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存储组件

控制框

         控制框

     

                  控制框形态

                           控制框采用部件模块化设计,主要由系统插框、控制器(内含风扇模块)、BBU模块、电源模块、管理模块和接口模块等组成。

                  控制器

                            控制器是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处理存储业务、接收用户的配置管理命令、保存配置信息、接入硬盘和保存关键信息到保险箱硬盘。

         保险箱

                  用于保存存储系统数据,系统配置信息和日志、系统掉电后Cache中的数据

  

         BBU模块

                  够在系统外部供电失效的情况下,提供后备电源支持,以保证存储阵列中业务数据的安全性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为交流电源模块,可以支持控制框在最大功耗模式下正常运行

硬盘框

    硬盘狂形态

                  硬盘框采用部件模块化设计,主要由系统插框、级联模块、电源模块和硬盘模块等组成。

接口模块

         硬盘接口技术

    

      

                  用于ATA指令系统

                          IDE接口

                                   又称为PATA接口(Parallel ATA,并行传输ATA)

                                    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高级技术附加装置

                                   ATA硬盘也经常称为IDE 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硬盘

                                    ATA接口为并行ATA技术

                          SATA接口

                                   Serial ATA ,串行ATA

                                   SATA采用串行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接口速率比IDE接口高。

                                   SATA硬盘采用点对点连接方式,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

                  用于SCSI指令系统

                          并行SCSI接口

                                   SCSI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串行SCSI(SAS)接口

                                     SAS(Serial Attached SCSI) 串行连接SCSI

                                   SAS是一种点对点、全双工、双端口的接口

                                   SAS向下兼容SATA

                                    速率每路600M

                                    SAS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强大的扩展性能

    

                          承载FC协议的接口FC协议

                                    FC硬盘采用FC-AL( Fiber Channel Arbitrated Loop)光纤通道仲裁环

                                    FC-AL是一种基于SCSI协议设计的双端口的串行存储接口

                                    FC-AL支持全双工工作方式

                                   FC为上层协议(SCSI,IP等)提供一个通用硬件传输平台,FC是一种高速度、高可靠、低延迟、高吞吐量的串行数据传输接口。

   

硬盘

         机械硬盘

                  盘片

                          盘片被磁性材料覆盖,盘片上的磁性粒子被极化以表示一个二进制信息单元

                  读/写磁头

                          负责向盘片读取和写入数据。通过磁头改变盘片表面上极细微的磁性粒子簇的NS极性加以存储

                  磁头臂

                          带动读/写磁头,将磁头移动到指定的位置

                  主轴

                          马达电机和轴承在其下方,转动盘片,将盘片上的指定位置移动到读/写磁头下

                  控制电路

                          控制磁盘的速度、磁头臂的移动、向磁头下发命令等。

         硬盘容量和缓存

                  硬盘容量

                           硬盘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扇区大小,单位为MB或GB,影响硬盘容量的因素有单

碟容量和碟片数量。

                  缓存

                           由于CPU和硬盘之间存在巨大的速度差异,为解决硬盘在读写数据时CPU的等待问题,在

硬盘上设置适当的高速缓存,以解决二者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硬盘缓存与CPU上的高

速缓存作用一样,是为了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

         影响硬盘性能的因素

                  转速:影响硬盘连续IO是吞吐量的首要因素

                  寻道速度:影响硬盘随机IO性能的首要因素

                  单碟容量:影响硬盘性能的一个间接因素

         平均访问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

                          指硬盘的磁头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盘面指定磁道所需要的时间,是影响硬盘内部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参数

                  平均等待时间

                          指磁头已处于要访问的磁道,等待需要访问的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时间。

    

         数据传输速率

                  内部传输速率

                          内部传输速率 也称为 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指磁头读写硬盘时的最高速率

                  外部传输速率

                          举例 USB2.0 和 USB3.0

         磁盘的IOPS和传输带宽

                  IOPS

                          IOPS (Input/Output Per Second)指每秒的输入输出量(或读写次数),是衡量硬盘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IOPS的计算:由寻道时间、旋转延迟和数据传输时间三部分组成。

