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内容:西华大学教授上课PPT
1.机电一体化的概念、组成(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各要素的代表物件,各要素的作用,各要素的基本要求。
机电一体化是微电子技术融入机械工业的过程中形成,并将机械、电子技术、控制技术、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融为一体,实现整体最优的技术和方法。其主要由机械本体、动力源、检测装置、控制器、执行机构。五者关系如下图:
机械本体:代表:机架,机身;主要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支持体,起支撑和固定作用,将各个部件结构保持空间上的相对固定;
动力源:代表电源、液源、气源;为机电系统提供能量;要求:尽可能小的动力输入获得尽可能大的动力输出。
检测装置:传感器,变速器;检测在运行过程中系统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和状态的变化,将其转变为可识别信号,并传送给控制器;精度高、稳定性好,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
执行机构:电动机,液压缸、气缸;将动力源提供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能量转化效率高。
控制器:电子电路+计算机;将检测装置传送来的信息统一定的程序转化为指令发送给执行机构,从而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运行,并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处理速度快、响应快、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完善的自诊断功能。
2.下图中各个部分别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哪个要素?
回答: 机械臂是机械本体,伺服电机+发电机是执行机构,编码器测速是检测装置,微机+电子电路是控制器,动力源是动力源。
齿轮减速器+工作台+联轴器是机械本体。电源是动力源。电机是执行机构。光电编码器+键盘是检测装置。计算机+功率放大器是控制装置。
3.机电一体化的六大关键技术?
机械技术、伺服传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总体技术(接口技术)
4.机电一体化产品与传统机电产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好、结构更新颖。
5.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构成形式?
机械本体是电饭煲壳;检测装置是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按键等;执行机构是加热元件;动力源是电能;控制器是电饭煲中的控制器。
6.第一次课堂测试:
(1)1.机电一体化的含义.:上面已经回答
(2)2.传统缝纫机的脚踏板的摆动是如何转化成为圆周运动的,其原理是什么?
利用连杆机构和曲柄结构将脚踏板的前后摆动转化为带轮的圆周运动。连杆一端与脚踏板连接,另一端与曲柄的端点连接。曲柄有一个固定的旋转轴。当脚踏板向下踩时,连杆推动曲柄绕其固定轴旋转,产生圆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