    return 0;
}



(二)Ubuntu运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发现,Ubuntu在栈区和堆区的地址值都是从上到下增长的。

2、STM32(Keil)

(一)keil环境下默认的内存设置说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① 默认分配的ROM区域是0x8000000开始,大小是0x80000的一片区域,那么这篇区域是只读区域,不可修改,也就是存放的代码区和常量区
② 默认分配的RAM区域是0x20000000开始,大小是0x10000的一片区域,这篇区域是可读写区域,存放的是静态区、栈区和堆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代码

在工程中的text.c文件复制下面代码

#include "sys.h"
#include "usart.h"		
#include "delay.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定义全局变量
int init_global_a = 1;
int uninit_global_a;
static int inits_global_b = 2;
static int uninits_global_b;
void output(int a)
{
	printf("hello");
	printf("%d",a);
	printf("\n");
}

int main(void)
{				 
	u16 t; u16 len; u16 times=0;
	Stm32_Clock_Init(9);	//??????
	delay_init(72);	  		//?????
	uart_init(72,115200); 	//??????115200
  	while(1)
	{
		//定义局部变量
	int a=2;
	static int inits_local_c=2, uninits_local_c;
    int init_local_d = 1;
    output(a);
    char *p;
    char str[10] = "yaoyao";
    //定义常量字符串
    char *var1 = "1234567890";
    char *var2 = "abcdefghij";
    //动态分配
    int *p1=malloc(4);
    int *p2=malloc(4);
    //释放
    free(p1);
    free(p2);
    printf("栈区-变量地址\n");
    printf("                a:%p\n", &a);
    printf("                init_local_d:%p\n", &init_local_d);
    printf("                p:%p\n", &p);
    printf("              str:%p\n", str);
    printf("\n堆区-动态申请地址\n");
    printf("                   %p\n", p1);
    printf("                   %p\n", p2);
    printf("\n全局区-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n");
    printf("\n.bss段\n");
    printf("全局外部无初值 uninit_global_a:%p\n", &uninit_global_a);
    printf("静态外部无初值 uninits_global_b:%p\n", &uninits_global_b);
    printf("静态内部无初值 uninits_local_c:%p\n", &uninits_local_c);
    printf("\n.data段\n");
    printf("全局外部有初值 init_global_a:%p\n", &init_global_a);
    printf("静态外部有初值 inits_global_b:%p\n", &inits_global_b);
    printf("静态内部有初值 inits_local_c:%p\n", &inits_local_c);
    printf("\n文字常量区\n");
    printf("文字常量地址     :%p\n",var1);
    printf("文字常量地址     :%p\n",var2);
    printf("\n代码区\n");
    printf("程序区地址       :%p\n",&main);
    printf("函数地址         :%p\n",&output);
    return 0;
	}	 
} 

点击魔法棒,点击c/c++,勾选c99 mod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target,勾选use microlib
点击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编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结果

烧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分析

一般而言,程序内变量在堆栈上的分配,栈是由高地址到低地址,堆是由低地址到高地址。
在Ubuntu下,栈区的地址存储是向上增长,堆区的地址存储也是向上增长;
在STM32下,栈区的地址存储是向下增长,堆区的地址存储却是向上增长。
可是为什么Ubuntu下,栈区的地址值也是增长的?
查找了很多资料发现,大部分提到linux的栈,地址都是向下生长的,不过,也有以下解释:
第一种解释:
栈向低地址扩展(即”向下生长”),是连续的内存区域;堆向高地址扩展(即”向上生长”),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
这是由于系统用链表来存储空闲内存地址,自然不连续,而链表从低地址向高地址遍历。
第二种解释:(暂时放到下面,还需要花时间理解分析这一点)
进程地址空间的分布取决于操作系统,栈向什么方向增长取决于操作系统与CPU的组合。
这里说的“栈”是函数调用栈,是以“栈帧”(stack frame)为单位的。
每一次函数调用会在栈上分配一个新的栈帧,在这次函数调用结束时释放其空间。
被调用函数(callee)的栈帧相对调用函数(caller)的栈帧的位置反映了栈的增长方向:如果被调用函数的栈帧比调用函数的在更低的地址,那么栈就是向下增长;反之则是向上增长。
在一个栈帧内,局部变量是如何分布到栈帧里的(所谓栈帧布局,stack frame layout),这完全是编译器的自由。
在简化的32位Linux/x86进程地址空间模型里,(主线程的)栈空间确实比堆空间的地址要高——它已经占据了用户态地址空间的最高可分配的区域,并且向下(向低地址)增长。

