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嵌入式 面试必背题(1)

IO 口的开漏输出和推挽输出有什么区别?

(两者对于低电平的输出相同,对于高电平的输出不同。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直接连接数字器件; 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 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

开漏输出(Open-Drain)和推挽输出(Push-Pull)是两种常见的数字电路输出配置,它们在集成电路(IC)设计中用于驱动外部负载或进行双向通信。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推挽输出(Push-Pull Output):

  1. 定义:推挽输出是一种电路配置,其中使用两个互补的晶体管(一个N沟道和一个P沟道)来提供输出。
  2. 工作原理:当输出设为低电平时,N沟道晶体管导通,P沟道晶体管关闭;当输出设为高电平时,P沟道晶体管导通,N沟道晶体管关闭。
  3. 电流驱动:推挽输出可以提供高电流驱动能力,因为它可以向负载提供电流或从负载吸取电流。
  4. 速度:推挽输出通常具有较快的切换速度,因为晶体管的切换速度很快。
  5. 应用:常用于驱动低至中等阻性的负载,如LED、继电器或直接驱动其他逻辑电路。

开漏输出(Open-Drain Output):

  1. 定义:开漏输出是一种电路配置,其中只使用一个晶体管(通常是N沟道),并且输出端没有内部的上拉电阻。
  2. 工作原理:当输出设为低电平时,N沟道晶体管导通,输出端为低电平;设为高电平时,晶体管关闭,输出端呈现高阻态。
  3. 电流驱动:开漏输出不能提供内部上拉电流,需要外部上拉电阻来提供电流。
  4. 速度:开漏输出的切换速度可能比推挽输出慢,因为晶体管的关闭动作比打开动作慢。
  5. 应用:常用于需要多个设备共享同一线路的场合,如I2C或SPI等多主机通信协议。

主要区别:

  • 上拉/下拉:推挽输出可以内部提供上拉和下拉电流,而开漏输出需要外部上拉或下拉电阻。
  • 驱动能力:推挽输出具有更强的驱动能力,可以直接驱动负载;开漏输出则依赖外部电阻来驱动负载。
  • 应用场景:推挽输出适用于简单的、不需要多设备共享线路的场景;开漏输出适用于需要多主机或多设备共享线路的复杂通信场景。
  • 逻辑电平:开漏输出允许使用不同的逻辑电平,因为外部上拉电阻可以连接到不同的电压源。
  • 噪声抑制:开漏输出由于需要外部上拉电阻,对噪声的抑制能力可能较弱,需要精心设计以避免问题。

在设计电路时,选择开漏输出还是推挽输出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负载特性以及通信协议的要求。

SPI 的 DMA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微控制器和其他集成电路之间的短距离通信。DMA(Direct Memory Access)是一种硬件特性,它允许某些硬件子系统(如SPI)直接向内存传输数据,而无需CPU的介入,从而减轻CPU的负担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SPI的DMA传输特点:

  1. 数据传输:在SPI通信中,DMA可以用来自动地将从SPI外设接收到的数据缓冲到内存中,或者将内存中的数据发送到SPI外设。

  2. 硬件控制:DMA传输由硬件直接控制,不需要CPU干预,这可以释放CPU去处理其他任务。

  3. 提高效率:DMA可以显著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因为它允许在不占用CPU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

  4. 中断支持:即使数据传输是自动的,DMA通常也会在传输完成时生成中断,通知CPU进行下一步操作,如处理新接收的数据或准备下一次传输。

  5. 配置:使用SPI的DMA需要配置相关的DMA通道,包括源地址、目标地址、传输大小和传输方式等。

  6. 优先级控制:在多个DMA请求的情况下,DMA通道可能具有不同的优先级,以决定哪个请求首先被服务。

  7. 突发传输:某些SPI和DMA硬件支持突发传输(Burst Transfer),可以一次传输多个数据块,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8. 错误处理:DMA传输可能需要错误检测和处理机制,如超时、数据校验错误等。

  9. 节能:由于减少了CPU的介入,DMA传输有助于降低系统的功耗。

实现SPI DMA传输的步骤:

  1. 初始化SPI外设:根据需要的通信参数(如时钟速率、数据位宽、CPOL/CPHA等)配置SPI接口。

  2. 配置DMA通道

    • 设置源地址(SPI数据寄存器)和目标地址(内存地址)。
    • 定义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和传输模式(如单次传输或突发传输)。
    • 配置DMA的优先级和其他特性。
  3. 启动DMA传输:一旦配置完成,启动DMA通道以开始数据传输。

  4. 处理DMA中断:编写中断服务例程(ISR)以处理DMA传输完成事件,如切换SPI的CS(片选)信号,或者读取/写入下一个数据块。

  5. 错误处理:如果DMA传输出现错误,ISR中还应该包含错误处理逻辑。

  6. 优化考虑:在设计DMA传输时,需要考虑内存对齐、缓存一致性、中断延迟等因素,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ARM 底层和内核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一个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名称,它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架构。ARM体系结构的核心是其内核,也就是处理器内部实现运算和逻辑的核心部分。以下是关于ARM底层和内核的一些关键信息:

  1. ARM内核:ARM内核是构成ARM处理器的核心,负责执行程序的指令。ARM公司设计了多种内核,如Cortex-A、Cortex-R和Cortex-M系列,每个系列针对不同的应用和性能需求

  2. 指令集:ARM内核执行的指令集是ARM架构的一部分,它定义了处理器能够识别和执行的指令集合。ARM指令集包括ARM32和ARM64指令集,以及为特定应用优化的扩展集,如NEON和VFP

  3. 内核API  

内核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是指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一组编程接口,它们允许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或系统组件与操作系统内核进行交互。内核API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提供了对硬件资源的访问和管理的功能。

大端格式和小端格式的区别

小端:低字节存在内存的低位,高字节存在内存的高位。大端和小端相反

大端格式(Big-Endian)和小端格式(Little-Endian)是计算机科学中用于描述多字节数据类型在内存中表示方式的术语。它们主要区别在于多字节数据的高位字节(高序位)和低位字节(低序位)的存储顺序。

大端格式(Big-Endian)

  • 在大端格式中,一个多字节值的最高位字节(即最高序位)存储在最低的内存地址处,而最低位字节(即最低序位)存储在最高的内存地址处。
  • 这种格式类似于读书时的顺序,从最高位开始读取到最低位。
  • 例如,对于16位的值0x1234,在大端格式中会存储为0x12 0x34

小端格式(Little-Endian)

  • 在小端格式中,一个多字节值的最低位字节存储在最低的内存地址处,而最高位字节存储在最高的内存地址处。
  • 这种格式类似于阅读书籍时从一页的左端(低位)开始阅读到右端(高位)。
  • 以同样的16位值0x1234为例,在小端格式中会存储为0x34 0x12

区别和影响

  • 字节序:大端和小端的主要区别在于字节的顺序,这影响了多字节数据的表示和处理方式。
  • 兼容性: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可能采用不同的字节序,因此在数据交换时需要特别注意,否则可能会导致数据解释错误。
  • 网络协议:许多网络协议规定了字节序的使用方法,通常是大端格式,以保证跨平台的数据一致性。
  • 处理器设计:某些处理器设计天然支持一种特定的字节序,而其他处理器则提供了指令来处理两种格式的数据。

同步机制遵循的规则

在编程中,同步机制用于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以防止多线程环境下的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问题。以下是同步机制通常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则:

  1. 互斥(Mutual Exclusion)

    • 确保一次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临界区的代码。这是通过使用锁或其他同步原语(如互斥锁mutex、信号量semaphore等)来实现的。
  2. 原子操作(Atomicity)

    • 确保临界区内的操作是原子的,即它们要么完全执行,要么完全不执行,不会有中间状态暴露给其他线程。
  3. 忙等待(Busy Waiting)

    • 避免使用忙等待进行同步,因为它会浪费处理器资源。如果必须等待某个条件,应该使用条件变量或其他非自旋的同步机制。
    • 忙等待(Busy Waiting),也称为自旋(Spinning),是多线程同步中的一种策略,其中一个线程为了等待某个条件发生而不断地检查该条件,而不是被阻塞挂起。
  4. 死锁(Deadlock)避免

    • 设计同步机制时要避免死锁,即两个或多个线程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但没有进展。
  5. 饥饿(Starvation)避免

    • 确保同步机制不会导致某些线程长时间无法访问资源,即避免饥饿现象。
  6. 优先级反转(Priority Inversion)避免

    • 在多优先级系统中,避免低优先级线程持有高优先级线程需要的锁,这可能导致优先级反转。
  7. 最小化临界区

    • 将需要同步的代码量减至最少,以减少同步的开销。
  8. 锁的一致性

    • 在整个程序中,对同一个资源的锁定和解锁使用相同的同步原语。
  9. 避免嵌套锁

    • 尽量避免嵌套使用锁,因为这增加了死锁的风险。
  10. 锁的粒度

    •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锁粒度,粗粒度锁可以减少锁的开销,但可能降低并行性;细粒度锁可以提高并行性,但增加了锁的开销。
  11. 条件变量的使用

    • 当线程需要等待某个条件成立时,应使用条件变量,而不是忙等待。
  12. 顺序一致性

    • 在某些并发模型中,需要保证操作的顺序一致性,即所有线程看到的事件顺序是一致的。
  13. 文档和注释

    • 对于复杂的同步逻辑,应该在代码中使用清晰的文档和注释,以帮助其他程序员理解同步机制。
  14. 测试

    • 对同步机制进行充分的测试,包括压力测试和并发测试,以确保它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 15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