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端开发统一规范

本文介绍了后端接口开发的统一规范,包括接口统一响应对象返回、使用注解进行参数校验、统一异常处理,旨在提升代码的规范性、可读性和维护性。详细阐述了标准响应对象的构建、Spring Boot中的参数校验以及自定义异常处理的方法,并提供了相关测试示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后端接口开发的统一规范

日常工作中,我们开发接口时,一般都会涉及到参数校验、异常处理、封装结果返回等处理。

如果每个后端开发在参数校验、异常处理等都是各写各的,没有统一处理的话,代码就不优雅,也不容易维护。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后端开发工程师,我们需要统一校验参数,统一异常处理、统一结果返回,让代码更加规范、可读性更强、更容易维护。

1、 接口统一响应对象返回

作为后端开发,我们项目的响应结果,需要统一标准的返回格式。一般一个标准的响应报文对象,有一下几个属性

  • code :响应状态码
  • message :响应结果描述
  • data:返回的数据

1)响应状态码一般用枚举表示:

public enum ResultCode {

    /**操作成功**/
    SUCCESS("200","操作成功"),

    /**操作失败**/
    ERROR("500","操作失败"),;

    /**
     * 自定义状态码
     **/
    private String code;
    
    
    /**自定义描述**/
    private String message;

    ResultCode(String code, String message) {
        this.code = code;
        this.message = message;
    }

    public String getCode() {
        return code;
    }

    public String getMessage() {
        return message;
    }
}

2)因为返回的数据类型不是确定的,我们可以使用泛型,如下:

public class BaseResponse<T>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901152752394073986L;

    /**
     * 响应状态码
     */
    private String code;


    /**
     * 响应结果描述
     */
    private String message;

    /**
     * 返回的数据
     */
    private T data;


    /**
     * 成功返回
     * @param data
     * @return: com.msb.hjycommunity.common.core.domain.BaseResponse<T>
     */
    public static <T> BaseResponse<T> success(T data){

        BaseResponse<T> response = new BaseResponse<>();
        response.setCode(ResultCode.SUCCESS.getCode())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