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容器网络及其配置

docker容器网络及其配置


虚拟化网络

Network Namespace 是 Linux 内核提供的功能,是实现网络虚拟化的重要功能,它能创建多个隔离的网络空间,它们有独自网络栈信息。不管是虚拟机还是容器,运行的时候仿佛自己都在独立的网络中。而且不同Network Namespace的资源相互不可见,彼此之间无法通信。

假如我们的物理机有4块物理网卡,我们要创建4个名称空间,而这些设备是可以单独关联至某个单独的名称空间使用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把第一块网卡分配给第一个名称空间,第二块分给第二个名称空间,第三块分给第三个名称空间,第四块分给第四个名称空间。此时其它名称空间都是看不见当前所在名称空间的,因为一个设备只能属于一个名称空间。

这种方式使得每一个名称空间都能配置IP地址,并且与外部网络直接通信,因为它们使用的是物理网卡。

但如果我们所拥有的名称空间数量超过物理网卡数量呢?此时我们可以使用虚拟网卡设备,用纯软件的方式来模拟一组设备来使用。Linux内核级支持2种级别设备的模拟,一种是二层设备,一种是三层设备。

Linux内核模拟的二层设备,每个网络接口设备是成对出现的,可以模拟为一根网线的两端,其中一端模拟主机的虚拟网卡,另一端模拟虚拟交换机,就相当于让一个主机连到一个交换机上去。Linux内核原生支持二层虚拟网桥设备,即用软件虚拟交换机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此时如果再有一个名称空间,它有创建了一对虚拟网卡,一端连接名称空间,一端连接虚拟交换机,此时就相当于两个名称空间连接到了同一个交换机网络中,此时如果两个名称空间的网卡地址配置在同一网段,那么很显然他们之间是可以互相通信的。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网络通信的物理设备到网卡都是用纯软件的方式来实现,这种实现方式就叫做虚拟化网络。

单主机与多主机的Docker网络

  • 从覆盖范围上可以将Docker网络划分为单主机上的网络和跨主机的网络。
  • 对于大多数单主机部署来说,可以使用网络在容器之间、容器与主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 在多主机部署中,除了需要考虑单主机上容器之间的通信,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多主机之间的通信。
  • Docker网络作用域可以是local(本地)或swarm(集群)。local作用域仅在Docker主机范围内提供连接和网络服务。swarm作用域则提供集群范围的连接和网络服务。

单节点容器间通信

如果在同一个物理机上的两个容器想通信,我们的办法就是在这台主机上建立一个虚拟交换机,而后让两个容器各自用纯软件的方式创建一对虚拟网卡,一半在容器上,一半在虚拟交换机上,从而实现通信。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就是单节点上两个容器间的通信方式。单节点上两个容器之间的通信也有一些复杂情况,比如我们期望构建的容器要跨交换机通信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做两个虚拟交换机,两个交换机上各自连接不同的容器,如上图所示,此时如果要C1和C3通信又该如何实现呢?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名称空间创建一对网卡,一端连SW1,另一端连SW2,这样一来两个交换机就连起来了,照理说这样一来C1和C3这两个处于不同交换机的容器就可以实现通信了,但是这样一来又存在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C1和C3在不同网络呢?如果不在同一网络我们就必须要通过路由转发才能使其通信,也就是我们得在两台交换机之间加一个路由器,其实Linux内核本身就是支持路由转发的,只需要我们将路由转发功能打开即可。此时我们可以再启动一个容器,这个容器里面就跑一个内核,并将其转发功能打开,这样一来就模拟了一台路由器,通过这台路由器来实现路由转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同节点容器间通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此时如果C1要与C5进行通信又该如何实现呢?如果我们采用桥接的方式,很容易产生广播风暴,因此,在大规模的虚拟机或容器的场景中,使用桥接的方式无疑是自取灭亡,所以我们不应该使用桥接的方式来实现通信。

