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启动的过程结合最小操作系统

本文详细描述了Linux系统启动过程,包括电源开启、POST自检、BIOS/UEFI设置、引导加载GRUB、加载内核和initramfs、执行init脚本、挂载文件系统以及使用BusyBox和QEMU模拟的启动步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启动过程

1. 电源开启

  • 电源开关被激活:用户按下电源按钮,电源供应器(PSU)开始为计算机的各个部分供电。

2. POST(电源自检)

  • 自检过程:计算机的固件(BIOS或UEFI)执行POST。在此过程中,固件检查连接的硬件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3. 固件(BIOS/UEFI)阶段

  • 加载固件界面:POST完成后,固件的控制界面被加载。这里可能会显示一些基本的系统信息,如CPU型号、安装的内存大小等。
  • 设定启动顺序:在固件设置中,可以设定启动设备的顺序,如首先尝试从硬盘启动,如果失败,则尝试从USB设备或网络启动。

4. 引导加载程序(如GRUB)

  • 加载引导程序:根据固件设定的启动顺序,固件从指定的启动设备加载引导程序(如GRUB)。
  • 引导程序初始化:引导程序初始化并检测所有安装的操作系统和可用的内核。
  • 显示启动菜单:GRUB显示一个启动菜单,用户可以选择要启动的操作系统版本或特定的恢复选项。

5. 加载操作系统

  • 选择操作系统并加载内核:用户选择一个操作系统,GRUB加载选定操作系统的内核到内存中。
  • 加载初始内存盘(initrd/initramfs):如果需要,GRUB还会加载一个初始内存盘,这是一个临时的根文件系统,包含启动操作系统所需的驱动程序和工具。

6. 内核初始化

  • 内核接管控制权:内核被加载后,它接管控制权,开始初始化硬件设备和驱动程序。
  • 设置文件系统:内核挂载根文件系统,并读取系统配置文件,启动必要的系统服务。

7. 用户空间初始化

  • 启动初始进程:内核执行初始进程(如systemdinit),这是用户空间中的第一个进程。
  • 运行启动脚本:初始进程负责运行各种启动脚本,这些脚本进一步初始化系统,启动所有配置的服务,如网络服务、图形界面等。

8. 用户登录和图形界面

  • 显示登录界面:操作系统加载完成后,显示图形登录界面,用户可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 进入桌面环境:用户登录后,加载用户的桌面环境,如GNOME、KDE或Windows桌面。

最小linux文件目录解释

该代码以及最小的系统来自南大蒋炎岩老师,B站有老师的课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build/initramfs.cpio.gz

  • 作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poison_Program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