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01

硬件结构

冯诺依曼模型

在 1945 年冯诺依曼和其他计算机科学家们提出了计算机具体实现的报告,其遵循了图灵机的设计,而且还提出用电子元件构造计算机,并约定了用二进制进行计算和存储。
最重要的是定义计算机基本结构为 5 个部分,分别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这 5 个部分也被称为冯诺依曼模型。
运算器、控制器是在中央处理器里的,存储器就我们常见的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则是计算机外接的设备,比如键盘就是输入设备,显示器就是输出设备。
存储单元和输入输出设备要与中央处理器打交道的话,离不开总线。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冯诺依曼模型.webp

内存

我们的程序和数据都是存储在内存,存储的区域是线性的。
在计算机数据存储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1 字节等于 8 位(8 bit)。**每一个字节都对应一个内存地址。
内存的地址是从 0 开始编号的,然后自增排列,最后一个地址为内存总字节数 - 1,这种结构好似我们程序里的数组,所以内存的读写任何一个数据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CPU,32 位和 64 位 CPU 最主要区别在于一次能计算多少字节数据:

  • 32 位 CPU 一次可以计算 4 个字节;
  • 64 位 CPU 一次可以计算 8 个字节;

这里的 32 位和 64 位,通常称为 CPU 的位宽,代表的是 CPU 一次可以计算(运算)的数据量。
之所以 CPU 要这样设计,是为了能计算更大的数值,如果是 8 位的 CPU,那么一次只能计算 1 个字节 0~255 范围内的数值,这样就无法一次完成计算 10000 * 500 ,于是为了能一次计算大数的运算,CPU 需要支持多个 byte 一起计算,所以 CPU 位宽越大,可以计算的数值就越大,比如说 32 位 CPU 能计算的最大整数是 4294967295
CPU 内部还有一些组件,常见的有寄存器、控制单元和逻辑运算单元等。其中,控制单元负责控制 CPU 工作,逻辑运算单元负责计算,而寄存器可以分为多种类,每种寄存器的功能又不尽相同。
CPU 中的寄存器主要作用是存储计算时的数据,你可能好奇为什么有了内存还需要寄存器?原因很简单,因为内存离 CPU 太远了,而寄存器就在 CPU 里,还紧挨着控制单元和逻辑运算单元,自然计算时速度会很快。
常见的寄存器种类:

  • 通用寄存器,用来存放需要进行运算的数据,比如需要进行加和运算的两个数据。
  • 程序计数器,用来存储 CPU 要执行下一条指令「所在的内存地址」,注意不是存储了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此时指令还在内存中,程序计数器只是存储了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 指令寄存器,用来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也就是指令本身,指令被执行完成之前,指令都存储在这里。

总线

总线是用于 CPU 和内存以及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总线可分为 3 种:

  • 地址总线,用于指定 CPU 将要操作的内存地址;
  • 数据总线,用于读写内存的数据;
  • 控制总线,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比如中断、设备复位等信号,CPU 收到信号后自然进行响应,这时也需要控制总线;

当 CPU 要读写内存数据的时候,一般需要通过下面这三个总线:

  • 首先要通过「地址总线」来指定内存的地址;
  • 然后通过「控制总线」控制是读或写命令;
  • 最后通过「数据总线」来传输数据;

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向计算机输入数据,计算机经过计算后,把数据输出给输出设备。期间,如果输入设备是键盘,按下按键时是需要和 CPU 进行交互的,这时就需要用到控制总线了。

CPU 是如何执行程序的?

CPU执行程序.webp

  • 第一步,CPU 读取「程序计数器」的值,这个值是指令的内存地址,然后 CPU 的「控制单元」操作「地址总线」指定需要访问的内存地址,接着通知内存设备准备数据,数据准备好后通过「数据总线」将指令数据传给 CPU,CPU 收到内存传来的数据后,将这个指令数据存入到「指令寄存器」
  • 第二步,「程序计数器」的值自增,表示指向下一条指令。这个自增的大小,由 CPU 的位宽决定,比如 32 位的 CPU,指令是 4 个字节,需要 4 个内存地址存放,因此「程序计数器」的值会自增 4;
  • 第三步,CPU 分析「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确定指令的类型和参数,如果是计算类型的指令,就把指令交给「逻辑运算单元」运算;如果是存储类型的指令,则交由「控制单元」执行;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一个程序执行的时候,CPU 会根据程序计数器里的内存地址,从内存里面把需要执行的指令读取到指令寄存器里面执行,然后根据指令长度自增,开始顺序读取下一条指令。
CPU 从程序计数器读取指令、到执行、再到下一条指令,这个过程会不断循环,直到程序执行结束,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被称为** CPU 的指令周期。**

a = 1 + 2 执行具体过程

知道了基本的程序执行过程后,接下来用 a = 1 + 2 的作为例子,进一步分析该程序在冯诺伊曼模型的执行过程。
CPU 是不认识 a = 1 + 2 这个字符串,这些字符串只是方便我们程序员认识,要想这段程序能跑起来,还需要把整个程序翻译成汇编语言的程序,这个过程称为编译成汇编代码。
针对汇编代码,我们还需要用汇编器翻译成机器码,这些机器码由 0 和 1 组成的机器语言,这一条条机器码,就是一条条的计算机指令,这个才是 CPU 能够真正认识的东西。
下面来看看 a = 1 + 2 在 32 位 CPU 的执行过程。
程序编译过程中,编译器通过分析代码,发现 1 和 2 是数据,于是程序运行时,内存会有个专门的区域来存放这些数据,这个区域就是「数据段」。如下图,数据 1 和 2 的区域位置:

  • 数据 1 被存放到 0x200 位置;
  • 数据 2 被存放到 0x204 位置;

注意,数据和指令是分开区域存放的,存放指令区域的地方称为「正文段」。
数据段与正文段.webp
编译器会把 a = 1 + 2 翻译成 4 条指令,存放到正文段中。如图,这 4 条指令被存放到了 0x100 ~ 0x10c 的区域中:

  • 0x100 的内容是 load 指令将 0x200 地址中的数据 1 装入到寄存器 R0;
  • 0x104 的内容是 load 指令将 0x204 地址中的数据 2 装入到寄存器 R1;
  • 0x108 的内容是 add 指令将寄存器 R0 和 R1 的数据相加,并把结果存放到寄存器 R2;
  • 0x10c 的内容是 store 指令将寄存器 R2 中的数据存回数据段中的 0x208 地址中,这个地址也就是变量 a 内存中的地址;

编译完成后,具体执行程序的时候,程序计数器会被设置为 0x100 地址,然后依次执行这 4 条指令。
上面的例子中,由于是在 32 位 CPU 执行的,因此一条指令是占 32 位大小,所以你会发现每条指令间隔 4 个字节。
而数据的大小是根据你在程序中指定的变量类型,比如 int 类型的数据则占 4 个字节,char 类型的数据则占 1 个字节。

