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缓存的使用以及缓存穿透,缓存雪崩,缓存击穿问题的解决方案

1.什么是缓存?

        缓存就是数据交换的缓冲区,俗称的缓存就是缓冲区内的数据,一般是从数据库中获取,存储与本地,缓存代码如下所示:

例1:Static final ConcurrentHashMap<K,V> 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本地用于高并发
 
例2:static final Cache<K,V> USER_CACHE = CacheBuilder.newBuilder().build(); 用于redis等缓存
 
例3:Static final Map<K,V> map =  new HashMap(); 本地缓存

由于其被Static修饰,所以随着加载而被加载到内存之中,作为本地缓存,由于其又被final修饰,所以其引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不能改变,因此不用担心赋值导致的空指针异常,使得缓存失败

2.为什么要使用缓存

    1.缓存的作用

  • 降低后端负载
  • 提高读写效率,降低响应时间

      2.缓存的成本

  •  数据一致性成本
  • 代码维护成本
  • 运维成本

 3.缓存模型和思路(使用Redis缓存)

        思路:客户端发送请求,首先经过redis缓存,如果redis缓存中命中了,则直接返回redis数据库中的数据,如果未命中,则去查找数据库,然后将查找到的数据写入到redis缓存中,并且将数据返回给客户端

        

4.缓存更新策略

        由于reids的存储数据是存储在内存中的,而Sql数据库如mysql是存储在磁盘中的,所以reids的读写操作,比mysql要更加的迅速。

        缓存更新是reids为了节约内存设计出来的东西,主要是因为内存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当我们向redis中插入大量的数据时,此时就可能会导致缓存中的数控过多,所以redis会对部分数据进行淘汰。

  1.        内存淘汰:reids自动进行,当redis内存调度我们设置的max-memery时,就会自定淘汰掉一些不重要的数据(可以自定义策略方式

  2.       超时剔除:reids自动进行,当redis内存达到我们设置的过期时间TTL的时候,redis会将超时的数据进行删除,从而释放内存

  3.      主动更新:我们可以手动调用方法把缓存删掉,通常用于解决缓存和数据库不一致的问题(后面会讲到)

 5.数据库缓存不一致的解决方案

        由于我们的缓存的数据源来自于数据库,而数据库的数据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如果当数据库中数据发生变化,而缓存却没有同步,此时就会有一致性问题存在,其后果是:用户使用缓存中的过时数据,就会产生类似多线程数据安全问题,从而影响业务,产品口碑等;

             以下是三种解决方案:

       1. Cache Aside Pattern 人工编码方式:缓存调用者在更新完数据库后再去更新缓存,也称之为双写方案

       2. Read/Write Through Pattern : 由系统本身完成,数据库与缓存的问题交由系统本身去处理

       3. Write Behind Caching Pattern :调用者只操作缓存,其他线程去异步处理数据库,实现最终一致

作为开发人员,我们一般希望自己来定义更新数据库与缓存的方式,所以我们选择第一种方式。

操作缓存和数据库时有三个问题需要考虑:

        如果采用第一个方案,那么假设我们每次操作数据库后,都操作缓存,但是中间如果没有人查询,那么这个更新动作实际上只有最后一次生效,中间的更新动作意义并不大,我们可以把缓存删除,等待再次查询时,将缓存中的数据加载出来

  删除缓存还是更新缓存?

  •                   更新缓存:每次更新数据库都更新缓存,无效写操作较多
  •                    删除缓存:更新数据库时让缓存失效,查询时再更新缓存

如何保证缓存与数据库的操作的同时成功或失败?

  •         单体系统,将缓存与数据库操作放在一个事务
  •         分布式系统,利用TCC等分布式事务方案(SpringCloud的时候会学习到)

那么在决定使用删除缓存的操作方式之后,我们又面临一个问题:先更新数据库还是先删除缓存。

第一种:先删除缓存,在操作数据库

第二种:先操作数据库,再删除缓存

        如果我们选择第一种的方式:就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再多线程的情况下,假设刚开始时,缓存和数据库中的数据都是10,如果线程1先来,它要将数据更新为20,它先将缓存清空了,但是在它更新数据库之前,线程2过来,它执行的是查询的操作,它查询缓存的时候,由于缓存被删除了,这时它会去查询数据库,并且将查询到数据10加入到缓存中,这时缓存又变为了原来的数据,然后线程1执行更新操作,这时数据库中数据为20,而缓存中的数据为10,这样就导致了缓存与数据库的不一致。

        如果我们选择第二种方式:假设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多线程的情况下,刚开始时,缓存和数据库中的数据都是10,线程1来执行查询操作,恰好这时缓存过期了,所以当线程1查询的时候,查询不到,这时它就会去数据库中查询,并且将数据写入缓存,但是在线程一将数据写入缓存之前,线程二来进行更新操作,它先更新数据库,将数据更新为20,然后删除缓存,之后线程1将原来的10又写入了缓存中,同样造成了缓存中数据为10,数据库中数据为20.

