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在大学的电子电路课程中,小李对复杂的电路原理和分析方法感到十分头疼。虽然课堂上能听懂老师的讲解,但课后做题和实际应用时却总是错误百出,对知识点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掌握。
二、学习过程
-
选择目标:小李决定先攻克 “戴维南定理” 这一电路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该定理用于将复杂的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简单电路,对于简化电路计算非常关键,但涉及到开路电压、等效电阻等多个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
学习理解:他首先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戴维南定理的章节,圈出定义、公式和关键的推导步骤。同时,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教学视频,观看不同老师从多个角度对该定理的讲解,边看边做笔记,记录下重要的概念解释、例题分析思路以及自己的疑问点。例如,对于开路电压的计算,他发现有些情况可以直接通过电路的已知电压源和电阻关系得出,而有些则需要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列方程求解,这让他有些混淆。于是,他将这些不同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准备进一步梳理。
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小李开始做教材后面的练习题,通过实际解题来加深对定理的理解。在做题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问题:在计算一个含有受控源的电路的等效电阻时,按照常规方法得出的结果与答案不符。他反复检查计算过程,却始终找不到错误所在。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对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处理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 -
教授知识:为了找出自己的知识漏洞,小李决定尝试向同学讲解戴维南定理。他找了一位同样在这部分内容上有困惑的同学小张,开始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