总结

:::info
64 位相比 32 位 CPU 的优势在哪吗?64 位 CPU 的计算性能一定比 32 位 CPU 高很多吗?
:::
64 位相比 32 位 CPU 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64 位 CPU 可以一次计算超过 32 位的数字,而 32 位 CPU 如果要计算超过 32 位的数字,要分多步骤进行计算,效率就没那么高,但是大部分应用程序很少会计算那么大的数字,所以只有运算大数字的时候,64 位 CPU 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否则和 32 位 CPU 的计算性能相差不大。

  • 通常来说 64 位 CPU 的地址总线是 48 位,而 32 位 CPU 的地址总线是 32 位,所以 64 位 CPU 可以寻址更大的物理内存空间。如果一个 32 位 CPU 的地址总线是 32 位,那么该 CPU 最大寻址能力是 4G,即使你加了 8G 大小的物理内存,也还是只能寻址到 4G 大小的地址,而如果一个 64 位 CPU 的地址总线是 48 位,那么该 CPU 最大寻址能力是 2^48,远超于 32 位 CPU 最大寻址能力。
    :::info
    你知道软件的 32 位和 64 位之间的区别吗?再来 32 位的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 64 位的电脑上吗?64 位的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 32 位的电脑上吗?如果不行,原因是什么?
    :::
    64 位和 32 位软件,实际上代表指令是 64 位还是 32 位的:

  • 如果 32 位指令在 64 位机器上执行,需要一套兼容机制,就可以做到兼容运行了。但是如果 64 位指令在 32 位机器上执行,就比较困难了,因为 32 位的寄存器存不下 64 位的指令;

  • 操作系统其实也是一种程序,我们也会看到操作系统会分成 32 位操作系统、64 位操作系统,其代表意义就是操作系统中程序的指令是多少位,比如 64 位操作系统,指令也就是 64 位,因此不能装在 32 位机器上。

总之,硬件的 64 位和 32 位指的是 CPU 的位宽,软件的 64 位和 32 位指的是指令的位宽。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对于存储器,它的速度越快、能耗会越高、而且材料的成本也是越贵的,以至于速度快的存储器的容量都比较小。
CPU 里的寄存器和 Cache,是整个计算机存储器中价格最贵的,虽然存储空间很小,但是读写速度是极快的,而相对比较便宜的内存和硬盘,速度肯定比不上 CPU 内部的存储器,但是能弥补存储空间的不足。
存储器通常可以分为这么几个级别:
存储区分级.webp

寄存器

最靠近 CPU 的控制单元和逻辑计算单元的存储器,就是寄存器了,它使用的材料速度也是最快的,因此价格也是最贵的,那么数量不能很多。
寄存器的数量通常在几十到几百之间,每个寄存器可以用来存储一定的字节(byte)的数据。比如:

  • 32 位 CPU 中大多数寄存器可以存储 4 个字节;
  • 64 位 CPU 中大多数寄存器可以存储 8 个字节。

寄存器的访问速度非常快,一般要求在半个 CPU 时钟周期内完成读写,CPU 时钟周期跟 CPU 主频息息相关,比如 2 GHz 主频的 CPU,那么它的时钟周期就是 1/2G,也就是 0.5ns(纳秒)。
CPU 处理一条指令的时候,除了读写寄存器,还需要解码指令、控制指令执行和计算。如果寄存器的速度太慢,则会拉长指令的处理周期,从而给用户的感觉,就是电脑「很慢」。

CPU Cache

CPU Cache 用的是一种叫 S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储器) 的芯片。

SRAM 之所以叫「静态」存储器,是因为只要有电,数据就可以保持存在,而一旦断电,数据就会丢失了。
在 SRAM 里面,一个 bit 的数据,通常需要 6 个晶体管,所以 SRAM 的存储密度不高,同样的物理空间下,能存储的数据是有限的,不过也因为 SRAM 的电路简单,所以访问速度非常快。
CPU 的高速缓存,通常可以分为 L1、L2、L3 这样的三层高速缓存,也称为一级缓存、二级缓存、三级缓存。

L1 高速缓存

L1 高速缓存的访问速度几乎和寄存器一样快,通常只需要 2~4 个时钟周期,而大小在几十 KB 到几百 KB 不等。
每个 CPU 核心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 L1 高速缓存,指令和数据在 L1 是分开存放的,所以 L1 高速缓存通常分成指令缓存和数据缓存。

L2 高速缓存

L2 高速缓存同样每个 CPU 核心都有,但是 L2 高速缓存位置比 L1 高速缓存距离 CPU 核心 更远,它大小比 L1 高速缓存更大,CPU 型号不同大小也就不同,通常大小在几百 KB 到几 MB 不等,访问速度则更慢,速度在 10~20 个时钟周期。

L3 高速缓存

L3 高速缓存通常是多个 CPU 核心共用的,位置比 L2 高速缓存距离 CPU 核心 更远,大小也会更大些,通常大小在几 MB 到几十 MB 不等,具体值根据 CPU 型号而定。
访问速度相对也比较慢一些,访问速度在 20~60个时钟周期。

内存

内存用的芯片和 CPU Cache 有所不同,它使用的是一种叫作 DRAM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的芯片。
相比 SRAM,DRAM 的密度更高,功耗更低,有更大的容量,而且造价比 SRAM 芯片便宜很多。
DRAM 存储一个 bit 数据,只需要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就能存储,但是因为数据会被存储在电容里,电容会不断漏电,所以需要「定时刷新」电容,才能保证数据不会被丢失,这就是 DRAM 之所以被称为「动态」存储器的原因,只有不断刷新,数据才能被存储起来。
DRAM 的数据访问电路和刷新电路都比 SRAM 更复杂,所以访问的速度会更慢,内存速度大概在 200~300 个 时钟周期之间。

SSD/HDD 硬盘

SSD(Solid-state disk) 就是我们常说的固体硬盘,结构和内存类似,但是它相比内存的优点是断电后数据还是存在的,而内存、寄存器、高速缓存断电后数据都会丢失。内存的读写速度比 SSD 大概快 10~1000 倍。
当然,还有一款传统的硬盘,也就是机械硬盘(Hard Disk Drive, HDD),它是通过物理读写的方式来访问数据的,因此它访问速度是非常慢的,它的速度比内存慢 10W 倍左右。
由于 SSD 的价格快接近机械硬盘了,因此机械硬盘已经逐渐被 SSD 替代了。

存储器的层次关系

存储器的层次关系图.webp
每个存储器只和相邻的一层存储器设备打交道,并且存储设备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所需的材料成本必然也是更高,也正因为成本太高,所以 CPU 内部的寄存器、L1\L2\L3 Cache 只好用较小的容量,相反内存、硬盘则可用更大的容量,这就我们今天所说的存储器层次结构。
另外,当 CPU 需要访问内存中某个数据的时候,如果寄存器有这个数据,CPU 就直接从寄存器取数据即可,如果寄存器没有这个数据,CPU 就会查询 L1 高速缓存,如果 L1 没有,则查询 L2 高速缓存,L2 还是没有的话就查询 L3 高速缓存,L3 依然没有的话,才去内存中取数据。

存储器之间的实际价格和性能差距

存储器成本的对比.webp

如何写出让 CPU 跑得更快的代码?