但是在上述两种情况中,明显第二种方式的条件更加苛刻,所以我们通常选择第二种方式,来处理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那就是先操作数据库,再删除缓存。

6.缓存穿透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是指客户端请求的数据在缓存中和数据库中都不存在,这样缓存永远不会生效,这些请求都会打到数据库。

        常见的解决方案有两种:

                1.缓存空对象

                          优点:实现简单,维护方便

                           缺点:需要消耗额外的内存,可能造成短期的不一致(即当之前我们请求的数据不存在,我们为其在缓存中设置了一个空值,但是后面我们又在数据库中添加了这项数据,这时缓存中为空值,而实际上数据库中已经有了数据)   

 

                  2.布隆过滤器:

                        优点:内存占用少,没有多余的key

                          缺点:实现复杂,存在误判的可能

缓存空对象思路分析:当我们客户端访问不存在的数据时,先请求redis,但是此时redis中没有数据,此时会访问到数据库,但是数据库中也没有数据,这个数据穿透了缓存,直击数据库,我们都知道数据库能够承载的并发不如redis这么高,如果大量的请求同时过来访问这种不存在的数据,这些请求就都会访问到数据库,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哪怕这个数据在数据库中也不存在,我们也把这个数据(空的对象)存入到redis中去,这样,下次用户过来访问这个不存在的数据,那么在redis中也能找到这个数据就不会进入到缓存了

布隆过滤:布隆过滤器其实采用的是哈希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一个庞大的二进制数组,走哈希思想去判断当前这个要查询的这个数据是否存在,如果布隆过滤器判断存在,则放行,这个请求会去访问redis,哪怕此时redis中的数据过期了,但是数据库中一定存在这个数据,在数据库中查询出来这个数据后,再将其放入到redis中,假设布隆过滤器判断这个数据不存在,则直接返回。这种方式优点在于节约内存空间,存在误判,误判原因在于:布隆过滤器走的是哈希思想,只要哈希思想,就可能存在哈希冲突
 

小总结:

缓存穿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用户请求的数据在缓存中和数据库中都不存在,不断发起这样的请求,给数据库带来巨大压力

缓存穿透的解决方案有哪些?

  •         缓存null值
  •         布隆过滤
  •         增强id的复杂度,避免被猜测id规律(这样能够防止猜测出id,来请求不存在的数据)
  •         做好数据的基础格式校验
  •         加强用户权限校验
  •         做好热点参数的限流

7.缓存雪崩以及解决方案

        缓存雪崩是指在同一时段大量的缓存key同时失效或者Redis服务宕机,导致大量请求到达数据库,带来巨大压力。

解决方案:

  • 给不同的Key的TTL添加随机值

  • 利用Redis集群提高服务的可用性

  • 给缓存业务添加降级限流策略

  • 给业务添加多级缓存

8.缓存击穿以及解决方案

         缓存击穿问题也叫热点Key问题,就是一个被高并发访问并且缓存重建业务较复杂的key突然失效了,无数的请求访问会在瞬间给数据库带来巨大的冲击。

逻辑分析:假设线程1在查询缓存之后,本来应该去查询数据库,然后把这个数据重新加载到缓存的,此时只要线程1走完这个逻辑,其他线程就都能从缓存中加载这些数据了,但是假设在线程1没有走完的时候,后续的线程2,线程3,线程4同时过来访问当前这个方法, 那么这些线程都不能从缓存中查询到数据,那么他们就会同一时刻来访问查询缓存,都没查到,接着同一时间去访问数据库,同时的去执行数据库代码,对数据库访问压力过大

解决方案:

  •         互斥锁
  •         逻辑过期

解决方案一、使用锁来解决:

因为锁能实现互斥性。假设线程过来,只能一个人一个人的来访问数据库,从而避免对于数据库访问压力过大,但这也会影响查询的性能,因为此时会让查询的性能从并行变成了串行,我们可以采用tryLock方法 + double check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假设现在线程1过来访问,他查询缓存没有命中,但是此时他获得到了锁的资源,那么线程1就会一个人去执行逻辑,假设现在线程2过来,线程2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获得到锁,那么线程2就可以进行到休眠,直到线程1把锁释放后,线程2获得到锁,然后再来执行逻辑,此时就能够从缓存中拿到数据了。

解决方案二、逻辑过期方案

方案分析:我们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缓存击穿问题,主要原因是在于我们对key设置了过期时间,假设我们不设置过期时间,其实就不会有缓存击穿的问题,但是不设置过期时间,这样数据不就一直占用我们内存了吗,我们可以采用逻辑过期方案。

我们把过期时间设置在 redis的value中,注意:这个过期时间并不会直接作用于redis,而是我们后续通过逻辑去处理。假设线程1去查询缓存,然后从value中判断出来当前的数据已经过期了,此时线程1去获得互斥锁,那么其他线程会进行阻塞,获得了锁的线程他会开启一个 线程去进行 以前的重构数据的逻辑,直到新开的线程完成这个逻辑后,才释放锁, 而线程1直接进行返回,假设现在线程3过来访问,由于线程线程2持有着锁,所以线程3无法获得锁,线程3也直接返回数据,只有等到新开的线程2把重建数据构建完后,其他线程才能走返回正确的数据。

这种方案巧妙在于,异步的构建缓存,缺点在于在构建完缓存之前,返回的都是脏数据。

互斥锁方案:由于保证了互斥性,所以数据一致,且实现简单,因为仅仅只需要加一把锁而已,也没其他的事情需要操心,所以没有额外的内存消耗,缺点在于有锁就有死锁问题的发生,且只能串行执行性能肯定受到影响

逻辑过期方案: 线程读取过程中不需要等待,性能好,有一个额外的线程持有锁去进行重构数据,但是在重构数据完成前,其他的线程只能返回之前的数据,且实现起来麻烦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