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MPO(Multi-fiber Push On):多光纤推入式
一、光纤
概念:
光导纤维(英语:Optical fiber),简称光纤,是一种光传导工具。重量轻、体积小、传输远(衰减小)、容量大、抗电磁干扰。
光纤的主要用途是通信。目前通信用的光纤基本上是石英系光纤,其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石英玻璃,即二氧化硅(SiO2) 。
规格记录方式:
纤芯直径/包层直径
如:多模光纤50um/125um。
包层规格:标准组织规定统一为125um。
纤芯规格:多模光纤为50um和62.5um(传输性能:50>60);单模光纤为8-10um,最常见的是9um。
光纤工作原理:
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光纤的色散:
-
色散的原因:
在光纤中,光信号是由很多不同的成分组成的,由于信号的各频率成分或各模式成分的传播速度不同,经过光纤传输一段距离后,不同成分之间出现时延差,引起传输信号波形失真,脉冲展宽,这种现象称为光纤色散。
-
色散的影响:
光纤色散的存在使传输的信号脉冲畸变和展宽,从而产生码间干扰。为了保证通信质量,必须增大码间间隔,即降低信号的传输速率,这就限制了光纤系统的通信容量和传输距离。
-
色散的分类:
按照色散产生的原因,光纤色散可分为模式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极化色散。
光纤的损耗:
光信号经光纤传输后,由于吸收、散射等原因引起光功率的减小。
-
吸收损耗
-
本征吸收:光纤材料本身所固有的吸收作用。
-
杂志吸收:光纤中杂质对光的吸收作用。
-
-
散射损耗。线性散射;非线性散射;结构不完善散射。
-
其他衰耗:微弯曲衰耗等。光纤是柔软的,可以弯曲,可是弯曲到一定程度后,光纤虽然可以导光,但会使光的传输途径改变。由传输模转换为辐射模,使一部分光能渗透到包层中或穿过包层成为辐射模向外泄漏损失掉,从而产生损耗。当弯曲半径大于5~10cm时,由弯曲造成的损耗可以忽略。
光纤通信的优点:
-
通信容量巨大。从理论上讲,一根光纤可以同时传输100亿个话路,目前同时传输50万个话路的试验已经成功,比传统同轴电缆、微波等高出几千乃至几十万倍。
-
中继距离长。光纤具有极低的衰耗系数,配以适当的光发送、光接收设备、光放大器、前向纠错与RZ编码调制技术等,可使其中继距离达数千公里以上,而传统电缆只能传送1.5km,微波50km,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拟。
-
适应能力强。具有不怕外界强电磁场的干扰、耐腐蚀等优点。
-
因为光纤的基本成分是石英,只传光,不导电,不受电磁场的作用,在其中传输的光信号不受电磁场的影响,故光纤传输对电磁干扰、工业干扰有很强的抵御能力。保密性好。
-
体积小、重量轻
-
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光纤分类:
-
多模光纤(MMF,Multi Mode Filber):可传多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适用于较小容量、短距离通讯。纤芯为8~10um,一般为9um。
-
单模光纤(SMF,Single Mode Filber):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通讯。纤芯一般为50um、62.5um。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对比:
对比 | 多模 | 单模 |
衰减 | 高 | 低 |
传输波长 | 850nm到1300nm | 1260nm到1650nm |
使用 | 芯径更大,易于处理 | 连接更复杂 |
距离 | 本地网络(<2km) | 接入网/中等距离/长距离网络(>200km) |
带宽 | 有限的带宽 | 几乎无限带宽 |
成本:单模光缆<多模光缆。而对于光器件:如光源,光接收机,光连接器等,多模<单模类.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应用: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T建议,通信光纤分为G.651-G.657七大类,其中G.651为多模光纤,G.652~G.657为单模光纤。