CPU Cache 有多快?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有了内存,还需要 CPU Cache?根据摩尔定律,CPU 的访问速度每 18 个月就会翻倍,相当于每年增长 60% 左右,内存的速度当然也会不断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远小于 CPU,平均每年只增长 7% 左右。于是,CPU 与内存的访问性能的差距不断拉大。
到现在,一次内存访问所需时间是 200~300 多个时钟周期,这意味着 CPU 和内存的访问速度已经相差 200~300 多倍了。
为了弥补 CPU 与内存两者之间的性能差异,就在 CPU 内部引入了 CPU Cache,也称高速缓存。
CPU Cache 通常分为大小不等的三级缓存,分别是 L1 Cache、L2 Cache 和 L3 Cache。
由于 CPU Cache 所使用的材料是 SRAM,价格比内存使用的 DRAM 高出很多,在当今每生产 1 MB 大小的 CPU Cache 需要 7 美金的成本,而内存只需要 0.015 美金的成本,成本方面相差了 466 倍,所以 CPU Cache 不像内存那样动辄以 GB 计算,它的大小是以 KB 或 MB 来计算的。
其中,L1 Cache 通常会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这意味着数据和指令在 L1 Cache 这一层是分开缓存的,上图中的 index0 也就是数据缓存,而 index1 则是指令缓存,它两的大小通常是一样的。
另外,你也会注意到,L3 Cache 比 L1 Cache 和 L2 Cache 大很多,这是因为 L1 Cache 和 L2 Cache 都是每个 CPU 核心独有的,而
L3 Cache 是多个 CPU 核心共享的**。
程序执行时,会先将内存中的数据加载到共享的 L3 Cache 中,再加载到每个核心独有的 L2 Cache,最后进入到最快的 L1 Cache,之后才会被 CPU 读取。它们之间的层级关系,如下图:CPU-Cache.webp

CPU Cache 的数据结构和读取过程是什么样的?

我们先简单了解下 CPU Cache 的结构,CPU Cache 是由很多个 Cache Line 组成的,Cache Line 是 CPU 从内存读取数据的基本单位,而 Cache Line 是由各种标志(Tag)+ 数据块(Data Block)组成,你可以在下图清晰的看到:
Cache的数据结构.webp
CPU Cache 的数据是从内存中读取过来的,它是以一小块一小块读取数据的,而不是按照单个数组元素来读取数据的,在 CPU Cache 中的,这样一小块一小块的数据,称为 Cache Line(缓存块)。
你可以在你的 Linux 系统,用下面这种方式来查看 CPU 的 Cache Line,你可以看我服务器的 L1 Cache Line 大小是 64 字节,也就意味着** L1 Cache 一次载入数据的大小是 64 字节。**
查看CPULine大小.webp
比如,有一个 int array[100] 的数组,当载入 array[0] 时,由于这个数组元素的大小在内存只占 4 字节,不足 64 字节,CPU 就会顺序加载数组元素到 array[15],意味着array[0]~array[15]数组元素都会被缓存在 CPU Cache 中了,因此当下次访问这些数组元素时,会直接从 CPU Cache 读取,而不用再从内存中读取,大大提高了 CPU 读取数据的性能。
事实上,CPU 读取数据的时候,无论数据是否存放到 Cache 中,CPU 都是先访问 Cache,只有当 Cache 中找不到数据时,才会去访问内存,并把内存中的数据读入到 Cache 中,CPU 再从 CPU Cache 读取数据。
这样的访问机制,跟我们使用「内存作为硬盘的缓存」的逻辑是一样的,如果内存有缓存的数据,则直接返回,否则要访问龟速一般的硬盘。
那 CPU 怎么知道要访问的内存数据,是否在 Cache 里?如果在的话,如何找到 Cache 对应的数据呢?我们从最简单、基础的直接映射 Cache(Direct Mapped Cache) 说起,来看看整个 CPU Cache 的数据结构和访问逻辑。
前面,我们提到 CPU 访问内存数据时,是一小块一小块数据读取的,具体这一小块数据的大小,取决于 coherency_line_size 的值,一般 64 字节。在内存中,这一块的数据我们称为内存块(Block),读取的时候我们要拿到数据所在内存块的地址。
对于直接映射 Cache 采用的策略,就是把内存块的地址始终「映射」在一个 CPU Cache Line(缓存块) 的地址,至于映射关系实现方式,则是使用「取模运算」,取模运算的结果就是内存块地址对应的 CPU Cache Line(缓存块) 的地址。
举个例子,内存共被划分为 32 个内存块,CPU Cache 共有 8 个 CPU Cache Line,假设 CPU 想要访问第 15 号内存块,如果 15 号内存块中的数据已经缓存在 CPU Cache Line 中的话,则是一定映射在 7 号 CPU Cache Line 中,因为 15 % 8 的值是 7。
机智的你肯定发现了,使用取模方式映射的话,就会出现多个内存块对应同一个 CPU Cache Line,比如上面的例子,除了 15 号内存块是映射在 7 号 CPU Cache Line 中,还有 7 号、23 号、31 号内存块都是映射到 7 号 CPU Cache Line 中。
求模映射策略.webp
因此,为了区别不同的内存块,在对应的 CPU Cache Line 中我们还会存储一个组标记(Tag)。这个组标记会记录当前 CPU Cache Line 中存储的数据对应的内存块,我们可以用这个组标记来区分不同的内存块。
除了组标记信息外,CPU Cache Line 还有两个信息:

  • 一个是,从内存加载过来的实际存放数据(Data)。
  • 另一个是,有效位(Valid bit),它是用来标记对应的 CPU Cache Line 中的数据是否是有效的,如果有效位是 0,无论 CPU Cache Line 中是否有数据,CPU 都会直接访问内存,重新加载数据。

CPU 在从 CPU Cache 读取数据的时候,并不是读取 CPU Cache Line 中的整个数据块,而是读取 CPU 所需要的一个数据片段,这样的数据统称为一个字(Word)。那怎么在对应的 CPU Cache Line 中数据块中找到所需的字呢?答案是,需要一个偏移量(Offset)。
因此,一个内存的访问地址,包括组标记、CPU Cache Line 索引、偏移量这三种信息,于是 CPU 就能通过这些信息,在 CPU Cache 中找到缓存的数据。而对于 CPU Cache 里的数据结构,则是由索引 + 有效位 + 组标记 + 数据块组成。
直接Cache映射.webp
如果内存中的数据已经在 CPU Cache 中了,那 CPU 访问一个内存地址的时候,会经历这 4 个步骤:

  • 根据内存地址中索引信息,计算在 CPU Cache 中的索引,也就是找出对应的 CPU Cache Line 的地址;
  • 找到对应 CPU Cache Line 后,判断 CPU Cache Line 中的有效位,确认 CPU Cache Line 中数据是否是有效的,如果是无效的,CPU 就会直接访问内存,并重新加载数据,如果数据有效,则往下执行;
  • 对比内存地址中组标记和 CPU Cache Line 中的组标记,确认 CPU Cache Line 中的数据是我们要访问的内存数据,如果不是的话,CPU 就会直接访问内存,并重新加载数据,如果是的话,则往下执行;
  • 根据**内存地址中偏移量信息,**从 CPU Cache Line 的数据块中,读取对应的字。

到这里,相信你对直接映射 Cache 有了一定认识,但其实除了直接映射 Cache 之外,还有其他通过内存地址找到 CPU Cache 中的数据的策略,比如全相连 Cache (Fully Associative Cache)、组相连 Cache (Set Associative Cache)等,这几种策策略的数据结构都比较相似,我们理解了直接映射 Cache 的工作方式,其他的策略如果你有兴趣去看,相信很快就能理解的了。

如何写出让 CPU 跑得更快的代码?

我们知道 CPU 访问内存的速度,比访问 CPU Cache 的速度慢了 100 多倍,所以如果 CPU 所要操作的数据在 CPU Cache 中的话,这样将会带来很大的性能提升。访问的数据在 CPU Cache 中的话,意味着缓存命中,缓存命中率越高的话,代码的性能就会越好,CPU 也就跑的越快。
于是,「如何写出让 CPU 跑得更快的代码?」这个问题,可以改成「如何写出 CPU 缓存命中率高的代码?」。
在前面我也提到, L1 Cache 通常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这是因为 CPU 会分别处理数据和指令,比如 1+1=2 这个运算,+ 就是指令,会被放在「指令缓存」中,而输入数字 1 则会被放在「数据缓存」里。
因此,我们要分开来看「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的缓存命中率。

如何提升数据缓存的命中率?

遇到遍历数组的情况时,按照内存布局顺序访问,将可以有效的利用 CPU Cache 带来的好处,这样我们代码的性能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如何提升数据缓存的命中率?

对于 if 条件语句,意味着此时至少可以选择跳转到两段不同的指令执行,也就是 if 还是 else 中的指令。那么,如果分支预测可以预测到接下来要执行 if 里的指令,还是 else 指令的话,就可以「提前」把这些指令放在指令缓存中,这样 CPU 可以直接从 Cache 读取到指令,于是执行速度就会很快。

如何提升多核 CPU 的缓存命中率?

在单核 CPU,虽然只能执行一个线程,但是操作系统给每个线程分配了一个时间片,时间片用完了,就调度下一个线程,于是各个线程就按时间片交替地占用 CPU,从宏观上看起来各个线程同时在执行。
而现代 CPU 都是多核心的,线程可能在不同 CPU 核心来回切换执行,这对 CPU Cache 不是有利的,虽然 L3 Cache 是多核心之间共享的,但是 L1 和 L2 Cache 都是每个核心独有的,如果一个线程在不同核心来回切换,各个核心的缓存命中率就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线程都在同一个核心上执行,那么其数据的 L1 和 L2 Cache 的缓存命中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缓存命中率高就意味着 CPU 可以减少访问 内存的频率。
当有多个同时执行「计算密集型」的线程,为了防止因为切换到不同的核心,而导致缓存命中率下降的问题,我们可以把线程绑定在某一个 CPU 核心上,这样性能可以得到非常可观的提升。

CPU 缓存一致性

事实上,数据不光是只有读操作,还有写操作,那么如果数据写入 Cache 之后,内存与 Cache 相对应的数据将会不同,这种情况下 Cache 和内存数据都不一致了,于是我们肯定是要把 Cache 中的数据同步到内存里的。
问题来了,那在什么时机才把 Cache 中的数据写回到内存呢?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下面介绍两种针对写入数据的方法:

  • 写直达(Write Through)
  • 写回(Write Back)

写直达

保持内存与 Cache 一致性最简单的方式是,把数据同时写入内存和 Cache 中,这种方法称为写直达(Write Through)。
写直达.webp

写回

既然写直达由于每次写操作都会把数据写回到内存,而导致影响性能,于是为了要减少数据写回内存的频率,就出现了写回(Write Back)的方法。
在写回机制中,当发生写操作时,新的数据仅仅被写入 Cache Block 里,**只有当修改过的 Cache Block「被替换」时才需要写到内存中,减少了数据写回内存的频率,**这样便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写回1.webp

那具体如何做到的呢?下面来详细说一下:

  • 如果当发生写操作时,数据已经在 CPU Cache 里的话,则把数据更新到 CPU Cache 里,同时标记 CPU Cache 里的这个 Cache Block 为脏(Dirty)的,这个脏的标记代表这个时候,我们 CPU Cache 里面的这个 Cache Block 的数据和内存是不一致的,这种情况是不用把数据写到内存里的;
  • 如果当发生写操作时,数据所对应的 **Cache Block 里存放的是「别的内存地址的数据」**的话,就要检查这个 Cache Block 里的数据有没有被标记为脏的:
    • 如果是脏的话,我们就要把这个 Cache Block 里的数据写回到内存,然后再把当前要写入的数据,先从内存读入到 Cache Block 里,(比如当前要写入 1bytes 的内容,但是 cache line 的大小是 64bytes,我们没办法对 cache line 的 1/64 进行修改,而是需要一个副本来进入 Modified 状态,才能够对整个 cache line进行替换,因此剩下的 63bytes 哪里来?也就是:需要从内存中拷贝一个副本),然后再把当前要写入的数据写入到 Cache Block,最后也把它标记为脏的;
    • 如果不是脏的话,把当前要写入的数据先从内存读入到 Cache Block 里,接着将数据写入到这个 Cache Block 里,然后再把这个 Cache Block 标记为脏的就好了。

可以发现写回这个方法,在把数据写入到 Cache 的时候,只有在缓存不命中,同时数据对应的 Cache 中的 Cache Block 为脏标记的情况下,才会将数据写到内存中,而在缓存命中的情况下,则在写入后 Cache 后,只需把该数据对应的 Cache Block 标记为脏即可,而不用写到内存里。
这样的好处是,如果我们大量的操作都能够命中缓存,那么大部分时间里 CPU 都不需要读写内存,自然性能相比写直达会高很多。
为什么缓存没命中时,还要定位 Cache Block?这是因为此时是要判断数据即将写入到 cache block 里的位置,是否被「其他数据」占用了此位置,如果这个「其他数据」是脏数据,那么就要帮忙把它写回到内存
CPU 缓存与内存使用「写回」机制的流程图如下,左半部分就是读操作的流程,右半部分就是写操作的流程,也就是我们上面讲的内容。

