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流转安全合规探索

目录

0 引言

1 个人信息流转

1.1 个人信息流转的分类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1.2 易混淆的概念

1.2.1 委托处理与第三方接入

1.2.2 共享与共同控制

1.3 小结

2 个人信息流转安全合规实践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产业界、法规界、标准界认知的差异

2.2 个人信息流转的模糊边界

2.3 个人信息流转安全合规实践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3 个人信息流转安全合规分析模型

3.1 模型构建

图7

3.2 模型维护

3.3 小结

4 个人信息流转安全合规建议

4.1 密切跟踪法规、标准动态

4.2 严格个人信息流转内部控制

4.3 提高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技术能力

5 结束语


摘要

基于对国内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标准的梳理,对个人信息的流转方式进行了分类研究;对个人信息流转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安全合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类及原因分析;提出个人信息流转安全合规分析模型;对个人信息控制者的个人信息流转活动提出安全合规建议。

关键词: 个人信息流转; 安全合规; 合规建议; 个人信息控制者

0 引言

2021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以来,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等部门以不同形式组织了个人信息安全专项执法检查;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针对个人信息控制者及其相关业务的检测、认证、评估制度陆续建立,个人信息控制者对法规、标准的认识逐步深入。

由于《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标准多为概括性、总体性要求,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第三方机构、标准制定者、个人信息控制者对法规和标准的理解存在差异。本文以《个人信息保护法》、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1]等法规、标准的合规活动为研究对象,结合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及检测认证工作实践,系统梳理个人信息流转的主要方式,对企业的个人信息流转安全合规活动提出建议。

1 个人信息流转

1.1 个人信息流转的分类

如表1所示,《个人信息保护法》及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涉及多类个人信息流转方式。为便于理解和区分,将表1中除删除外的各类个人信息流转方式以流转图表示,详情见图1~6

1   个人信息流转类型

序号

流转类型

个人信息控制者数量

来源

备注

1

收集

1

GB/T 35273—2020 3.5

个人信息由个人信息主体流转至个人信息控制者

2

共享

≥2

  • 23
    点赞
  • 2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宋罗世家技术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