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Forward vehicle collision mitigation systems — Operation, performance, and verification requirements(First edition: 2013-06-01)
原文链接:https://cdn.standards.iteh.ai/samples/45339/1a6b2e5bbf9f4393863e1b0d9ba0fe91/ISO-22839-2013.pdf
标准名称:智能交通系统—前向车辆碰撞缓解系统(FVCMS)—操作、性能和验证要求
核心内容与结构
-
适用范围
-
针对前向车辆碰撞缓解系统(FVCMS),旨在减轻追尾碰撞的严重性(减少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或死亡率)。
-
系统通过自动制动降低碰撞能量,辅助驾驶员应对紧急情况,但驾驶员仍需对车辆安全负责。
-
适用于公共和非公共道路车辆(不包括单轨车辆和双/三挂卡车)。
-
-
关键术语与定义
-
碰撞警告(CW):通过听觉、视觉或触觉方式提醒驾驶员需紧急操作。
-
缓解制动(MB):在碰撞即将发生时自动激活制动以降低相对速度。
-
速度降低制动(SRB):自动制动以降低车速,为驾驶员争取反应时间。
-
增强碰撞时间(ETTC):基于相对加速度的碰撞时间计算模型(公式见标准)。
-
最小对抗措施行动点(MCAP):触发特定对抗措施(如CW、SRB、MB)的紧迫性阈值。
-
-
系统分类
-
按曲线半径能力:
-
I类:支持≥500米曲线半径检测。
-
II类:支持≥250米曲线半径检测。
-
III类:支持≥125米曲线半径检测。
-
-
按对抗措施类型:
-
基础分类包括碰撞警告(CW)、速度降低制动(SRB)、缓解制动(MB)。
-
SRB与MB不可同时激活,CW必须早于SRB或MB触发。
-
-
-
核心要求
-
功能要求:
-
检测目标车辆类型(如轻型车、重型车)、碰撞类型(追尾)、操作速度范围(Vmin至Vmax)。
-
目标检测区域需覆盖横向偏移范围(如±20%车道宽度)和纵向距离(如0-150米)。
-
-
性能要求:
-
检测能力:需在指定环境(光照、路面条件)下准确识别目标车辆。
-
制动性能:MB需在干燥路面达到最小减速度要求(如≥6 m/s²)。
-
驾驶员接口:提供清晰警告(如声音、视觉提示),允许驾驶员覆盖系统操作。
-
-
-
验证方法
-
测试目标规格:定义测试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RCS)和物理尺寸。
-
环境条件:包括路面(干燥/湿滑)、光照(白天/夜间)、温度(-20°C至+40°C)等。
-
检测能力测试:
-
纵向/横向目标识别、弯道目标检测、头顶障碍物区分等。
-
-
功能验证:通过实际道路或模拟测试验证系统响应是否符合MCAP要求。
-
-
附录与扩展信息
-
全球追尾碰撞速度分布数据(美、加、日),用于指导系统设计。
-
与ACC(自适应巡航控制)、FSRA(全速范围ACC)的协同关系。
-
ETTC公式推导及传感器能力假设。
-
实际应用价值
-
安全提升:通过自动化制动减少碰撞能量,弥补被动安全系统(如气囊)的不足。
-
技术兼容性:与现有驾驶辅助系统(如ACC)协同,支持集成化设计。
-
全球化适用:参考多国碰撞数据,确保标准适应不同地区的交通环境。
总结:ISO 22839:2013 为前向车辆碰撞缓解系统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框架,涵盖功能定义、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及全球数据支持,旨在推动车辆安全技术的标准化与可靠性,最终降低道路事故风险。
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那就请点个赞吧,收藏+关注 那就更棒啦,十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