ITU标准 | 光纤类型 | 名称 | 适用场合 |
G.651 | 多模 | 多模光纤 | 适合光波波长为850nm/1310nm短距离传送(以太网,局域网) |
G.652 | 单模 | 色散非位移单模光纤 | 适合光波波长为1310nm-1550nm(接入网),常规单模光纤。适用光纤到户、长途、城域网。 |
G.653 | 单模 | 色散位移光纤 | 适合光波波长为1550nm长距离传送(主干网,海底光缆),很快退出历史舞台。 |
G.654 | 单模 | 截止波长位移光纤 | 适合光波波长为1550nm长距离传送(海底光缆,不支持DWDM),5G承载网 |
G.655 | 单模 |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 适合光波波长为1550nm长距离传送(主干网,海底光缆,支持DWDM),后期或仅用于长途线路的维护 |
G.656 | 单模 | 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的一种,对于色散的速度有严格的要求,确保了DWDM系统中更大波长范围内的传输性能。量产可能性低。 |
G.657 | 单模 | 耐弯光纤 | 根据FTTx技术的需求及组装应用而生的新产品。G.657光纤是为了实现光纤到户的目标,在G.652光纤的基础上开发的最新的一个光纤品种。更适用于实现FTTH的信息传送、适合安装在室内或大楼等狭窄的场所。 |
光纤跳线:
两端都有连接头。光纤跳线由一根或数根一定长度的光纤和光连接器构成,光纤跳线用来做从设备到光纤布线链路的跳接线,一般用于连接光端机和终端盒。
-
单模光纤(Single-modeFiber):黄色,连接距离可达10公里。
-
多模光纤(Multi-modeFiber):橘红、淡绿色,传输距离较短,300米或500米(主要看激光的不同,产生短波长激光的光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62.5的,一种是50的)
多模光纤通常在建筑物内或公司园区内具有成本效益,而单模光纤则更适合长距离运行。
光纤与光纤/光源之间的连接方式:
1、熔纤(延展光纤长度)
2、光纤连接器(光纤跳线、尾纤)
光纤尾纤(the tail fiber):
一端是连接头,另一端是光缆纤芯的断头。主要用于连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之间还用到耦合器、跳线等)。一般出现在光纤终端盒内,通过熔接方式与其他光缆纤芯相连,可简化电缆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工作。
分类:
同光纤跳线一样,尾纤也分为单模尾纤和多模尾纤。它们两者在色彩、波长以及传输间隔方面有必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多模尾纤为橙色,作业波长为850nm,传输间隔在500m左右;单模尾纤色彩为黄色,作业波长为1310m或1550m,它可以传输的间隔较长,为10—40km左右。别的,依据光纤芯数的不同,尾纤又可以分为单芯尾纤、4芯尾纤、6芯尾纤、8芯尾纤、12芯尾纤、24芯尾纤等。
1310nm可能为单模或多模,单模占大部分
作用:
最首要的一个效果就是衔接。光纤和尾纤衔接,把光缆中的裸纤和光纤尾纤熔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全体,而尾纤则有一个独自的光纤头,经过与光纤收发器相连,将光纤和双绞线衔接,接到信息插座。在光纤的熔接过程中,常用到以下首要东西:光端盒、光纤收发器、尾纤、耦合器、专用剥线钳、光纤切割刀等。传输体系常用的尾纤有SC/PC、FC/PC、LC/PC、E2000/APC、ST/PC等五种接口。
光纤连接器:
-
FC接口(配线架常用):全名叫Ferrule Connector,最早应用于存储局域网络,金属材质,一般在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配线架)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和光模块连接时固定的很好。
-
ST接口(配线架常用): (Stab & Twisst)材质为金属,圆形卡扣式。
-
LC接口(网络设备常用):(Lucent Connector)材质为塑料,用于连接SFP光模块,接口可以卡在光模块上
-
SC接口(较少):(Square Connector),材质为塑料,推拉式连接,接口可以卡在光模块上,常用于路由器、交换机.