缓存一致性问题

现在 CPU 都是多核的,由于 L1/L2 Cache 是多个核心各自独有的,那么会带来多核心的缓存一致性(Cache Coherence) 的问题,如果不能保证缓存一致性的问题,就可能造成结果错误。
那缓存一致性的问题具体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以一个含有两个核心的 CPU 作为例子看一看。
假设 A 号核心和 B 号核心同时运行两个线程,都操作共同的变量 i(初始值为 0 )。
缓存一致性问题例子.webp
这时如果 A 号核心执行了 i++ 语句的时候,为了考虑性能,使用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写回策略,先把值为 1 的执行结果写入到 L1/L2 Cache 中,然后把 L1/L2 Cache 中对应的 Block 标记为脏的,这个时候数据其实没有被同步到内存中的,因为写回策略,只有在 A 号核心中的这个 Cache Block 要被替换的时候,数据才会写入到内存里。
如果这时旁边的 B 号核心尝试从内存读取 i 变量的值,则读到的将会是错误的值,因为刚才 A 号核心更新 i 值还没写入到内存中,内存中的值还依然是 0。这个就是所谓的缓存一致性问题,A 号核心和 B 号核心的缓存,在这个时候是不一致,从而会导致执行结果的错误。
那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一种机制,来同步两个不同核心里面的缓存数据。要实现的这个机制的话,要保证做到下面这 2 点:

  • 第一点,某个 CPU 核心里的 Cache 数据更新时,必须要传播到其他核心的 Cache,这个称为写传播(Write Propagation);
  • 第二点,某个 CPU 核心里对数据的操作顺序,必须在其他核心看起来顺序是一样的,这个称为事务的串行化(Transaction Serialization)。

第一点写传播很容易就理解,当某个核心在 Cache 更新了数据,就需要同步到其他核心的 Cache 里。而对于第二点事务的串行化,我们举个例子来理解它。
假设我们有一个含有 4 个核心的 CPU,这 4 个核心都操作共同的变量 i(初始值为 0 )。A 号核心先把 i 值变为 100,而此时那么问题就来了,C 号核心先收到了 A 号核心更新数据的事件,再收到 B 号核心更新数据的事件,因此 C 号核心看到的变量 i 是先变成 100,后变成 200。
而如果 D 号核心收到的事件是反过来的,则 D 号核心看到的是变量 i 先变成 200,再变成 100,虽然是做到了写传播,但是各个 Cache 里面的数据还是不一致的。
所以,我们要保证 C 号核心和 D 号核心都能看到相同顺序的数据变化,比如变量 i 都是先变成 100,再变成 200,这样的过程就是事务的串行化。
事件顺序问题.webp
要实现事务串行化,要做到 2 点:

  • CPU 核心对于 Cache 中数据的操作,需要同步给其他 CPU 核心;
  • 要引入「锁」的概念,如果两个 CPU 核心里有相同数据的 Cache,那么对于这个 Cache 数据的更新,只有拿 到了「锁」,才能进行对应的数据更新。

那接下来我们看看,写传播和事务串行化具体是用什么技术实现的。同一时间,B 号核心先把 i 值变为 200,这里两个修改,都会「传播」到 C 和 D 号核心。

总线嗅探

写传播的原则就是当某个 CPU 核心更新了 Cache 中的数据,要把该事件广播通知到其他核心。最常见实现的方式是总线嗅探(Bus Snooping)
我还是以前面的 i 变量例子来说明总线嗅探的工作机制,当 A 号 CPU 核心修改了 L1 Cache 中 i 变量的值,通过总线把这个事件广播通知给其他所有的核心,然后每个 CPU 核心都会监听总线上的广播事件,并检查是否有相同的数据在自己的 L1 Cache 里面,如果 B 号 CPU 核心的 L1 Cache 中有该数据,那么也需要把该数据更新到自己的 L1 Cache。
可以发现,总线嗅探方法很简单, CPU 需要每时每刻监听总线上的一切活动,但是不管别的核心的 Cache 是否缓存相同的数据,都需要发出一个广播事件,这无疑会加重总线的负载。
另外,总线嗅探只是保证了某个 CPU 核心的 Cache 更新数据这个事件能被其他 CPU 核心知道,但是并不能保证事务串行化。
于是,有一个协议基于总线嗅探机制实现了事务串行化,也用状态机机制降低了总线带宽压力,这个协议就是 MESI 协议,这个协议就做到了 CPU 缓存一致性。

MESI 协议

MESI 协议其实是 4 个状态单词的开头字母缩写,分别是:

  • Modified,已修改
  • Exclusive,独占
  • Shared,共享
  • Invalidated,已失效

这四个状态来标记 Cache Line 四个不同的状态。
「已修改」状态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脏标记,代表该 Cache Block 上的数据已经被更新过,但是还没有写到内存里。而「已失效」状态,表示的是这个 Cache Block 里的数据已经失效了,不可以读取该状态的数据。
「独占」和「共享」状态都代表 Cache Block 里的数据是干净的,也就是说,这个时候 Cache Block 里的数据和内存里面的数据是一致性的。
「独占」和「共享」的差别在于,独占状态的时候,数据只存储在一个 CPU 核心的 Cache 里,而其他 CPU 核心的 Cache 没有该数据。这个时候,如果要向独占的 Cache 写数据,就可以直接自由地写入,而不需要通知其他 CPU 核心,因为只有你这有这个数据,就不存在缓存一致性的问题了,于是就可以随便操作该数据。
另外,在「独占」状态下的数据,如果有其他核心从内存读取了相同的数据到各自的 Cache ,那么这个时候,独占状态下的数据就会变成共享状态。
那么,「共享」状态代表着相同的数据在多个 CPU 核心的 Cache 里都有,所以当我们要更新 Cache 里面的数据的时候,不能直接修改,而是要先向所有的其他 CPU 核心广播一个请求,要求先把其他核心的 Cache 中对应的 Cache Line 标记为「无效」状态,然后再更新当前 Cache 里面的数据。
我们举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看这四个状态的转换:

  1. 当 A 号 CPU 核心从内存读取变量 i 的值,数据被缓存在 A 号 CPU 核心自己的 Cache 里面,此时其他 CPU 核心的 Cache 没有缓存该数据,于是标记 Cache Line 状态为「独占」,此时其 Cache 中的数据与内存是一致的;
  2. 然后 B 号 CPU 核心也从内存读取了变量 i 的值,此时会发送消息给其他 CPU 核心,由于 A 号 CPU 核心已经缓存了该数据,所以会把数据返回给 B 号 CPU 核心。在这个时候, A 和 B 核心缓存了相同的数据,Cache Line 的状态就会变成「共享」,并且其 Cache 中的数据与内存也是一致的;
  3. 当 A 号 CPU 核心要修改 Cache 中 i 变量的值,发现数据对应的 Cache Line 的状态是共享状态,则要向所有的其他 CPU 核心广播一个请求,要求先把其他核心的 Cache 中对应的 Cache Line 标记为「无效」状态,然后 A 号 CPU 核心才更新 Cache 里面的数据,同时标记 Cache Line 为「已修改」状态,此时 Cache 中的数据就与内存不一致了。
  4. 如果 A 号 CPU 核心「继续」修改 Cache 中 i 变量的值,由于此时的 Cache Line 是「已修改」状态,因此不需要给其他 CPU 核心发送消息,直接更新数据即可。
  5. 如果 B 号 CPU 核心的 Cache 里的 i 变量对应的** Cache Line 要被「替换」,发现 Cache Line 状态是「已修改」状态,就会在替换前先把数据同步到内存。**

