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NA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静态NAT

Router0

int f0/0
ip add 192.168.1.3 255.255.255.0 # 两个PC的网关
no shutdown
int f0/1
ip add 202.103.224.1 255.255.255.0
no shutdown
exit
ip route 0.0.0.0 0.0.0.0 202.103.224.2 # 配置默认路由能够去往目标网络
# 将内部网络的IP地址(192.168.1.1)映射到一个外部网络的公共IP地址上(202.103.224.10)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1 202.103.224.10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2 202.103.224.11
# 内部接口是指连接到内部网络的接口,外部接口是指连接到外部网络的接口
int f0/0
ip nat inside # 配置FastEthernet0/0为内部接口,表示该接口连接到内部网络
int f0/1
ip nat outside # 配置FastEthernet0/1为外部接口,表示该接口连接到外部网络

Router1

int f0/0
ip add 202.103.224.2 255.255.255.0
no shutdown 
int lo0
ip add 2.2.2.2 255.255.255.0
ip route 0.0.0.0 0.0.0.0 202.103.224.1 # 需要访问内网时所需

动态NA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outer0

int f0/0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no shutdown
int s2/0
ip address 195.1.1.1 255.255.255.0
no shutdown
clock rate 2000000
# 设置NAT
# 创建一个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编号为1
# 允许源地址范围为10.1.1.0到10.1.1.255的所有流量通过
access-list 1 permit 10.1.1.0 0.0.0.255
# 创建一个名为"test"的地址池。该地址池包含从195.1.1.3到195.1.1.10的IP地址范围,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ip nat pool test 195.1.1.3 195.1.1.10 netmask 255.255.255.0
# 指示路由器将匹配ACL 1的内部(Inside)IP地址转换为地址池"test"中的可用IP地址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test
# 设置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
int s2/0
ip nat outside
int f0/0
ip nat inside

Router1

int s2/0
ip address 195.1.1.2 255.255.255.0
no shut
# 查看NAT映射表
show ip nat tra
show ip nat translations

NAT命令详解
access-list命令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以下是Cisco NAT的手把手教学: 1. 配置Inside接口和Outside接口: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以下命令配置Inside接口和Outside接口: ``` R1(config)# interface interface-name R1(config-if)# ip nat inside/outside ``` 其中,interface-name表示接口名称,inside表示该接口连接的是内部网络,outside表示该接口连接的是外部网络。 2. 配置NAT池: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以下命令配置NAT池: ``` R1(config)# ip nat pool pool-name start-ip end-ip netmask subnet-mask ``` 其中,pool-name表示NAT池的名称,start-ip表示NAT转换使用的起始IP地址,end-ip表示NAT转换使用的结束IP地址,netmask表示NAT转换使用的子网掩码。 3. 配置NAT转换规则: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以下命令配置NAT转换规则: ``` R1(config)# ip nat inside/outside source static local-ip global-ip ``` 其中,inside/outside表示该转换规则适用于Inside接口或Outside接口,local-ip表示内部网络的IP地址,global-ip表示外部网络的IP地址。 4. 配置访问列表: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以下命令配置访问列表: ``` R1(config)# 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permit source-ip destination-ip ``` 其中,access-list-number表示访问列表的编号,source-ip表示源IP地址,destination-ip表示目的IP地址。 5. 配置NAT绑定: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以下命令配置NAT绑定: ``` R1(config)# ip nat inside/out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r pool pool-name overload ``` 其中,inside/outside表示该绑定适用于Inside接口或Outside接口,access-list-number表示访问列表的编号,pool-name表示NAT池的名称,overload表示允许多个内部IP地址共用一个公网IP地址。 6. 保存配置: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以下命令保存配置: ``` R1(config)# end R1#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 以上就是Cisco NAT的基本配置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NAT转换的正常运行。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