如果一来,我们既不能桥接,又需要与外部来实现通信,那就只能使用NAT技术了。通过DNAT将容器的端口暴露到宿主机上,通过访问宿主机的端口来实现访问容器内部的目的,而在请求端我们需要做SNAT将数据包通过宿主机的真实网卡转发出去。但这样做的话,因为要进行两次NAT转换,所以效率会比较低。

此时我们可以采用一种叫做Overlay Network(叠加网络)的技术来实现不同节点间容器的相互通信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verlay Network会将报文进行隧道转发,也就是在报文发出去之前要为其添加一个IP首部,也就是上图的1.1和1.2这部分,这里的1.1是源,1.2是目标,当宿主机2收到报文后解封装发现要找的目标容器是C2,于是把包转发给C2。

Docker网络驱动

  • bridge:桥接网络,这是默认的网络驱动程序。
  • host:主机网络。
  • overlay:覆盖网络。
  • macvlan:将MAC地址分配给容器,使容器作为网络上的物理设备。
  • none:表示关闭容器的所有网络连接。
    网络插件:可以通过Docker安装和使用第三方网络插件。

选择Docker网络驱动的基本原则

  • 用户自定义桥接网络最适合用于同一个Docker主机上运行的多个容器之间需要通信的场景。
  • host网络最适用于当网络栈不能与Docker主机隔离,而容器的其他方面需要被隔离的场景。
  • overlay网络适用于不同Docker主机上运行的容器需要通信的场景,或者多个应用程序通过Swarm集群服务一起工作的场景。
  • macvlan网络适用于从虚拟机迁移过来的场景,或者容器需要像网络上的物理机一样,拥有独立MAC地址的场景。
  • 第三方网络插件适用于将Docker与专用网络栈进行集成的场景。

docker容器网络

Docker在安装后自动提供3种网络,可以使用docker network ls命令查看

[root@localhost ~]# docker network ls
NETWORK ID     NAME      DRIVER    SCOPE
cc99e2970450   bridge    bridge    local
251fadf495db   host      host      local
886d7812e11c   none      null      local

Docker使用Linux桥接,在宿主机虚拟一个Docker容器网桥(docker0),Docker启动一个容器时会根据Docker网桥的网段分配给容器一个IP地址,称为Container-IP,同时Docker网桥是每个容器的默认网关。因为在同一宿主机内的容器都接入同一个网桥,这样容器之间就能够通过容器的Container-IP直接通信。

docker的4种网络模式

网络模式 配置 说明
host –network host 容器和宿主机共享Network namespace
container –network container:NAME_OR_ID 容器和另外一个容器共享Network namespace
none –network none 容器有独立的Network namespace,但并没有对其进行任何网络设置,如分配veth pair 和网桥连接,配置IP等
bridge –network bridge 默认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ridge模式

当Docker进程启动时,会在主机上创建一个名为docker0的虚拟网桥,此主机上启动的Docker容器会连接到这个虚拟网桥上。虚拟网桥的工作方式和物理交换机类似,这样主机上的所有容器就通过交换机连在了一个二层网络中。

从docker0子网中分配一个IP给容器使用,并设置docker0的IP地址为容器的默认网关。在主机上创建一对虚拟网卡veth pair设备,Docker将veth pair设备的一端放在新创建的容器中,并命名为eth0(容器的网卡),另一端放在主机中,以vethxxx这样类似的名字命名,并将这个网络设备加入到docker0网桥中。可以通过brctl show命令查看。

bridge模式是docker的默认网络模式,不写–network参数,就是bridge模式。使用docker run -p时,docker实际是在iptables做了DNAT规则,实现端口转发功能。可以使用iptables -t nat -vnL查看。

bridge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上图的docker2中运行了一个nginx,大家来想几个问题:

  • 同主机间两个容器间是否可以直接通信?比如在docker1上能不能直接访问到docker2的nginx站点?
  • 在宿主机上能否直接访问到docker2的nginx站点?
  • 在另一台主机上如何访问node1上的这个nginx站点呢?DNAT发布?