所以,可以发现当 Cache Line 状态是「已修改」或者「独占」状态时,修改更新其数据不需要发送广播给其他 CPU 核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总线带宽压力。
事实上,整个 MESI 的状态可以用一个有限状态机来表示它的状态流转。还有一点,对于不同状态触发的事件操作,可能是来自本地 CPU 核心发出的广播事件,也可以是来自其他 CPU 核心通过总线发出的广播事件。下图即是 MESI 协议的状态图:
MESI协议.webp
MESI状态转换表格.webp

分析伪共享的问题

①. 最开始变量 A 和 B 都还不在 Cache 里面,假设 1 号核心绑定了线程 A,2 号核心绑定了线程 B,线程 A 只会读写变量 A,线程 B 只会读写变量 B。
②. 1 号核心读取变量 A,由于 CPU 从内存读取数据到 Cache 的单位是 Cache Line,也正好变量 A 和 变量 B 的数据归属于同一个 Cache Line,所以 A 和 B 的数据都会被加载到 Cache,并将此 Cache Line 标记为「独占」状态。
分析伪共享2.webp
③. 接着,2 号核心开始从内存里读取变量 B,同样的也是读取 Cache Line 大小的数据到 Cache 中,此 Cache Line 中的数据也包含了变量 A 和 变量 B,此时 1 号和 2 号核心的 Cache Line 状态变为「共享」状态。
分析伪共享3.webp
④. 1 号核心需要修改变量 A,发现此 Cache Line 的状态是「共享」状态,所以先需要通过总线发送消息给 2 号核心,通知 2 号核心把 Cache 中对应的 Cache Line 标记为「已失效」状态,然后 1 号核心对应的 Cache Line 状态变成「已修改」状态,并且修改变量 A。
分析伪共享4.webp
⑤. 之后,2 号核心需要修改变量 B,此时 2 号核心的 Cache 中对应的 Cache Line 是已失效状态,另外由于 1 号核心的 Cache 也有此相同的数据,且状态为「已修改」状态,所以要先把 1 号核心的 Cache 对应的 Cache Line 写回到内存,然后 2 号核心再从内存读取 Cache Line 大小的数据到 Cache 中,最后把变量 B 修改到 2 号核心的 Cache 中,并将状态标记为「已修改」状态。
分析伪共享5.webp
所以,可以发现如果 1 号和 2 号 CPU 核心这样持续交替的分别修改变量 A 和 B,就会重复 ④ 和 ⑤ 这两个步骤,Cache 并没有起到缓存的效果,虽然变量 A 和 B 之间其实并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因为同时归属于一个 Cache Line ,这个 Cache Line 中的任意数据被修改后,都会相互影响,从而出现 ④ 和 ⑤ 这两个步骤。
因此,这种因为多个线程同时读写同一个 Cache Line 的不同变量时,而导致 CPU Cache 失效的现象称为伪共享(False Sharing)。

避免伪共享的方法

因此,对于多个线程共享的热点数据,即经常会修改的数据,应该避免这些数据刚好在同一个 Cache Line 中,否则就会出现为伪共享的问题。
接下来,看看在实际项目中是用什么方式来避免伪共享的问题的。
在 Linux 内核中存在 __cacheline_aligned_in_smp 宏定义,是用于解决伪共享的问题。
举个例子,有下面这个结构体:

struct test{
    int a;
    int b;
}

结构体里的两个成员变量 a 和 b 在物理内存地址上是连续的,于是它们可能会位于同一个 Cache Line 中。
所以,为了防止前面提到的 Cache 伪共享问题,我们可以使用上面介绍的宏定义,将 b 的地址设置为 Cache Line 对齐地址,如下:

struct test{
    int a;
    int b __cacheline_aligned_in_smp;
}
这样 a 和 b 变量就不会在同一个 Cache Line 中了,如下图:  

struct_ab1.webp
所以,避免 Cache 伪共享实际上是用空间换时间的思想,浪费一部分 Cache 空间,从而换来性能的提升。
我们再来看一个应用层面的规避方案,有一个 Java 并发框架 Disruptor 使用「字节填充 + 继承」的方式,来避免伪共享的问题。
Disruptor 中有一个 RingBuffer 类会经常被多个线程使用,代码如下:
Disruptor.webp
你可能会觉得 RingBufferPad 类里 7 个 long 类型的名字很奇怪,但事实上,它们虽然看起来毫无作用,但却对性能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CPU Cache 从内存读取数据的单位是 CPU Cache Line,一般 64 位 CPU 的 CPU Cache Line 的大小是 64 个字节,一个 long 类型的数据是 8 个字节,所以 CPU 一下会加载 8 个 long 类型的数据。
根据 JVM 对象继承关系中父类成员和子类成员,内存地址是连续排列布局的,因此 RingBufferPad 中的 7 个 long 类型数据作为 Cache Line 前置填充,而 RingBuffer 中的 7 个 long 类型数据则作为 Cache Line 后置填充,这 14 个 long 变量没有任何实际用途,更不会对它们进行读写操作。
填充字节.webp
另外,RingBufferFelds 里面定义的这些变量都是 final 修饰的,意味着第一次加载之后不会再修改, 又由于**「前后」各填充了 7 个不会被读写的 long 类型变量,所以无论怎么加载 Cache Line,这整个 Cache Line 里都没有会发生更新操作的数据,于是只要数据被频繁地读取访问,就自然没有数据被换出 Cache 的可能,也因此不会产生伪共享的问题。**

CPU 如何选择线程的?

调度类

由于任务有优先级之分,Linux 系统为了保障高优先级的任务能够尽可能早的被执行,于是分为了这几种调度类,如下图:
调度类.webp

完全公平调度

我们平日里遇到的基本都是普通任务,对于普通任务来说,公平性最重要,在 Linux 里面,实现了一个基于 CFS 的调度算法,也就是完全公平调度(Completely Fair Scheduling)
这个算法的理念是想让分配给每个任务的 CPU 时间是一样,于是它为每个任务安排一个虚拟运行时间 vruntime,如果一个任务在运行,其运行的越久,该任务的 vruntime 自然就会越大,而没有被运行的任务,vruntime 是不会变化的。
那么,在 CFS 算法调度的时候,会优先选择 vruntime 少的任务,以保证每个任务的公平性。
这就好比,让你把一桶的奶茶平均分到 10 杯奶茶杯里,你看着哪杯奶茶少,就多倒一些;哪个多了,就先不倒,这样经过多轮操作,虽然不能保证每杯奶茶完全一样多,但至少是公平的。

