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关键物料视图参数
一、物料需求计划1
二、物料需求计划2
三、物料需求计划3
四、物料需求计划4
五、工作计划
六、会计视图1
物料主数据(Material Master Data)是企业在资源规划(ERP)系统中管理物料信息的基础。在SAP等ERP系统中,物料主数据是核心数据之一,它包含了与物料相关的所有关键信息,用于支持采购、库存管理、生产计划、销售、财务会计等多个业务流程。
主要用到的T-CODE:
MM01 创建物料和维护物料试图
MM02更改物料信息
MM03 查询物料信息试图 上面三个都是单个物料的操作
MM04 物料变更日志
MM60 查看物料清单
关键物料视图参数
一、物料需求计划1
在这一视图里面主要参数是MRP类型和对应关联的批量等,常用的关联如下:PD=MRP 控制
M1=MPS 控制 ND=无计划 VB=重订货点
- VB代表“定期订货”(Verbrauchs-basiertes Bestellen),它是一种基于消耗的订货策略。
- HB代表“订货点”(Hafenanfangsbasiertes Bestellen),它是一种基于订货点的订货策略。
VB重订货计划,如果填写了这个参数,库存里面的数量低于再订货点会触发采购。一般VB与HB相搭配(按库存生产的一种方式)、PD搭配EX批量程序使用。批量大小和起订量这些按照实际情况考虑填写。
如果你在mrp类型里面选择了M0,M1,,,以及P0,P1,,,这些,计划时间范围可以设置,这样不会干扰计划内的需求。
MRP区域设置了即值计算该区域的库存供需情况,多个区域不能共享库存,如果不维护特定的值MRP范围默认为工厂范围。
二、物料需求计划2
在物料需求计划2里面最关键的点是采购类型,采购类型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配置项,它直接影响MRP(物料需求计划)的运行结果和成本核算。如果物料是自行生产,MRP运行时会根据需求生成下级原材料的采购计划;如果物料是外部采购,MRP运行时会生成该物料自身的采购计划。大多数是维护E 或者 F ;X的情况比较特殊,需要在MRP运行后人工决定是生产还是采购。
特殊采购类型,比如工序委外,寄售等。业务场景如原材料都是公司提供到供应商,供应商仅作为加工方,不提供材料等,在此项维护为特殊采购类型。
- 反冲标识,通常在不方便计量的物料上存在,比如胶水、油漆、胶带等;它是在生产完成后,根据实际使用的物料数量,逆向计算并更新库存和成本。物料维护反冲标识的同时也需要维护该物料在BOM里面的消耗量和反冲的库存地点信息,维护“1 始终反冲”——工艺路线组件分配中不会自动勾选反冲选项,但生产订单组件中反冲选项会自动勾选;维护“2 工作中心决定是否反冲”——维护该选项后,如果在工艺路线中分配组件时分配给已经勾选反冲选项的工作中心,则在生产订单组件中反冲选项会自动勾选。
- JIT(Just-In-Time) JIT是一种库存管理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数量,生产或获取所需的物料或产品。JIT旨在消除浪费,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
- 联产品是指用同一种原材料,通过同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产品。在主产品的物料主数据中,需要勾选MRP2视图的“联产品”标识。勾选后,成本1视图里的“联产品”标识也会被自动勾选上。后续计算成本等因为勾选了联产维护页会有变化。
计划交货时间主要针对原材料的交货时间,计划边际码主要是产前产后的缓冲时间。安全库存,是静态库存会固定数值,MRP计算可用库存的时候会去除该部分。
三、物料需求计划3
在物料需求计划3视图里面最关键的是计划策略,主要是MTS(Make-to-Stock,按库生产)和MTO(Make-to-Order,按订单生产)两大生产模式。实际生产中可能半成品是MTS最后成品是MTO生产模式 ,即基于生产计划生产也是受客户需求驱动。
SAP系统为MTS模式预配置了多种计划策略,如策略10(按库存生产)、策略11(按库存生产/总需求计划)、策略40(具有最终组装的计划)和策略52(不带有最终组装的计划)。而MTO模式无需预配置计划策略,生产计划直接由销售订单驱动。
常用的是40策略和50策略:40策略是按库生产,即使没有客户订单,也可以主导生产后放在库存;50策略是按销售订单情况驱动生产。
可用性检查(Availability Check)通过检查物料的库存、采购订单、生产订单等信息,来判断物料是否可用、何时可用以及可用数量等。
总计补货时间和自产这两个字段主要是用于计划订单生产。
四、物料需求计划4
在物料需求计划4这个视图里面比较重要的是单个/集中需求,对应的视图3里面的生产策略。1仅个别需求表示按单生产,配合的策略是50或者20;2只汇总请求表示按库生产,配合的策略一般是10或者40。
这里的生产版本需要维护好物料清单(BOM)和生产工艺路线(Routing)才是可以使用的,后续详细说明。
这里还有重复制造的维护视图,如果是离散制造不需要维护。SAP里面主要有三种制造类型:重复制造、离散制造、流程制造;重复制造适用于周期性、标准化程度高的生产环境,通常用于大量生产固定型号的产品,其特点是相同的产品在一段时间内重复生产,生产计划相对稳定,材料组件等相对固定,在产品成本收集器上完成成本结算。适用于汽车、家电等大批量生产的行业;离散制造适用于基于订单、产品多变的生产环境,通常用于生产定制化或多样化的产品,订单成本汇总、结转到总账。适用于机械工程、消费品、电子产品等需要高度定制化和灵活生产的行业;流程制造是一种创新的制造方法,通过将生产和客户需求同步,实现高效的生产管理。它采用了“及时”(JIT)概念,如按需求制造(与预测相对)、产品系列的生产线(与流程设计相对)、使用看板拉动物料(与推动物料相对)、完工时倒冲物料和成本(与在每道工序倒冲物料和成本相对)等,主要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和饮料等流程工业,这些行业的特点是生产过程连续、产品配方复杂且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五、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视图只有成品或者半成品才需要维护该视图,该视图一般与生产订单相关联,原材料不需要维护。
六、会计视图1
会计视图1里面比较重要的是评估类,于物料的会计核算的分类代码。它连接移动类型与财务科目,帮助实现财务与后勤操作的集成。评估类在物料主数据的会计视图中与物料类型关联,主要用于库存分类和价值计算。主要是一些原料和产成品之间的分类。
物料主数据有两种价格控制码:
- V(移动平均价):适用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物料,每次库存移动都会重新计算价格。
- S(标准价):适用于价格稳定的物料,价格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保持不变。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物料的特点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价格控制方式。例如,采购件或者原材料通常使用移动平均价(V价),而自制件通常使用标准价(S价)。如果需要修改价格控制方式,可以通过事务代码CKMM进行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