六、基于Clion&STM32cubemx点亮LED

1、Clion介绍、安装及配置

(一)Clion介绍

Clion 是一款专门开发 C 以及 C++ 所设计的跨平台的 IDE。它是以 IntelliJ 为基础设计的,包含了许多智能功能来提高开发人员的生产力。
这种强大的 IDE 帮助开发人员在 Linux、OSX 和 Windows 上来开发 C/C++ ,同时它还能使用智能编辑器来提高代码质量、自动代码重构并且深度整合 Cmake 编译系统,从而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
CLion 支持 GCC、clang、MinGW、Cygwin 编译器以及 GDB 调试器。提供对 Cmake 支持:包含自动处理 Cmake changes 和 Cmake Targets,更新新创建的 C/C++ 档案以及 Cmake Cache 编辑器。

(二)安装

clion官网:Clion官网
安装教程:
点击Nex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勾选,add “bin” folder to the PATH,则等会儿不用加入环境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都默认继续就好了,然后点击install安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点击finish完成
接下来打开clion,会弹出Licenses界面,可以选择试用,也可以用邮箱注册
下图就是注册完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arm-none-eabi-gcc
官网地址:官网
选择gcc-arm-none-eabi-10.3-2021.10-win32.ex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着一步一步安装,安装路径最好选择在clion安装目录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openocd
官网: OpenOC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载后,解压。
安装MinGW
网盘下载:MinGV(这里是别人的网盘链接)。
提取码:qwer
下载后解压。
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

arm-none-eabi-gcc 路径下bin文件夹
Openocd路径下bin文件夹
mingw64路径下bin文件夹

系统环境变量添加打开方法:
设置–>系统–>关于–>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检查一下安装成功没有
在命令行输入arm-none-eabi-gcc -v,有输出则表示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Clion配置

创建工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create
配置toolchains
选择 File-Settings-Build-Toolchains,添加 MinGW,右边会自动匹配好路径信息,将debugger选择arm-none-eabi-gcc 路径下bin文件夹中的arm-none-eabi-gdb.ex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Embedded Development
选择 File-Settings-Build-Embedded Development,将右侧的 OpenOCD 文件目录转换到自己下载的位置,最后点击 Test 发现提示颜色为墨绿色,即代表配置成功 (顺便把 CubeMX 也配置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实验过程

工程创建
用 CLion 创建新工程
选择 STM32CubeMX ,填写好项目要保存的路径,点击 Create 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生成工程:
进入cubemx后,系统默认为f030F4Px,而我们需要用到f103c8t6,点击回到选择芯片位置。然后选择芯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RC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 SY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引脚
设置 PC13 引脚为 GPIO_Output 来点亮 LED 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串口 USART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命名工程文件并设置
Project Name 要重新填写一下(因为换芯片的过程,其实是 Cube 新建了一个 ioc 文件),建议填写之前的工程名和文件目录,这样就可以把之前不想要的那个 .ioc 文件覆盖掉。
然后Toolchain/IDE那里,选择 SW4STM3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工程
配置clion工程
回到 CLion,可以看到出现了如下界面,选择 stm32f103c8_biue_pill.cfg 文件,并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改变及烧录运行
添加代码
打开 main.c 文件,在 while 循环里添加使 PC13 引脚 LED 闪烁的代码
while (1)
{
/* USER CODE END WHILE /
HAL_GPIO_WritePin(GPIOC, GPIO_PIN_13, GPIO_PIN_SET);
HAL_Delay(500);
HAL_GPIO_WritePin(GPIOC, GPIO_PIN_13, GPIO_PIN_RESET);
HAL_Delay(500);
/
USER CODE BEGIN 3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编译成功
烧录

3、实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验效果如上

七、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还是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堆和栈,全局变量、局部变量,还有就是使用Clion下STM32cubemx点亮LED灯,这次实验还是有些小问题,小坑的,但是经过大佬博客以及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实验,总之收获挺大的。

八、参考资料

https://blog.csdn.net/qq_43279579/article/details/110308101
https://blog.csdn.net/liwei16611/article/details/88545248
https://my.oschina.net/mizhinian/blog/4472814
https://blog.csdn.net/u011784994/article/details/53157614
https://blog.csdn.net/m0_58892312/article/details/121866325
https://blog.csdn.net/qq_60678931/article/details/121866156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