CPU 运行队列

一个系统通常都会运行着很多任务,多任务的数量基本都是远超 CPU 核心数量,因此这时候就需要排队。
事实上,每个 CPU 都有自己的运行队列(Run Queue, rq),用于描述在此 CPU 上所运行的所有进程,其队列包含三个运行队列,Deadline 运行队列 dl_rq、实时任务运行队列 rt_rq 和 CFS 运行队列 cfs_rq,其中 cfs_rq 是用红黑树来描述的,按 vruntime 大小来排序的,最左侧的叶子节点,就是下次会被调度的任务。

调整优先级

如果我们启动任务的时候,没有特意去指定优先级的话,默认情况下都是普通任务,普通任务的调度类是 Fair,由 CFS 调度器来进行管理。CFS 调度器的目的是实现任务运行的公平性,也就是保障每个任务的运行的时间是差不多的。
如果你想让某个普通任务有更多的执行时间,可以调整任务的 nice 值,从而让优先级高一些的任务执行更多时间。nice 的值能设置的范围是 -20~19, 值越低,表明优先级越高,因此 -20 是最高优先级,19 则是最低优先级,默认优先级是 0。
是不是觉得 nice 值的范围很诡异?事实上,nice 值并不是表示优先级,而是表示优先级的修正数值,它与优先级(priority)的关系是这样的:priority(new) = priority(old) + nice。内核中,priority 的范围是 0~139,值越低,优先级越高,其中前面的 0~99 范围是提供给实时任务使用的,而 nice 值是映射到 100~139,这个范围是提供给普通任务用的,因此 nice 值调整的是普通任务的优先级。

什么是软中断?

我们可以知道,中断是一种异步的事件处理机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操作系统收到了中断请求,会打断其他进程的运行,所以中断请求的响应程序,也就是中断处理程序,要尽可能快的执行完,这样可以减少对正常进程运行调度地影响。
而且,中断处理程序在响应中断时,可能还会「临时关闭中断」,这意味着,如果当前中断处理程序没有执行完之前,系统中其他的中断请求都无法被响应,也就说中断有可能会丢失,所以中断处理程序要短且快。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中断请求的处理程序应该要短且快,这样才能减少对正常进程运行调度地影响,而且中断处理程序可能会暂时关闭中断,这时如果中断处理程序执行时间过长,可能在还未执行完中断处理程序前**,会丢失当前其他设备的中断请求。**
那 Linux 系统为了解决中断处理程序执行过长和中断丢失的问题,将中断过程分成了两个阶段**,分别是「上半部和下半部分」。**

  • 上半部(硬中断)用来快速处理中断,一般会暂时关闭中断请求,主要负责处理跟硬件紧密相关或者时间敏感的事情。
  • 下半部(软中断)用来延迟处理上半部未完成的工作,一般以「内核线程」的方式运行。

怎样理解阻塞非阻塞与同步异步的区别?

IO 概念区分

四个相关概念:

  • 同步(Synchronous)
  • 异步( Asynchronous)
  • 阻塞( Blocking )
  • 非阻塞( Nonblocking)

这四个概念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不如很多网络博客所写的那么简单, 通过举一些什么商店购物, 买书买报的例子就能讲清楚。

进程间通信的同步/异步, 阻塞/非阻塞

让我们看一下《操作系统概念(第九版)》中有关进程间通信的部分是如何解释的:
:::info
进程间的通信是通过 send() 和 receive() 两种基本操作完成的。具体如何实现这两种基础操作,存在着不同的设计。 消息的传递有可能是阻塞的非阻塞的 – 也被称为同步异步的:

  • 阻塞式发送(blocking send). 发送方进程会被一直阻塞, 直到消息被接受方进程收到。
  • 非阻塞式发送(nonblocking send)。 发送方进程调用 send() 后, 立即就可以其他操作。
  • 阻塞式接收(blocking receive) 接收方调用 receive() 后一直阻塞, 直到消息到达可用。
  • 非阻塞式接受(nonblocking receive) 接收方调用 receive() 函数后, 要么得到一个有效的结果, 要么得到一个空值, 即不会被阻塞。

上述不同类型的发送方式和不同类型的接收方式,可以自由组合。
:::

  • 也就是说, 从进程级通信的维度讨论时, 阻塞和同步(非阻塞和异步)就是一对同义词, 且需要针对发送方接收方作区分对待。

先修知识

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

操作系统为了支持多个应用同时运行,需要保证不同进程之间相对独立(一个进程的崩溃不会影响其他的进程 , 恶意进程不能直接读取和修改其他进程运行时的代码和数据)。 因此操作系统内核需要拥有高于普通进程的权限, 以此来调度和管理用户的应用程序。
于是内存空间被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内核空间,一部分为用户空间,内核空间存储的代码和数据具有更高级别的权限。内存访问的相关硬件在程序执行期间会进行访问控制( Access Control),使得用户空间的程序不能直接读写内核空间的内存。

进程切换

上图展示了进程切换中几个最重要的步骤:

  1. 当一个程序正在执行的过程中,** 中断(interrupt)****系统调用(system call)** 发生可以使得 CPU 的控制权会从当前进程转移到操作系统内核。
  2. 操作系统内核负责保存进程 i 在 CPU 中的上下文(程序计数器, 寄存器)到 PCBi (操作系统分配给进程的一个内存块)中。
  3. 从 PCBj 取出进程 j 的CPU 上下文, 将 CPU 控制权转移给进程 j , 开始执行进程 j 的指令。

几个底层概念的通俗(不严谨)解释:

  • **中断(interrupt) **
    • CPU 微处理器有一个中断信号位, 在每个CPU时钟周期的末尾, CPU会去检测那个中断信号位是否有中断信号到达, 如果有, 则会根据中断优先级决定是否要暂停当前执行的指令, 转而去执行处理中断的指令。 (其实就是 CPU 层级的 while 轮询)
  • **时钟中断( Clock Interrupt )**
    • 一个硬件时钟会每隔一段(很短)的时间就产生一个中断信号发送给 CPU,CPU 在响应这个中断时, 就会去执行操作系统内核的指令, 继而将 CPU 的控制权转移给了操作系统内核, 可以由操作系统内核决定下一个要被执行的指令。
  • **系统调用(system call)**
    • system call 是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 用户通过调用 systemcall 来完成那些需要操作系统内核进行的操作, 例如硬盘, 网络接口设备的读写等。

从上述描述中, 可以看出来, 操作系统在进行进切换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内存读写操作, 这带来了一定的开销:

  • 对于一个运行着 UNIX 系统的现代 PC 来说, 进程切换通常至少需要花费 300 us 的时间

进程阻塞

进程的不同状态:

  • New. 进程正在被创建.
  • Running. 进程的指令正在被执行
  • Waiting. 进程正在等待一些事件的发生(例如 I/O 的完成或者收到某个信号)
  • Ready. 进程在等待被操作系统调度
  • Terminated. 进程执行完毕(可能是被强行终止的)

