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分析:
- 只考上午题目,考试一般是1-2分。
- 最常考点:死锁、图片容量计算、文件目录
1、进程基础
1.1 进程基础
进程定义:
- 进程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执行过程
进程的特征(程序比较):
- 结构特征:进程构成:进程=进程控制块(PCB)+程序+数据
- 动态性(最基本特征)
进程:进程实体的一次执行过程,动态,有生命周期。
程序:程序是一组有徐指令的结合,是静态的概念。
1.2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
1、就绪状态(Ready)
- 进程已获得CPU之外的所有必须的资源,一旦得到CPU控制去哪,立即运行。
2、运行状态(Running)
- 进程已获得运行所必须的资源,他在处理机上执行。
3、阻塞状态
- 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发生某些u事件而暂时无法执行时,便放弃处理及而处于暂停状态,称该进程处于阻塞状态。
三种状态之间的转换(非常重要):
2、信号量与PV操作
2.1信号量机制
信号量是OS提供的管理公有资源的有效手段。
信号链是一个整数,当信号量大于等于零时,地表可供并发进程使用的资源数量,当信号量小于零时,表示处于阻塞进程的个数。
2.2 信号量PV操作
P操作:
- Wait操作
- 申请资源,减量操作,S.value=S.value-1;
- 当S.value<0时,表示资源分配完,进行自我阻塞。
V操作:
- Signal操作
- 释放资源,增量操作,S.value=S.value+1
- 当S.value<=0时,唤醒S.L链表中的等待进程。
3、进程死锁
3.1死锁概念
死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团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
可把系统资源分为两类
- .可剥夺性资源: 资源分配给进程后可以被高优先级的进程剥夺,如CPU、主存。不会产生死锁
- 不可剥夺性资源:分配给进程后只能在进程用完后才释放的资源,如磁带机、打印机等。
3.2 死锁发生的四个条件
- 互斥条件:即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
- 保持和等待条件:有一个进程获得了一些资源,但因正在请求其他资源而被阻塞
- 不剥夺条件:就是系统不是抢占式的,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剥夺,只能在使用完后由自己释放
- 环路等待条件:若千个进程形成环型链,每个都占用对方要申请的下一个资源。
3.3 解决死锁的策略
死锁预防
- 摒弃“保持和等待条件”条件
- 摒弃“不剥夺”条件
- 摒弃“环路等待”条件
死锁避免
- 避免是指进程在每次申请资源时判断这些操作是否安全,典型避免死锁的算法是银行家算法
死锁检测
- 判断系统是否处于死锁状态,如果是,则执行死锁解除策略
死锁解除:
- 就是剥夺,即将资源强行分配给别的进程。
不产生死锁的条件:资源数>=并发进程数(每个进程所需资源-1)+1,即n(m-1)+1*
4、实存和虚存
4.1 实存管理
存储管理的人无是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现代操作系统共通常有:
- 单一连续分配方法(DOS操作系统)
- 固定分区分配方法
- 可变分区分配方法
三种分配分配方法的对比:
分配方法 | 单一连续分配 | 固定分区分配 | 可变分区分配 |
---|---|---|---|
分配类型 | 静态分配法 | 静态分配法 | 动态分配法 |
分配特点 | 不分区,所有用户空间给某个进程 | 分成大小不等的区域,区域分完后固定不变。 | 分成大小不等的区域,根据用户要求动态分配。 |
4.2分配算法
在可变分区分配方式中,当新作业申请内存时,有4种分配算法
- 最佳适应法:选择等于或最接近作业大小的内存进行分配。可以减少碎片,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更多小得无法再用的碎片
- 最差适应法: 选择整个主存中最大的内存自由区进行分配
- 首次适应法:从内存低地址开始,寻找第一个可用(即大于等于作业需求的内存)的自由区。这种方法可实现快速分配,缩短查找时间
-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是首次适应法的改进,从上次分配的地址继续向下匹配
4.3 虚拟内存管理
由于内存的大小总是有限的,如果都采用“实存管理”,那么大于总物理内存的作业就无法运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行的方法就是用外存来换取内存,这就是虚拟存储系统。它通过将运行进程访问的地址(逻辑地址,虚拟地址)与主存的物理地址(实地址)分开,使提供大于物理地址的逻辑地址空间成为可能。
建立虚拟地址和实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转换的工作就称为“虚存管理。
4.4 虚存组织
常见的分页技术、分段技术、段页式技术三种。
项目 | 段式管理 | 页式管理 | 段页式管理 |
---|---|---|---|
划分方式 | 段(不定长) 每个作业一张表 | 页(定长) 每个进程一张页表 | 先将主存分为等长页,每个作业一张表(通常有一个基号指向它),每段对应一组页表。 |
虚地址 | (x,d) 即(段号,段内偏移) | (p,d) 即(页号,业内偏移) | (x,p,d) 即(段号,页号,业内偏移) |
虚实转换 | 段表内找出起始地址然后加上段内偏移。 | 页表内找出起始地址然后加上业内偏移。 | 现在段表内找出页表的其实地址,然后在页表中找到起始地址,然后加上业内偏移。 |
主要优点 | 简化了任意增长和收缩的数据段管理,利于进程同共享过程和数据。 | 消除了页外碎片 | 综合了段与页的优点,便于控制存取访问 |
主要缺点 | 端外碎片降低了利用率。 | 存在页内碎片 | 增长了复杂度,增加硬件,存在页内碎片。 |
5、文件目录
5.1 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1、位示图(考)
说明:用一个向量描述每个磁盘,一个位表示一个物理块状态。
特点:易于寻找空闲块,适合每种文件分配法,本身小,可放于主存。
2、连接法
说明:使用链表将空闲块组织起来。
特点:适合每种文件分配法
3、索引法
说明:将空闲块作为一个文件,并采用索引技术。
特点:适合每种文件分配法。
5.2 文件目录
Windows C\windows\system32 test.txt 以某个盘符为根
Linux: /etc/test.txt 只有一个根目录
绝对路径:完整访问路径
相对路径:从当今路径出发的访问路径,调用速度快。
6、考点总结
进程三态模型:就绪、运行、阻塞。
同步和互斥,PV操作、思索 n(m-1)+1
文件系统(绝对路径、相对路径)、图片容量计算
做题:
- 使用图像扫描仪以300DPI的分辨率扫描一幅3×4英寸的图片,可以得到900×1200像素的数字图像。
相对路径:从当今路径出发的访问路径,调用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