“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
GBIC(Gigabit Interface Converter,千兆位接口转换器) 是一种可热插拔的模块,可以插入到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 GBIC 插槽中,可以将网络设备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或电信号,从而实现网络设备与光纤或铜缆的连接。GBIC 模块的一端连接到网络设备的电气接口,另一端连接到光纤或铜缆。
常见的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如“FC/PC”,“SC/PC”,“SC/APC”:
“/”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
“/”后面部分,表示光纤接头截面工艺,即研磨方式。
研磨方式:
“PC:Physical Contact”:
其接头截面是平的,实际上是微球面研磨抛光,在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
“APC”:
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在广电和早期的CATV中应用较多的是型号,其尾纤头采用了带倾角的端面,可以改善电视信号的质量
“UPC”:
衰耗比“PC”要小,一般用于有特殊需求的设备,一些国外厂家ODF架内部跳纤用的就是FC/UPC,主要是为提高ODF设备自身的指标。
MPO(Multi-fiber Push On):多光纤推入式
MPO光纤跳线是由连接器和光缆组成,是一种高密度的光纤传输跳线。
MPO连接器最主要的特点是紧凑设计、跳线芯数多。MPO连接器与SC连接器的尺寸相同,但可容纳12或24根光纤,因此,MPO可大大节省机柜布线空间。目前MPO连接器有8芯、12芯、24芯、48芯、72芯、144芯数设计,其中比较常见的是12, 24芯MPO跳线。 40G MPO-MPO光纤跳线,一般采用12芯的MPO多模插芯; 100G MPO-MPO光纤跳线,则一般采用24芯的MPO插芯。
MPO连接器是一种多模光纤连接器类型,被IEEE标准所采纳作为40G/100G传输的连接器。通过ISO 11801标准标识,多模光纤可分为OM1光纤,OM2光纤,OM3光纤,OM4光纤和新发布的OM5光纤。
OM
OM1/OM2为橙色,OM3/OM4为水蓝色(部分厂商OM4为紫罗兰色),OM5为浅绿色
OM , stand for optical multi-mode,即光模式,是多模光纤表示光纤等级的标准。不同等级传输时的带宽和最大距离不同。
OM1支持最大值为1GB(千兆)的以太网传输,OM3和OM4通常用于在数据中心的布线环境,支持10G(万兆)/40G/100G高速以太网的传输。OM5则在0M4的基础上拓宽带宽通道,为100Gb/s和400Gb/s波长提供解决方案。
MPO和MTP的区别:
1、MPO (Multi-fiber Push on)(多纤推入式)是日本NTT通信公司设计的第一代弹片卡紧式的多芯光纤连接器,现在是几家公司生产的一种多芯连接头的名称。而MTP(Multi-Fiber Pull Off) (多纤拉出式)是由美国USConec 公司注册的品牌,专门指其生产的MPO连接器独特的类型。
2、MTP连接器与所有通用MPO连接器完全兼容,并且可以直接与其他基于MPO的基础结构互连。与通用MPO连接器相比,MTP连接器是一项多工程产品增强功能。
3、MTP和MPO光纤电缆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连接器。作为改进版本,配备MTP连接器的MTP电缆具有更好的机械设计和光学性能。
光纤和光缆的区别:
光纤是一种传输光束的细而柔软的媒质。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是光缆的核心部分,光纤经过一些构件极其附属保护层的保护就构成了光缆。
光缆包括光纤、缓冲层及披覆。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
海底电缆的核心是由高纯度光纤制作,通过内反射来引导光沿着光纤的路径前进。
二、光模块
简介:
光模块(Optical Module)是实现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功能的光电子器件,光收发一体模块。
光模块是几种类别的模块的统称,包括:光发送模块Transmitter、光接收模块Receiver、光收发一体模块Transceiver和光转发模块Transponder。
工作原理:
光模块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层
基本原理:发送接口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过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由驱动半导体激光器(LD)或者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后,接收接口再把光信号由光探测二极管转换成电信号,并经过前置放大器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
光模块关键参数指标:
光模块的关键技术指标主要包含:发送光功率、接收光功率、过载光功率、接收灵敏度、消光比。
-
