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实验】

本文介绍了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热电效应和塞贝克效应。热电偶的测温依赖于温度与热电动势的对应关系,通常通过分度表进行转换。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冷端温度不易保持为0℃,需要进行冷端补偿以提高测量精度。文中还提及了实验中热电偶的数据采集情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热电偶简介

热电偶(thermocouple)是把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的一端连接起来,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热电偶是中高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元件。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热电效应是热电偶的物理基础。当在一段金属丝的两端施加电压时,金属丝会有电流流过并发热。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1821年,德国科学家托马斯·约翰·赛贝克(seebeck)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逆效应:即当给一段金属丝的两端施加不同的温度时,金属丝的两端会产生电动势,闭合回路后金属丝中会有电流流过。这种现象被称为热电效应,也称为塞贝克效应。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及冷端补偿

不同金属组成的热电偶,温度与热电动势之间有不同的函数关系,一般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并将不同温度下测得的结果列成表格,编制出热电势与温度的对照表,即分度表。制定分度表时,热电偶一端位于0℃,这一端叫做参考端,或者叫做冷端、自由端;热电偶另一端位于被检测区域,这一端叫做测量端,或者热端、工作端。此时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写作EAB(T,0),即热端温度为T℃,冷端温度为0℃时的热电势。
温度检测时如果保持冷端为0C,根据检测到的热电势及K热电偶的分度表,即可查出热端的温度。但在日常的温度检测中,很难有条件保持冷端温度为0C,热电偶实际产生的热电势EAB(T,T0)。其中T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