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篇五--编程扩展



一、网络分析

1、网络分析测试工具

常用调试测试工具:

  • 使用telnet测试TCP服务器端
  • 使用lsof
  • 使用tcpdump
  • 使用netstat
  • 使用sniffer
  • 使用wireshark
  • Chariot
  • SmartBit—硬件

wireshark的使用推荐:
网络分析工具——WireShark的使用(超详细)


2、网络封包格式(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以太网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IP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TCP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UDP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TCP三次握手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扩展的库函数

1、网络信息检索

网络信息检索函数:

  • gethostname() 获得主机名
  • getpeername() 获得与套接口相连的远程协议地址
  • getsockname() 获得本地套接口协议地址
  • gethostbyname() 根据主机名取得主机信息,endhostent()
  • gethostbyaddr() 根据主机地址取得主机信息
  • getprotobyname() 根据协议名取得主机协议信息
  • getprotobynumber() 根据协议号取得主机协议信息
  • getservbyname() 根据服务名取得相关服务信息
  • getservbyport() 根据端口号取得相关服务信息
 #include <netdb.h>
 #include <sys/socket.h>       /* for AF_INET */
extern int h_errno; 
struct hostent *gethostbyname(const char *name);    

 struct hostent 
 {
	char  *h_name;            /* official name of host */
	char **h_aliases;         /* alias list */
	int    h_addrtype;        /* host address type */
	int    h_length;          /* length of address */
	char **h_addr_list;       /* list of addresses */
}
#define h_addr h_addr_list[0] /* for backward compatibility */

成功时返回结构体地址,失败时返回NULL并设置错误号h_errno

  • h_errno : 错误号,出错时用herror()hstrerror()打印错误信息
  • h_addr_list : 主机多个网络地址列表
  • h_addr :列表第一个网络地址

使用示例:

struct hostent *hs;
if((hs = gethostbyname(argv[2])) == NULL)
{
	herror("gethostbyname:");
	exit(-1);                                                                   
}

2、网络属性设置

getsockoptsetsockopt:

int getsockopt(int sockfd,int level,int optname,
void *optval,socklen_t *optlen)
int setsockopt(int sockfd,int level,int optname,
const void *optval,socklen_t *optlen)
  • level指定控制套接字的层次,可以取三种值:
    • SOL_SOCKET : 通用套接字选项.
    • IPPROTO_IP : IP选项.
    • IPPROTO_TCP :TCP选项.
  • optname指定控制的方式(选项的名称)
  • optval获得或者是设置套接字选项.根据选项名称的数据类型进行转换
  • optlen :数据长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超时检查

在网络通信中,很多操作会使得进程阻塞
TCP套接字中的recv/accept/connect
UDP套接字中的recvfrom

超时检测的必要性

  • 避免进程在没有数据时无限制地阻塞
  • 当设定的时间到时,进程从原操作返回继续运行

方法一:
设置socket的属性 SO_RCVTIMEO

参考代码如下:

 struct timeval  tv;

tv.tv_sec = 5;   //  设置5秒时间
tv.tv_usec = 0;
setsockopt(sockfd, SOL_SOCKET, SO_RCVTIMEO,  
&tv, sizeof(tv));   //  设置接收超时

方法二:
select检测socket是否’ready

参考代码如下:

struct fd_set rdfs;
struct timeval  tv = {5 , 0};   // 设置5秒时间

FD_ZERO(&rdfs);
FD_SET(sockfd, &rdfs);

if (select(sockfd+1, &rdfs, NULL, NULL, &tv) > 0)   // socket就绪
{
	recv() /  recvfrom()    //  从socket读取数据
}  

方法三:
设置定时器(timer), 捕捉SIGALRM信号

参考代码如下

 void  handler(int signo)     
 {   return;  }

struct sigaction  act;
sigaction(SIGALRM, NULL, &act);
act.sa_handler = handler;
act.sa_flags &= ~SA_RESTART;
sigaction(SIGALRM, &act, NULL);
alarm(5);

三、广播和组播

1、广播

  • 前面介绍的数据包发送方式只有一个接受方,称为单播
  • 如果同时发给局域网中的所有主机,称为广播
  • 只有用户数据报(使用UDP协议)套接字才能广播
  • 广播地址
    • 192.168.1.0 (255.255.255.0) 网段为例,最大的主机地址192.168.1.255代表该网段的广播地址
    • 发到该地址的数据包被所有的主机接收
    • 255.255.255.255在所有网段中都代表广播地址

