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切片软件是一种3D软件,它可以将数字3D模型转换为3D打印机可识别的打印代码(gcode),从而让3D打印机开始执行打印命令。
3D打印初学,很多具体的参数要明白什么意思,以主流的cura举例,将STL文件导入切片软件后,有以下几个参数需要特别注意
1、层高
层高可以被视为3D打印中的分辨率,此设置是指定每层耗材的高度。如果每一层的高度很小,那么将会打印出表面平滑的成品。但这也有一个缺点:将消耗更多的时间。
如果把层高数值调的较大,那么较厚的图层将会形成粗糙的表面,从而使层次感提到提升,这种做法有利于提升打印速度,而这种设置比较适用于无需细节的模型。
外壳指的是在开始打印中空部分之前,3D打印机根据设置所打印的外壳次数。该设定是调整外壳厚度,从而成为影响成品强度最大之一。通过增加数量,3D打印机将可以打印出更厚、更结实的外壳。
这里的壁厚一般为0.4mm的倍数,因为喷头的直径是0.4mm,所以常见的壁厚为0.8mm,也有的切片软件壁厚数值为2(圈)即也是0.8mm
3、抽丝(回抽)
功能主要是3D打印机需要越过中空部分时,将耗材回拉并停止挤出耗材的过程。如果您在打印过程中始终开启此功能,那么将有可能导致耗材在喷嘴中堵塞,这时则需要对该功能进行关闭。
4、填充密度
填充是指模型外壳内的空间密度,该功能通常用“%”做单位,如果您设置的是“100%”填充,那么该模型内部将被完全填充。填充的比例越高,物体的强度、重量也会一同增加,同时带来的是长时间打印和更多的耗材损耗。
通常情况下,填充密度是在10-20%,如果您需要更坚固的产品,也可以选择75%以上的填充密度。
我们打印的模型,很多只是为了展示,所以很多不需要实心的模型,那这里的填充指的是图中的网格的大小,100%为实心,0%为空心。如果是打印透光浮雕建议竖起来打印实心。
5、打印速度
打印速度是指挤出机在挤出耗材并行进时的速度,最佳设置就是在挤出机和移动速度中寻找最佳平衡点,这里设计耗材、层数、温度等多个原因。如果单一的最求速度,会导致最终模型出现垂丝等杂乱的现象。而较慢的速度可以为您提供高质量的打印效果,一般推荐速度是40-60mm/s。而在打印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您的要求随时改变。一般来说,可以在打印开始后调节
6、支撑
当打印的模型超过45°角时,3D打印机挤出的耗材将无法正常平铺在原有层面中,如果长时间进行超过45°的打印度数,将会导致模型外表粗糙、垂丝等现象。而通过添加支撑的方式,可以为最终模型创造一个没有下垂的高质量环境。常见的支撑类型有“树状”、“网格”等多个形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7、首层粘连(底座)
部分用户在进行3D打印时,会发现第一层打印无法有效的贴在平台上,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平台的附着力不够引起,在切片软件中,您可以通过两个设置来增加耗材对平台的附着力。
Brim:在物体低面周围增加环绕一层,对减少底面边角的卷曲变形有较大的帮助,在打印后也比较容易去除。
raft:在物体下打印单独的一层支架,如果打印特别小的物体,或者底面不平时,支架会改进物体底面结合。但打印后移除支架会影响底面打印质量。
这里建议选择raft附着形式,可以更好的帮助模型粘在打印平台上。不过cura软件的底座都不太好去除,如果不好去除,可以尝试降低打印温度即可。
8、温度
这里常用的温度有两个,一个是打印喷头的温度,一个是打印平台的温度。打印喷头一般在200度左右,这个因机器而已,可以根据模型测试不同的温度来确定自己设备最佳的打印温度。之前李老师用s3d的时候,可以给同一个模型中的不同部分设置不同的温度,那样就可以测试了。如果用cura软件,可以多打几个小一点的悬空部分测试。底板温度,主要是根据耗材来设置的,PLA的耗材一般是50-60度,ABS耗材的温度要高一些,在80度左右。
第七点提到了首层粘连,这里再展开谈一下,两种类型都可以解决翘边问题,翘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很多,可以自行百度,这里说一下JGcreater中有一个风扇选项,3D打印机打印过程防止翘边方法:首层不开风扇:风扇吹风可以让模型加速冷却,如果打印的模型很小,来不及冷却就要开始印下一层,很容易就过热了,造成模型变形,所以一般都需要吹风来加速冷却。
但是打印较大的模型时,风扇吹风会让塑料冷却过快而收缩,造成边缘翘起。所以,通常模型面积较大时,首层打印可以不开风扇,后面再开风扇。因为首层的打印时间比较长,有足够的时间让塑料冷却,不开风扇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