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DA的基本介绍
1.MDA的定义
DMA,全称Direct Memory Access,即直接存储器访问。
**DMA传输将数据从一个地址空间复制到另一个地址空间,提供在外设和存储器之间或者存储器和存储器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我们知道CPU有转移数据、计算、控制程序转移等很多功能,系统运作的核心就是CPU,CPU无时不刻的在处理着大量的事务,但有些事情却没有那么重要,比方说数据的复制和存储数据,如果我们把这部分的CPU资源拿出来,让CPU去处理其他的复杂计算事务,是不是能够更好的利用CPU的资源呢?因此:**转移数据(尤其是转移大量数据)是可以不需要CPU参与。比如希望外设A的数据拷贝到外设B,只要给两种外设提供一条数据通路,直接让数据由A拷贝到B 不经过CPU的处理**。
2.MDA的传输方式
外设到内存
内存到外设
内存到内存
外设到外设
3.MDA传输参数
DMA数据传输所需要的核心参数,是
1 数据的源地址
2 数据传输位置的目标地址
3 传递数据多少的数据传输量
4 进行多少次传输的传输模式
4.STM32少个DMA资源?
对于大容量的STM32芯片有2个DMA控制器 两个DMA控制器,DMA1有7个通道,DMA2有5个通道。每个通道都可以配置一些外设的地址。
5.DMA传输方式
方法1:DMA_Mode_Normal,正常模式,
当一次DMA数据传输完后,停止DMA传送 ,也就是只传输一次
方法2:DMA_Mode_Circular ,循环传输模式
当传输结束时,硬件自动会将传输数据量寄存器进行重装,进行下一轮的数据传输。 也就是多次传输模式
6.DMA中断
每个DMA通道都可以在DMA传输过半、传输完成和传输错误时产生中断。为应用的灵活性考虑,通过设置寄存器的不同位来打开这些中断。

二、工程的创建
设置RCC:HSE设置为`Crystal/....`

设置串口:
点击USATR1
设置MODE为异步通信(`Asynchronous`)

3基础参数:波特率为115200 Bits/s。传输数据长度为8 Bit。奇偶检验无,停止位1 接收和发送都使能

NVIC Settings 一栏使能接收中断

GPIO引脚自动设置 USART1_RX/USART_TX

根据DMA通道预览可以知道,我们用的USART1 的TX RX 分别对应DMA1 的通道4和通道5
点击DMASettings 点击 Add 添加通道
选择USART_RX USART_TX 传输速率设置为中速
DMA传输模式为正常模式
DMA内存地址自增,每次增加一个Byte(字节)
DMA基础设置

时钟设置
外部晶振为8MHz
1选择外部时钟HSE 8MHz
2PLL锁相环倍频9倍
3系统时钟来源选择为PLL
4设置APB1分频器为 /2
5 使能CSS监视时钟

项目文件配置
1 设置项目名称
2 设置存储路径
3 选择所用IDE


然后点击`GENERATE CODE` 创建工程
四、代码编写
在main.C中添加:
```c
uint8_t Senbuff[] = “happy new year!\n”;
```
while循环:
```c
while (1)
{
HAL_UART_Transmit_DMA(&huart1, (uint8_t *)Senbuff, sizeof(Senbuff));
HAL_Delay(1000);
}
```
编译

烧录

五、串口调试

六、资料参考
[https://blog.csdn.net/as480133937/article/details/104827639/](https://blog.csdn.net/as480133937/article/details/104827639/)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