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的《论文写作》课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六次课,但收获的知识却颇多。从这门课中,我学到了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方法。闵帆老师在授课时非常细致、全面,将已经出现和未曾出现的学术规范问题一一作了梳理,并采用上课时让我们主动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别样课堂形式,让我们对论文中的一些常见规范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给了我们写论文一个个很好的思路和警示。
下面是我对论文写作流程中各个步骤的一些启发。
一、写作前
在写我们自己的论文之前,我们对论文写作的经验往往还停留在本科,对于研究生论文的格式或者选题等缺少经验,并且每个期刊或者会议都有自己要求的格式。所以我们就需要从这些出版方的网站上获取他们要求的论文格式并总结自己的模板,在自己总结的模板上写作。之后确定论文署名,确定投稿目标,根据工作的水准,挑选合适的发表源。了解相关的发表源的类型和档次。了解稿件处理流程,如何审稿等。
二、各部分注意事项
1、标题
给自己的论文一个闪亮而中肯的标题。其意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先标题需要有吸引力,能让审稿人和读者有读下去的兴趣,才不至于因为标题被拒或者阅读量太低。
(2)必须易于理解。术语和其他词汇应该在领域内常用,不至于让读者借助词典才能理解以至于止步于标题
(3)要易于检索。容易收到才会有高的阅读量和被引数。
(4)长度适当,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
2、摘要
"摘要"就是把论文重要的内容摘录出来。它通常包括三个部分: 已有工作的评述, 本文工作的描述, 实验结果. 有些期刊明确要求按照 Background, contribution, experiments 三个方面描述。还可以在末尾适当的吹嘘一下自己论文的意义,比如加一句:为该领域打开一扇门之类的。
3、关键词
关键词常被看作摘要的一种补充,一般需要 3-5 个关键词,关键词一般由1-3 个单词构成,注意将关键词按照字母表排序。
4、引言
需要讲述完整的故事,有以下注意事项:
(1)每段应该有5到10句话,审稿人通常在阅读了引言后决定是否接受这篇论文。否则,会找到一些理由(方程式、算法、结果、打字错误等)来拒绝它。读者通常在阅读引言后决定是否引用该论文。
(2)它可以遵循与摘要相同的节奏。我们可以把摘要的每个句子扩展到引言中的一段。
(3)每段应该有5到10句话,这样段落将有50到150个单词,两个相邻的短段落可以合并。
(4)在“in this paper”的文字后面的文本应侧重于对前面算法图表的解释。通过这个图表,读者可以快速掌握论文的大意,和算法的优点。
5、理论部分
理论部分全靠数学功底,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我们应该学好离散数学,来保证每一个公式的完整性。要注意的准则有:理论应该完备、符号要保存统一风格、重要结论称为定理 theorem, 定理前面打辅助的叫作引理 lemma, 定理后面的尾巴叫推论 corollary, 附属于算法的叫 property。
6、实验部分
关于数据:
(1)通常情况下,12到20个数据集就足够了。如果缺少数据集,可以使用合成数据或数据采样,尽量选择较大的数据集。
(2)应获取现有算法的源代码,否则应实现该算法。
(3)图形和表格中不应该显示相同的结果。
关于问题和结论:
实验本身的目的是回答一些问题。所以说明结论之前,应该提出几个问题。最后这些问题应该得到回答。这样实验部分就被组织成了一个整体。
关于内部比较和外部比较:
(1)内部比较:展示每个参数引起的性能更改。每个二维图形仅显示一个参数的趋势。所以当存在多个参数时,只讨论最重要的参数,并且展示主要方案相对于其他变种方案的优势。
(2)外部比较: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各种方法都要比较,并且要将最重要的比较放在最后,并不需要在所有的数据集上都击败其他方案。
7、结论与后续工作
结论尽量简短,用五句话作结论,不要太啰嗦。但进一步的工作可以适当多列点,因为读者可能非常关注这一部分,因为他们可以沿着这个方向继续研究。
三、结论
总之,写一篇论文要注意的点很多,耗费的时间精力也会非常多,写一篇好的论文更是如此。但对于目前我这个研一小白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一些高质量论文,首先可以收获知识,其次可以学习前任经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