Docker网桥是宿主机虚拟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网络设备,外部网络是无法寻址到的,这也意味着外部网络无法通过直接Container-IP访问到容器。如果容器希望外部访问能够访问到,可以通过映射容器端口到宿主主机(端口映射),即docker run创建容器时候通过 -p 或 -P 参数来启用,访问容器的时候就通过[宿主机IP]:[容器端口]访问容器。

container模式

这个模式指定新创建的容器和已经存在的一个容器共享一个 Network Namespace,而不是和宿主机共享。新创建的容器不会创建自己的网卡,配置自己的 IP,而是和一个指定的容器共享 IP、端口范围等。同样,两个容器除了网络方面,其他的如文件系统、进程列表等还是隔离的。两个容器的进程可以通过 lo 网卡设备通信。

container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ost模式

如果启动容器的时候使用host模式,那么这个容器将不会获得一个独立的Network Namespace,而是和宿主机共用一个Network Namespace。容器将不会虚拟出自己的网卡,配置自己的IP等,而是使用宿主机的IP和端口。但是,容器的其他方面,如文件系统、进程列表等还是和宿主机隔离的。

使用host模式的容器可以直接使用宿主机的IP地址与外界通信,容器内部的服务端口也可以使用宿主机的端口,不需要进行NAT,host最大的优势就是网络性能比较好,但是docker host上已经使用的端口就不能再用了,网络的隔离性不好。

Host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one模式

使用none模式,Docker容器拥有自己的Network Namespace,但是,并不为Docker容器进行任何网络配置。也就是说,这个Docker容器没有网卡、IP、路由等信息。需要我们自己为Docker容器添加网卡、配置IP等。

这种网络模式下容器只有lo回环网络,没有其他网卡。none模式可以在容器创建时通过–network none来指定。这种类型的网络没有办法联网,封闭的网络能很好的保证容器的安全性。

应用场景:

  • 启动一个容器处理数据,比如转换数据格式
  • 一些后台的计算和处理任务

none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ocker network inspect bridge #查看bridge网络的详细配置

[root@localhost ~]# docker network inspect bridge  
[
    {
        "Name": "bridge",
        "Id": "c31a5817d93d3962a40f97de7632ebf9527dcdcfa62e436acf88929263533295",
        "Created": "2022-08-28T14:57:26.526859183+08:00",
        "Scope": "local",
        "Driver": "bridge",
        "EnableIPv6": false,

Linux内核实现名称空间的创建

ip netns命令

可以借助ip netns命令来完成对 Network Namespace 的各种操作。ip netns命令来自于iproute安装包,一般系统会默认安装,如果没有的话,请自行安装。

注意:ip netns命令修改网络配置时需要 sudo 权限。

可以通过ip netns命令完成对Network Namespace 的相关操作,可以通过ip netns help查看命令帮助信息: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help
Usage:	ip netns list
	ip netns add NAME
	ip netns attach NAME PID
	ip netns set NAME NETNSID
	ip [-all] netns delete [NAME]
	ip netns identify [PID]
	ip netns pids NAME
	ip [-all] netns exec [NAME] cmd ...
	ip netns monitor
	ip netns list-id [target-nsid POSITIVE-INT] [nsid POSITIVE-INT]
NETNSID := auto | POSITIVE-INT

默认情况下,Linux系统中是没有任何 Network Namespace的,所以ip netns list命令不会返回任何信息。

创建Network Namespace

通过命令创建一个名为ns0的命名空间: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list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add ns0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list
ns0

新创建的 Network Namespace 会出现在/var/run/netns/目录下。如果相同名字的 namespace 已经存在,命令会报Cannot create namespace file “/var/run/netns/ns0”: File exists的错误。

[root@localhost ~]# ls /var/run/netns/
ns0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add ns0
Cannot create namespace file "/var/run/netns/ns0": File exists

对于每个 Network Namespace 来说,它会有自己独立的网卡、路由表、ARP 表、iptables 等和网络相关的资源。

操作Network Namespace

ip命令提供了ip netns exec子命令可以在对应的 Network Namespace 中执行命令。

查看新创建 Network Namespace 的网卡信息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