发送光功率:发送光功率指光模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发送端光源输出的光功率,可以理解为光的强度,单位为W或mW或dBm。其中W或mW为线性单位,dBm为对数单位。在通信中,我们通常使用dBm来表示光功率,0dBm的光功率对应1mW。
-
接收光功率:接收光功率指光模块在一定的误码率(BER=10-12)条件下,接收端组件能接收的平均光功率范围。上限值为过载光功率,下限值为接收灵敏度。
-
过载光功率(饱和光功率):在一定的传输速率下,维持一定的误码率(BER=10-12)时接收端组件所能接收的最大输入平均光功率,单位:dBm。过小则误码,过大则对光模块造成损害,传输距离10km以上的光模块短接时需要添加光纤衰减器。
光探测器在强光照射下会出现光电流饱和现象,当出现此现象后,探测器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此时接收灵敏度下降,接收到的信号有可能出现误判而造成误码现象,而且还非常容易损坏接收端探测器,在使用操作中应尽量避免强光照射,防止超出饱和光功率。
-
接收灵敏度: 接收灵敏度指的是在一定的传输速率下,维持一定的误码率(BER=10-12)时接收端组件所能接收的最小平均输入光功率,单位:dBm。
一般情况下,速率越高接收灵敏度越差,即最小接收光功率越大,对于光模块接收端器件的要求也越高。
-
消光比(Extinction Ratio,EXT):是用于衡量光模块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消光比反映了光信号“1”电平和“0”电平相对幅度。光模块中影响消光比的因素是偏置电流(Bias)与调制电流(Mod)
消光比的值并非越大光模块越好,而是消光比满足IEEE 802.3标准的光模块才好。
交换机上光模块信息示例:
华为:
[huawei] display interface 100GE 1/0/0 transceiver verbose
100GE1/0/0 transceiver information:
-------------------------------------------------------------------
Common information:
Transceiver Type :100GBASE_CWDM4
Connector Type :LC
Wavelength (nm) :1301
Transfer Distance (m) :2000(9um/125um SMF)
Digital Diagnostic Monitoring :YES
Vendor Name :XXX
Vendor Part Number :XXXX
Ordering Name :
-------------------------------------------------------------------
Manufacture information:
Manu. Serial Number :XXXXX
Manufacturing Date :2017-11-2+08:00
Vendor Name :FINISAR CORP.
-------------------------------------------------------------------
Alarm information:
Non-Huawei-Ethernet-Switch-Certified Transceiver
-------------------------------------------------------------------
Diagnostic information:
Temperature (Celsius) :38.64
Voltage (V) :3.25
Bias Current (mA) :40.23|36.02 (Lane0|Lane1)
36.68|36.97 (Lane2|Lane3)
Bias High Threshold (mA) :55.00
Bias Low Threshold (mA) :25.00
Current RX Power (dBm) :-1.05|-1.02 (Lane0|Lane1)
0.14|0.01 (Lane2|Lane3)
Default RX Power High Threshold (dBm) :3.50
Default RX Power Low Threshold (dBm) :-16.00
Current TX Power (dBm) :0.72|-0.14 (Lane0|Lane1)
-0.48|0.55 (Lane2|Lane3)
Default TX Power High Threshold (dBm) :5.50
Default TX Power Low Threshold (dBm) :-8.00
-------------------------------------------------------------------
CISCO:
Cisco# show int ethernet 1/50 transceiver details
Ethernet1/50
transceiver is present
type is QSFP-100G-SR4
name is XXXX
part number is XXX
revision is 1A
serial number is XXXX
nominal bitrate is 25500 MBit/sec per channel
Link length supported for 50/125um OM3 fiber is 70 m
cisco id is 17
cisco extended id number is 204
Lane Number:1 Network Lane
SFP Detail Diagnostics Information (internal calibration)