广播发送

1、创建用户数据报套接字
2、缺省创建的套接字不允许广播数据包,需要设置属性
3、setsockopt可以设置套接字属性
4、接收方地址指定为广播地址
5、指定端口信息
6、发送数据包
//广播发送需设定属性,不让2系统
int on = 1;
setsockopt(sockfd, SOL_SOCKET, SO_BROADCAST, &on, sizeof(on));

广播接收

1、创建用户数据报套接字
2、绑定本机IP地址和端口,绑定的端口必须和发送方指定的端口相同
3、等待接收数据

2、组播

  • 单播方式只能发给一个接收方。
  • 广播方式发给所有的主机。过多的广播会大量占用网络带宽,造成广播风暴,影响正常的通信。
  • 组播(又称为多播)是一种折中的方式只有加入某个多播组的主机才能收到数据
  • 多播方式既可以发给多个主机,又能避免象广播那样带来过多的负载(每台主机要到传输层才能判断广播包是否要处理)

网络地址:

  • A类地址
    第1字节为网络地址,其他3个字节为主机地址。第1字节的最高位固定为0
    1.0.0.1 – 126.255.255.255
  • B类地址
    第1字节和第2字节是网络地址,其他2个字节是主机地址。第1字节的前两位固定为10
    128.0.0.1 – 191.255.255.255
  • C类地址
    前3个字节是网络地址,最后1个字节是主机地址。第1字节的前3位固定为110
    192.0.0.1 – 223.255.255.255
  • D类地址(组播地址)
    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第1字节的前4位固定为1110
    224.0.0.1 – 239.255.255.255

组播发送:

1、创建用户数据报套接字
2、接收方地址指定为组播地址
3、指定端口信息
4、发送数据包

组播接收:

1、创建用户数据报套接字
2、加入多播组(重要)
3、绑定本机IP地址和端口,绑定的端口必须和发送方指定的端口相同
4、等待接收数据

加入多播组

struct ip_mreq
{
     struct  in_addr  imr_multiaddr;  //组播地址
     struct  in_addr  imr_interface;  //本机地址
};

示例:

struct  ip_mreq  mreq;
bzero(&mreq, sizeof(mreq));
mreq.imr_multiaddr.s_addr = inet_addr(235.10.10.3);
mreq.imr_interface.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tsockopt(sockfd, IPPROTO_IP, IP_ADD_MEMBERSHIP, &mreq,  
                  sizeof(mreq));

四、UNIX域套接字

  • socket同样可以用于本地通信
  • 创建套接字时使用本地协议AF_UNIX(或AF_LOCAL)
  socket(AF_LOCAL, SOCK_STREAM, 0)
  socket(AF_LOCAL, SOCK_DGRAM, 0)
  • 分为流式套接字用户数据报套接字
  • 和其他进程间通信方式相比使用方便、效率更高
  • 常用于前后台进程通信

本地地址结构

 struct sockaddr_un        //  <sys/un.h>
{
	sa_family_t  sun_family;
	char  sun_path[108];         // 套接字文件的路径
};

填充地址结构

struct sockaddr_un myaddr;
bzero(&myaddr,  sizeof(myaddr));
myaddr.sun_family = AF_UNIX;
strcpy(myaddr.sun_path,/tmp/mysocket”);

到这里就结束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RT-Linux(实时Linux)是一个基于Linux内核的实时操作系统,它提供了对实时性的支持。RT-Linux使用内核级线程来实现实时性,它可以在Linux内核和实时任务之间提供良好的交互。编写RT-Linux应用程序与编写普通的Linux应用程序类似,但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实时性相关的问题。 在RT-Linux中,可以使用POSIX实时扩展(也称为RTAI)或Xenomai框架来编写实时应用程序。这些框架提供了运行实时任务所需的API和机制,并与Linux内核进行交互。 编写RT-Linux应用程序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实时任务的调度:在RT-Linux中,需要为实时任务设置优先级,并使用适当的调度策略来确保实时任务按时执行。常用的调度策略包括FIFO(先进先出)和RR(循环调度)。 2. 中断处理:实时应用程序通常需要与硬件设备进行交互,因此需要处理硬件中断。在RT-Linux中,可以使用中断处理程序来处理硬件中断,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实时性。 3. 实时性分析:为了确保实时任务能够按时执行,需要进行实时性分析。这包括确定任务的执行时间和响应时间,并根据实时性要求进行优化。 4. 同步和通信:在多个实时任务之间进行同步和通信是很常见的需求。RT-Linux提供了各种同步和通信机制,如信号量、互斥锁和消息队列等,可以用于实现任务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通信。 总之,RT-Linux编程需要对实时性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并使用适当的编程技术和工具来满足这些要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修成真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