我们所说的 “阻塞”是指进程在发起了一个系统调用(System Call) 后, 由于该系统调用的操作不能立即完成,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于是内核将进程挂起为**等待 (waiting)**状态, 以确保它不会被调度执行, 占用 CPU 资源。

  • 友情提示: 在任意时刻, 一个 CPU 核心上(processor)只可能运行一个进程

I/O System Call 的阻塞/非阻塞, 同步/异步

这里再重新审视 阻塞/非阻塞 IO 这个概念, 其实阻塞和非阻塞描述的是进程的一个操作是否会使得进程转变为“等待”的状态, 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把它和 IO 连在一起讨论呢?
原因是, 阻塞这个词是与系统调用** System Call**** 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要让一个进程进入 **等待(waiting)** 的状态, 要么是它主动调用 **wait()** 或**** sleep() **等挂起自己的操作, 另一种就是它调用 **System Call**, 而 System Call 因为涉及到了 I/O 操作, 不能立即完成, 于是内核就会先将该进程置为等待状态, 调度其他进程的运行, 等到 它所请求的 I/O 操作完成了以后, 再将其状态更改回 **ready**

操作系统内核在执行 System Call 时, CPU 需要与 IO 设备完成一系列物理通信上的交互, 其实再一次会涉及到阻塞和非阻塞的问题。 在现代计算机中,这些物理通信操作基本都是异步完成的, 即发出请求后, 等待 I/O 设备的中断信号后, 再来读取相应的设备缓冲区。
大部分操作系统默认为用户级应用程序提供的都是**阻塞式的系统调用 (blocking systemcall)**接口, 因为阻塞式的调用,使得应用级代码的编写更容易(代码的执行顺序和编写顺序是一致的);
但同样, 现在的大部分操作系统也会提供**非阻塞I/O 系统调用接口(Nonblocking I/O system call)**。 一个非阻塞调用不会挂起调用程序, 而是会立即返回一个值, 表示有多少bytes 的数据被成功读取(或写入)。
:::info
非阻塞I/O 系统调用( nonblocking system call )的另一个替代品是 异步I/O系统调用 (asychronous system call)。 与非阻塞 I/O 系统调用类似,asychronous system call 也是会立即返回, 不会等待 I/O 操作的完成, 应用程序可以继续执行其他的操作, 等到 I/O 操作完成了以后,操作系统会通知调用进程(设置一个用户空间特殊的变量值 或者 触发一个 signal 或者 产生一个软中断或者 调用应用程序的回调函数)。
此处, 非阻塞I/O 系统调用( nonblocking system call )异步I/O系统调用
**(asychronous system call)**的区别是:

  • 一个非阻塞I/O 系统调用 read() 操作立即返回的是任何可以立即拿到的数据,** 可以是完整的结果, 也可以是不完整的结果, 还可以是一个空值。**
  • 异步I/O系统调用 read()结果必须是完整的, 但是这个操作完成的通知可以延迟到将来的一个时间点。
    :::
    注意, 上面提到的非阻塞I/O 系统调用( nonblocking system call )异步I/O系统调用 都是非阻塞式的行为(non-blocking behavior)。 他们的差异仅仅是返回结果的方式和内容不同。

非阻塞 I/O 如何帮助服务器提高吞吐量

考虑一个单进程服务器程序, 收到一个 Socket 连接请求后, 读取请求中的文件名,然后读请求的文件名内容,将文件内容返回给客户端。 那么一个请求的处理流程会如下图所示。

  • R 表示读操作
  • W 表示写操作
  • C 表示关闭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 CPU 和 硬盘IO 的资源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置的。 此时, 我们会希望在等待 I/O 的过程中继续处理新的请求。
方案一: 多进程

  • 每到达一个请求, 我们为这个请求新创建一个进程来处理。 这样, 一个进程在等待 IO 时, 其他的进程可以被调度执行, 更加充分地利用 CPU 等资源。
  • 问题: 每新创建一个进程都会消耗一定的内存空间, 且进程切换也会有时间消耗, 高并发时, 大量进程来回切换的时间开销会变得明显起来。

方案二:多线程

  • 和多进程方案类似,为每一个请求新建一个线程进行处理,这样做的重要区别是, 所有的线程都共享同一个进程空间
  • 问题: 需要考虑是否需要为特定的逻辑使用锁。

引申问题: 一个进程中的某一个线程发起了 system call 后, 是否造成整个进程的阻塞? 如果会, 那么多线程方案与单进程方案相比就没有明显的改善。

  • **解决办法1:内核支持的线程(kenerl supported threads) **
    • 操作系统内核能够感知到线程, 每一个线程都会有一个内核调用栈(kenerl stack) 和 保存CPU 寄存器下文的 table 。

在这种方案中, 如果 CPU 是多核的, 不同的线程还可以运行在不同的 CPU processor 上。 既实现了IO 并发, 也实现了 CPU 并发。
问题: 内核支持线程可移植性差, 其实现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而言有所差别。

  • **解决办法2: 用户支持的线程(user supported threads) **
    • 内核感知不到用户线程, 每一个用户的进程拥有一个调度器, 该调度器可以感知到线程发起的系统调用, 当一个线程产生系统调用时, 不阻塞整个进程, 切换到其他线程继续运行。 当 I/O 调用完成以后, 能够重新唤醒被阻塞的线程。
  • 实现细节:
  • 应用程序基于线程库 thread libray 编写
  • 线程库中包含 “虚假的” read(), write(), accept()等系统调用。
  • 线程库中的 read(), write(), accept() 的底层实现为**非阻塞系统调用(Non-blocking system call)**, 调用后,由于可以立即返回, 则将特定的线程状态标记为 waiting, 调度其他的可执行线程。 内核完成了 IO 操作后, 调用线程库的回调函数, 将原来处于 waiting 状态的线程标记为 runnable.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用户级支持线程(User-Supported Threads)**的解决方案基于**非阻塞IO系统调用( non-blocking system call)** , 且是一种基于操作系统内核事件通知(event-driven)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可以降低系统处理并发请求时的进程切换开销。 基于这个方案, 可以引申到更为宽泛的 event-driven progreamming

总结

  1. 阻塞/非阻塞, 同步/异步的概念要注意讨论的上下文:
  • 在进程通信层面, 阻塞/非阻塞, 同步/异步基本是同义词, 但是需要注意区分讨论的对象是发送方还是接收方。
  • 发送方阻塞/非阻塞(同步/异步)和接收方的阻塞/非阻塞(同步/异步) 是互不影响的。
  • 在** IO 系统调用层面( IO system call )**层面, 非阻塞 IO 系统调用 异步 IO 系统调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它们都不会阻塞进程, 但是返回结果的方式和内容有所差别, 但是都属于非阻塞系统调用( non-blocing system call )
  1. 非阻塞系统调用的存在可以用来实现线程级别的 I/O 并发, 与通过多进程实现的 I/O 并发相比可以减少内存消耗以及进程切换的开销。

内容参考及来源:小林coding

  • 27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