----------------------------------------------------------------------------
Current Alarms Warnings
Measurement High Low High Low
----------------------------------------------------------------------------
Temperature 45.25 C 75.00 C -5.00 C 73.00 C -3.00 C
Voltage 3.24 V 3.63 V 2.97 V 3.46 V 3.13 V
Current 7.38 mA 14.99 mA 3.00 mA 12.99 mA 4.49 mA
Tx Power -0.31 dBm 3.39 dBm -10.40 dBm 2.39 dBm -8.41 dBm
Rx Power -0.06 dBm 3.39 dBm -12.36 dBm 2.39 dBm -10.31 dBm
Transmit Fault Count = 0
----------------------------------------------------------------------------
Note: ++ high-alarm; + high-warning; -- low-alarm; - low-warning
华三:
# 查看接口光模块信息
[H3C]display transceiver interface HundredGigE 6/0/1
HundredGigE6/0/1 transceiver information:
Transceiver Type : 100G_CWDM4_FEC_QSFP28
Connector Type : LC
Wavelength(nm) : 1301
Transfer Distance(km) : 2(SMF)
Digital Diagnostic Monitoring : YES
Vendor Name : XXXX
#查看接口光模块诊断信息
[H3C]display transceiver diagnosis interface HundredGigE 6/0/1
HundredGigE6/0/1 transceiver diagnostic information:
Current diagnostic parameters:
[module] Temp.(oltage(V)
31 3.31
[channel] Bias(mA) RX power(dBm) TX power(dBm)
1 39.71 -0.91 -0.72
2 36.20 -0.97 -0.39
3 36.22 -0.49 0.65
4 36.45 -0.74 0.02
Alarm thresholds:
Temp.(oltage(V) Bias(mA) RX power(dBm) TX power(dBm)
High 75 3.63 55.00 3.50 5.50
Low -5 2.97 25.00 -16.00 -8.00
锐捷:
Ruijie# show interface hundredGigabitEthernet 0/49 transceiver
Transceiver Type : 100GBASE-SR4-QSFP28
Connector Type : MPO
Wavelength(nm) : 850
Wavelength tolerance(nm): (+/-)10
Transfer Distance :
50/125 um OM3 fiber
-- 70m
50/125 um OM4 fiber
-- 100m
Digital Diagnostic Monitoring : YES
Vendor Serial Number : XXXX
Current diagnostic parameters[C1:Channel-1 C2:Channel-2 C3:Channel-3 C4:Channel-4 AP:Average Power]:
Temp(Celsius) Voltage(V) Bias(mA) RX power(dBm) TX power(dBm)
47(OK) 3.34(OK) 7.70(OK)[C1] -0.42(OK)[C1/AP] -1.90(OK)[C1]
7.70(OK)[C2] -0.19(OK)[C2/AP] -1.80(OK)[C2]
7.70(OK)[C3] -0.18(OK)[C3/AP] -1.90(OK)[C3]
7.70(OK)[C4] -0.08(OK)[C4/AP] -2.46(OK)[C4]
Transceiver current alarm information:
None
项目 | 描述 |
Common information | 表示光模块的常规信息。 |
Transceiver Type | 表示光模块类型。 |
Connector Type | 表示接口类型。 |
Wavelength (nm) | 表示光波波长。 |
Transfer Distance (m) | 表示光波传输距离。50um/125um表示光纤的直径,OM2表示光纤的等级。 |
Digital Diagnostic Monitoring(DDM) | 表示光模块诊断信息是否监控。DDM用于识别光模块类型、运行指标、故障告警、诊断参数测量。 |
Vendor Name | 表示光模块制造厂商名称。如果显示内容为“HUAWEI”,表示是经过华为数据中心交换机认证的光模块;其他的显示内容表示是非华为数据中心交换机认证光模块。 |
Vendor Part Number | 表示光模块制造厂商编号。 |
Ordering Name | 表示光模块对外型号。 |
Manufacture information | 表示光模块制造信息。 |
