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异步通信--RabbitMQ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黑马- SpringCloud微服务技术栈 项目中设计到的服务异步通信,项目部署成功,知识介绍全面。

项目梳理

  1. 知识点是按照集数依次整理,方便日后回来查找。
  2. 考虑到不是固定的联网方式,时而WiFi,时而热点,配置静态IP会导致每次网络变更后都需要重新配置,所以虚拟机使用的动态路由,当需要运行相关程序时,IP变化,只需要修改yml文件里的配置即可。
  3. 将代码路径列举主要是为后续审查。
  4. mq的代码路径E:\微服务\实用篇\day04-MQ\资料\mq-demo

异步通信

  1. MQ–RabbitMQ–SpringAMQP(P61)
  2. 同步调用–优点:时效性较强,可以立即得到结果;缺点:耦合度高、性能和吞吐能力下降、有额外的资源消耗、有级联失败问题。
  3. 异步调用的实现-事件驱动优势,事件驱动架构-Broker。
  4. 异步通信–优点:耦合度低、吞吐量提升、故障隔离、流量削峰;缺点:依赖于Broker的可靠性、安全性、吞吐能力、架构复杂了,业务没有明显的流程线,不好追踪管理。
  5. MQ(MessageQueue):消息队列,存放消息的队列。
  6. RabbitMQ、ActiveMQ、RocketMQ、Kafka的对比分析。(P64)
  7. RabbitMQ–部署安装、页面介绍、结构和概念。
# 在线拉取
docker pull rabbitmq:3-management
# 上传好tar包,命令加载镜像
docker load -i mq.tar
# 运行MQ容器
docker run \
 -e RABBITMQ_DEFAULT_USER=itcast \
 -e RABBITMQ_DEFAULT_PASS=123321 \
 --name mq \
 --hostname mq1 \
 -p 15672:15672 \
 -p 5672:5672 \
 -d \
 rabbitmq:3-management
 # 查看全部容器
 docker ps -a
 # 重启后重启容器
docker start mq
  1. RabbitMQ部署成功后页面元素分析–channel:操作MQ的工具、exchange:路由消息到队列、queue:缓存消息、virtual host:虚拟主机,是对queue、exchange等资源的逻辑分组。
  2. RabbitMQ入门案例–简单队列模型。官方文档-入门案例-publisher:消息发布者,将消息发送到队列;queue:消息队列,负责接收并缓存消息;consumer:订阅队列,处理队列中的消息。
  3. 基本消息队列的消息发送流程和基本消息队列的消息接收流程。(P67)
  4. SpringAMQP–基于AMQP协议定义的一套API规范,提供模板来发送和接受消息;AMQP介绍–应用间消息通信的一种协议,与语言和平台无关。
  5. 简单队列模型–利用SpringAMQP实现HelloWorld的基础消息队列功能–引入amqp的starter依赖;配置RabbitMQ地址;利用RabbitTemplate的convertAndSend方法来发送消息。(P67)
  6. Work queue–工作队列,可以提高消息处理速度,避免队列消息堆积-默认为:消息预取。
  7. Work模型–多个消费者绑定到一个队列,同一条消息只会被一个消费者处理;通过设置prefetch来控制消费者预取的消息数量。(P71)
  8. 发布、订阅模型–允许将同一消息发送给多个消费者。实现方式是加入了exchange(交换机);exchange类型-Fanout:广播、Direct:路由、Topic:话题。(P72)
  9. exchange(交换机)作用–接收publisher发送的消息;将消息按照规则路由到与之绑定的队列;负责消息路由,而不是存储,路由失败则消息丢失。
  10. Fanout Exchange–将接收到的消息路由到每一个跟其绑定的queue。
  11. Direct Exchange–路由模式会将接收到的消息根据规则路由到指定的Queue(每一个Queue都与Exchange设置一个BindingKey);发布者发送消息时,指定消息的RoutingKey;Exchange将消息路由到BindingKey与消息RoutingKey一致的队列。(P74)
  12. TopicExchange–与Direct Exchange类似,区别在于routingKey必须是多个单词的列表,并且以 . 分割;Queue与Exchange指定BindingKey时可以使用通配符:#-代指0个或多个单词;*:代指一个单词。
  13. 消息转换器–SpringAMQP中消息的反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利用MessageConverter实现的,默认是JDK的序列化;注意发送方与接收方必须使用相同的MessageConverter。

->微服务技术栈异步通信课程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Q4y127n4?p=61

<-

学习整理笔记,记录每一个学习瞬间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
    评论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于高并发,大流量的处理需求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同步通信模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因为同步通信方式会导致系统的实时性下降,响应速度变慢等问题。所以异步通信就成了重要的解决方案,而rabbitmq正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异步通信工具之一。 rabbitmq是一个高度可靠,可扩展的消息代理,实现了AMQP协议。它可以完成消息的发送,接受和分发,适用于各种场景,比如:微服务架构,货物物流跟踪等。在使用rabbitmq的时候,常用的几个概念就是:producer,exchange,queue,consumer。 producer(生产者):使用rabbitmq client发送消息。 exchange(交换机):接收producer发送的消息,并将它分配给其它的queue进行存储。 queue(队列):存储exchange分配的消息。 consumer(消费者):从queue里面取出消息进行处理。 如何整合rabbitmq? 1.在pom.xml文件中加入rabbitmq的依赖。(可自行在maven仓库搜索) 2.在项目中编写producer和consumer,使用client进行消息发送和接受。 3.编写配置类,配置队列,交换机和bindings,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这决定了消息的路由规则。 4.使用spring提供的@RabbitListener注解,监听队列。@RabbitListener注解标注了一个方法,该方法会在监听到前面参数上配置的queue中有消息时自动执行。 5.在producer中使用rabbitTemplate对象发送消息。 整合rabbitmq异步通信可以完美地解决高并发,高流量,高吞吐量等问题。总结一下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编写producer和consumer,配置队列,交换机和bindings,使用@RabbitListener注解监听队列,使用rabbitTemplate对象发送消息。这些步骤都需要仔细考虑,只有正确的使用和配置才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忆~遂愿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