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4

KNN 学习笔记

knn K近邻算法原理
K近邻算法: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对新的的输入实例,在训练数据集中找到与该实例最邻近的的K个实例,这K个实例的多数属于某个类,就把该实例分为这个类。

KNN 是 supervised learning, non parametric(无参数) instance-based(基于实例) learning algorithm.

K值选择、距离度量、以及分类决策(一般多数表决)为K近邻算法的三个基本要素。

  1. K值选择
    Wikipedia上的KNN词条中有一个比较经典的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图中的有两个类型的样本数据,一类是蓝色的正方形,另一类是红色的三角形。而那个绿色的圆形是我们待分类的数据。

如果K=3,那么离绿色点最近的有2个红色三角形和1个蓝色的正方形,这3个点投票,于是绿色的这个待分类点属于红色的三角形。
如果K=5,那么离绿色点最近的有2个红色三角形和3个蓝色的正方形,这5个点投票,于是绿色的这个待分类点属于蓝色的正方形。

可见K值的选择对分类的结果还是有很大的影响。
2.整体代码

在这里插入代码片
import csv
import random

# 读取数据
with open("Prostate_Cancer.csv", "r") as file:
    reader = csv.DictReader(file)  # reader是一个可迭代的对象
    datas = [row for row in reader]
# for row in reader:  # 有顺序地打印出每一行的数据文件
# print(row)

# 分组,训练组和测试组
random.shuffle((datas))  # 打乱次序,以防每次都是一样的训练集和测试集
n = len(datas) // 3  # 数据总长度整除3

test_set = datas[0:n]
train_set = datas[n:]


# KNN
# 算距离,欧氏距离
def distance(d1, d2):
    res = 0

    for key in ("radius", "texture", "perimeter", "area", "smoothness", "compactness", "symmetry", "fractal_dimension"):
        res += (float(d1[key]) - float(d2[key])) ** 2  # 同一维度的数据相减后平方,最后求和

    return res ** 0.5  # 开方


K = 4


def knn(data):
    # 1.距离
    res = [
        # distance(data, train)  # 找到data和训练项之间的距离
        {"result": train['diagnosis_result'], "distance": distance(data, train)}
        for train in train_set  # 训练项循环一遍
    ]

    # 2.排序--升序
    res = sorted(res, key=lambda item: item['distance'])

    # 3.取前k个
    res2 = res[0:K]

    # 4.加权平均
    result = {'B': 0, 'M': 0}  # 权重为0,离得近的权重高,离得远的权重低

    # 先算出总距离
    sum = 0
    for r in res2:
        sum += r['distance']

    for r in res2:
        result[r['result']] += 1 - r['distance'] / sum  # 计算权重

    if result['B'] > result['M']:
        return 'B'
    else:
        return 'M'


# 测试阶段
# 记录正确的次数,计算准确率

correct = 0
for test in test_set:
    result = test['diagnosis_result']
    result2 = knn(test)  # 预测的结果
    if result == result2:
        correct += 1

print(correct)
print(len(test_set))
print("准确率:{:.2f}%".format(100 * correct / len(test_set)))```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使用python中的pymsql完成如下:表结构与数据创建 1. 建立 `users` 表和 `orders` 表。 `users` 表有用户ID、用户名、年龄字段,(id,name,age) `orders` 表有订单ID、订单日期、订单金额,用户id字段。(id,order_date,amount,user_id) 2 两表的id作为主键,`orders` 表用户id为users的外键 3 插入数据 `users` (1, '张三', 18), (2, '李四', 20), (3, '王五', 22), (4, '赵六', 25), (5, '钱七', 28); `orders` (1, '2021-09-01', 500, 1), (2, '2021-09-02', 1000, 2), (3, '2021-09-03', 600, 3), (4, '2021-09-04', 800, 4), (5, '2021-09-05', 1500, 5), (6, '2021-09-06', 1200, 3), (7, '2021-09-07', 2000, 1), (8, '2021-09-08', 300, 2), (9, '2021-09-09', 700, 5), (10, '2021-09-10', 900, 4); 查询语句 1. 查询订单总金额 2. 查询所有用户的平均年龄,并将结果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3. 查询订单总数最多的用户的姓名和订单总数。 4. 查询所有不重复的年龄。 5. 查询订单日期在2021年9月1日至9月4日之间的订单总金额。 6. 查询年龄不大于25岁的用户的订单数量,并按照降序排序。 7. 查询订单总金额排名前3的用户的姓名和订单总金额。 8. 查询订单总金额最大的用户的姓名和订单总金额。 9. 查询订单总金额最小的用户的姓名和订单总金额。 10. 查询所有名字中含有“李”的用户,按照名字升序排序。 11. 查询所有年龄大于20岁的用户,按照年龄降序排序,并只显示前5条记录。 12. 查询每个用户的订单数量和订单总金额,并按照总金额降序排序。
最新发布
06-03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