Manu. Serial Number | 表示光模块生产序列号。 |
Manufacturing Date | 表示光模块生产日期。 |
Alarm information | 表示光模块告警信息。 |
Diagnostic information | 表示光模块诊断信息。如果显示为“-”,则表示该光模块不支持获取此信息或信息不精确。 |
Temperature (Celsius) | 表示光模块当前温度。 |
Voltage(V) | 表示光模块当前电压。 |
Bias Current (mA) | 表示光模块当前电流。说明:如果接口支持拆分,当接口插入光模块后,会显示光模块中每条Lane的当前电流。每条lane的当前电流值均应在Bias Low Threshold (mA)~Bias High Threshold (mA)范围内才能保证模块正常工作。 |
Bias High Threshold (mA) | 表示光模块电流上限。 |
Bias Low Threshold (mA) | 表示光模块电流下限。 |
Current RX Power (dBm) | 表示当前光模块接收功率。说明:如果接口支持拆分,当接口插入光模块后,会显示光模块中每条Lane的当前接收功率。 |
Default RX Power High Threshold (dBm) | 表示默认光模块接收功率上限。 |
Default RX Power Low Threshold (dBm) | 表示默认光模块接收功率下限。 |
Current TX Power (dBm) | 表示当前光模块发送功率。说明:如果接口支持拆分,当接口插入光模块后,会显示光模块中每条Lane的当前发送功率。 |
Default TX Power High Threshold (dBm) | 表示默认光模块发送功率上限。 |
Default TX Power Low Threshold (dBm) | 表示默认光模块发送功率下限。 |
分类:
按速率分类:
FE(百兆)光模块、1GE光模块、10GE光模块、25GE光模块、40GE光模块、100GE光模块、200GE光模块、400GE光模块、
按封装类型分类:
传输速率越高,结构越复杂,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封装方式。有SFP/eSFP、SFP+、SFP28、QSFP+、CXP、CFP、QSFP28等。
-
SFP:小型可插拔。1GE,SFP光模块支持LC光纤连接器。
-
SFP+:指速率提升的SFP模块,10GE。
-
XFP:“X”是罗马数字10的缩写,所有的XFP都是10GE(万兆)光模块。XFP支持LC光纤连接器。相比SFP+,XFP尺寸更宽更长。
-
SFP28:接口封装大小与SFP+相同,速率为25G。
-
QSFP+:四通道小型可热插拔光模块,支持MPO光纤连接器,比SFP+尺寸更大。40GE,Q——quarter,四倍。
-
CXP:100GE,是一种可热插拔的高密并行光模块标准,在发送和接收(Tx/Rx)方向各提供12个通道,仅适用于短距离多模链路。
-
CFP2:CFP是在SFP接口基础上设计的,尺寸更大,100GE。CFP、CFP2、CFP4的区别在于体积。CFP2的体积是CFP的二分之一,CFP4是CFP的四分之一。
-
QSFP28:四通道SFP接口,接口封装大小与QSFP+相同,支持速率为100GE的QSFP28光模块,大幅简化布线难度以及降低成本。
光模块命名规则:
-
XXX:表示速率,100就是指100GE。
-
m:表示传输距离,常见距离有如下几种:
-
KR:表示传输距离为几十厘米,K即backplane,为背板之间的信号传输距离。
-
CR:表示传输距离为几米,C即copper,高速线缆连接。
-
SR:表示传输距离为几十米,S即short,短距离传输,一般为多模光纤。
-
DR:表示传输距离为500m。PSM4是500米传输,但不属于IEEE的标准体系。
-
FR:表示传输距离为2km。通常是CWDM单模
-
LR:表示传输距离为10km,L即Long,单模光纤
-
ER:表示传输距离为40km,E即Extended。
-
ZR:表示传输距离为80km,非IEEE标准。
-
-
n:表示通道数量,表示100GE占用的SerDes通道数量。
-
4:表示占用4个SerDes通道,即4*25GE。
-
10:表示占用的10个SerDes通道,即10*10GE。
-
波分复用和频分复用
BASE开头的标准都是IEEE 802.3工作组提出的。PSM4和CWDM4是MSA的。
PSM4(Parallel Single Mode 4 lanes,并行单模四通道)
CWDM4(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 4 lanes,四通道粗波分复用)
WDM,就是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简单来说,就是把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复用到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
其实,波分复用就是一种频分复用。波长×频率=光速(固定值),即按波长分其实就是按频率分。只不过在光通信里,习惯用波长命名。
WDM的优点就是容量大,可以远距离传输。
DWDM,密集型WDM,Dense WDM。
CWDM,稀疏型WDM,Coarse WDM。
分类 | 全称 | 波长间隔 | 波长 | 间隔大小 |
---|---|---|---|---|
CWDM | 稀疏波分复用 | 大 | 1270nm-1610nm | 20nm |
DWDM | 密集波分复用 | 小 | 1528nm-1623nm | 0.8nm或0.4nm |
光模块如何区分单/多模?