                   传输带宽(Throughput吞吐量)

                           指单位时间内成功传输的数据数量,即传输数据流的速度。例如写入10000个1KB的文件需要10s,则此时传输带宽只达到1MB/s;若写入一个10MB的文件用了0.1s,则此时的传输带宽为100MB/s。

                           数据传输时间:完成传输所请求的数据所需要的时间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并行传输

                           并行传输传输效率高,但是传输距离不长,传输频率不高

                          □ 在长距离上,使用多条线路要比使用单一线路要昂贵

                          □ 长距离传输要求较粗的导线,以便降低信号的衰减,但把他们(传输信号)捆到一条单独电缆中相当困难

                           长距离传输时,受导线电阻或其他因素影响,每条线上的数据到达对方的速度不同,从而导致接收方必须等8条线上的所有数字都到达之后,才能发起下一轮的传输

                           传输频率太高时,电路告诉震荡的时候,数据线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干扰,因此并行传输的时候频率不能太高

                  串行传输

                           串行传输在效率上显然比并行传输低得多,但是可以通过提高传输频率来提升串行传输的传输速度,总体来说串行传输反而比并行传输的总体速率更快

                          串行传输用于远距离传输,目前如PCI接口都转向串行传输方式。PCIE接口就是典型的串行传输方式,其单条线路的传输方式高达2.5GB/S

        

固态硬盘

          相对于HDD而言,固态硬盘SSD在性能、可靠性、能耗、轻便性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目前已经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SSD架构

                  SSD主要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当前主要是Flash闪存颗粒)组成。

                    控制单元:SSD控制器、主机接口、DRAM等;

 存储单元:NAND FLASH颗粒。

                   SSD特点

                           使用flash技术存储信息,数据传输速度比HDD快

                           内部没有机械结构因此耗电量更小、散热小、噪音小

                           SSD盘使用寿命受擦写次数影响

                  SSD数据写入过程(1)

                           以8通道为例,分析Host怎么写SSD。

          

                  SSD数据写入过程 (2)

                           当整个SSD写满后,从用户角度来看,如果想写入新的数据,必须删除一些数据,腾出空间再写。用户在删除和写入数据的过程中,会导致一些Block里面的数据变无效或者变老。

         

SSD数据

    

SSD在数据存储的应用

     

             

                  SSD性能优势

                  SSD在存储中的应用

         NAND Flash

                  NAND Flash内部存储单元组成包括:

 LUN、Plane、Block、Page、Cell

                   对NAND Flash的读写数据的操作主要涉及擦除(Erase)、编程(Program)和读

(Read)。

                  NAND Flsh是非易失性介质,在写入新数据之前必须保证Block被擦除过。对Block擦除一次后再写入一次称为一次P/E Cycle。

         SLC

                  可擦写次数和可靠性最好的,一般5w-10w间;

                  但是存储容量相对较少;

                  成本也最高。

         MLC

                  、可擦写次数较少,一般3K左右;

                  2bit数据读写使得MLC速度比SLC慢

                  存储容量较大;

                  价格比较便宜。

         TLC

                  数据密度更大,可擦写次数只有几百次到上千次;

                  可靠性和性能很低;

                  具有成本优势,一般用在个人消费产品中,不能满足企业产品要求。

         QLC

                  容量增加了33%;

                  与TLC相比较,写入性能、P/E寿命再次减少。

         闪存颗粒数据关系

         地址映射管理

    FTL闪存转换层

     

级联模块

         每个级联模块提供一个一级级联端口‘P0’和一个一级级联端口‘P1’,级联模块通过级联端口来级联控

制框和硬盘框,由此来实现控制框或硬盘框之间通信,是双方间数据传输的节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