850nm主要用于多模,1310nm和1550nm主要用于单模
多模 | 黑色拉环 | 波长850nm | 上电后可以看到红色的光 |
单模 | 蓝色拉环 | 波长1310nm | 看不到光 |
单模 | 黄色或绿色 | 波长1550nm | 看不到光 |
单模 | 紫色拉环 | 波长1490nm | 看不到光 |
三、故障拍错
造成光纤故障的原因:
-
光缆过长
-
弯曲过度
-
光缆受压或断裂,光纤受到不均匀应力的作用,例如受到压力或者套塑光纤受到温度变化时,光纤轴产生微小不规则弯曲甚至断裂,其结果是传导模变换为辐射模而导致光能损耗。
-
光缆熔接不良
-
核心直径不匹配
-
填充物直径不匹配
-
接头污染,光纤接头污染、尾纤受潮是造成光缆通讯故障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
接头处抛光不良
-
接头处抛光不良。接头接触不良主要发生在光路终结处,例如光配线箱和光交换机。可能由于操作人员疏忽,或者设备质量问题,又或接头老化等,导致光纤接头不紧密,造成光信号的反射损耗和泄露衰减。
光模块失效的主要原因:
光口污染和损伤引起光链路损耗变大,导致光链路不通。光口污染和损伤的原因主要有:
-
光模块的光口暴露在环境中,光口有灰尘进入而污染。
-
使用的光纤连接器端面已经污染,光模块的光口被二次污染。
-
带尾纤的光接头端面使用不当,比如:端面划伤等。
-
使用了劣质的光纤连接器。
这种情况下,对于污染的光口请用光口清洁棒等专用工具轻轻擦拭,对于损坏、划伤的尾纤请直接更换。
在日常处理故障链路过程中:
常见链路故障原因,由光模块引起的主要有:
-
发现无法识别的光模块,可重新插拔或者更换光模块。
-
发现接口抖动的情况,可能原因是光模块有问题,导致接口有错误包,或者光纤有问题。解决办法:首先查看两边收发光是否正常,其次判断两边接口下是否有error包,crc包,丢包等。一般是入方向有error包,crc包,此时可通过更换对端光模块尝试解决。
-
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现接口出方向有丢包,可通过更换光模块尝试解决。
-
链路down的情况,可查看是否是err-down,这种情况一般是是有错误包过多导致的,或者光纤问题。如果有错误包,可直接更换光模块尝试恢复。err-down的端口,在更换光模块后一般需要手动shutdown,no/undo shutdown才能恢复。
-
RX / TX low的情况导致接口不up的情况:
-
如果TX low:是本端没发光,现判断本端端口是否关闭,如果没有关闭,插拔或者更换光模块尝试解决。
-
如果RX low:是收光低,可能是对端光模块发光低,也可能是光纤问题,或者本端光模块可能也有问题。需要通过更换尝试解决。
-
-
通过将两个端口自环测试,可确定是光模块问题还是交换机端口有问题。
光模块对接问题
光模块对接时主要考虑以下原则:接口标准类型相同理论上即可对接,但实际使用时要注意下收发光功率范围和传输距离。
影响光模块对接的主要因素:
因素 | 说明 |
波长 | 严禁不同波长的光模块对接。由于在光纤中的传输损耗和色散不同,同一速率不同波长对应的传输距离是不一样的,因此对接时需要选择相同波长的光模块。 |
传输距离 | 光模块要求对等使用,不同距离的光模块接口指标差别很大,长距离的光模块价格也高,因此长距离光模块与短距离光模块对接,必须通过增加光衰减器对接;严禁光模块支持距离小于光纤长度。 |
速率 | 光模块标称速率需和实际链路速率一致,在低速情况下可以向下适配,对于部分高速光模块是不支持1.25G等低速率;严禁低速率光模块跑高速信号。光模块标称速率必须大于接口速率。 |
模式 | 光纤与光模块要配对使用,即单模光模块使用单模光纤,多模光模块使用多模光纤,不要混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