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

  1. 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用油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2.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 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4. 平等:讲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5.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6. 理性人:能系统而由母的的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
  7. 编辑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0.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1. 市场势力:单个人或者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12. 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动数量

经济学十大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5. 毛衣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 政府又是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事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二章

要点

  1. 循环流向图,见书20。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由两类觉得这,家庭和企业组成,
  2. 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是买者,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是卖者
  3. 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图形,标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出。大炮与黄油
  4.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影响
  5.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6. 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实证表述:描述性的,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二,规范表述: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

第四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1.某种物品与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的市场

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的两个特征: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买者与卖者众多以至于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此时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1. 垄断者: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由他决定价格

5.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种物品的数量

6.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1. 需求曲线: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 市场需求:所有个人对某种特定物品或劳务的需求的总和
  3. 需求变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为去求增加,向左移动为需求减少
  4.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价格
  5. 影响需求的因素: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
  6. 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种物品的数量
  7.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减少
  8. 供给变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为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为供给减少
  9. 影响供给 的因素:投入品的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
  10.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两者都移动;二,确定曲线移动方向;三。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分析实例:66—69
  11.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引导经济决策,从而配置稀缺资源的信号。对于经济中的每一种物品来说,价格确保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因此,均衡价格决定了买者选择购买多少这种物品,以及买者选择生产多少这种物品

第五章  弹性及其应用

  1.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反之~~~~
  2. 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一般规律:                                        一,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的需求往往比较富有弹性   二,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的需求往往缺乏弹性,而奢侈品的需求往往富有弹性                                                                                        

三,市场定义:任何一个市场上的需求弹性都取决于我们所划定的市场范围。范围小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往往大于范围大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因为范围小的市场上的物品更容易找到相近的替代品。比如冰激凌是一个较狭义的范畴,它的需求富有弹性,因为容易找到其他甜点代替。                                     

           三,时间框架: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期内更富有弹性。

  1.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2. 中点法计算两点间需求价格弹性:77页
  3. 各种需求曲线:
  4. 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价格上升将引起总收益增加;如果需求富有弹性,价格上升引起总收益减少。图79

一般规律:

一:当需求缺乏弹性,价格弹性小于1,价格和总收益同方向变动

二:当需求富有弹性,价格弹性大于1,价格和总收益反方向变动

三:如果需求是单位弹性,价格弹性为1,价格变动,总收益不变。

其他需求弹性

  1.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消费者收入变动时需求量如何变动。

公式: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

  1.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于另一种武林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公式: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物品1的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物品2的价格变动百分比

p.s.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整数,互补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负数

供给弹性

  1.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 公式: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3. 各种供给曲线
  4. 供求工具的运动,见书85----89

第六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1. 价格上(下)限:法定最高(低)价格
  2. 价格上限:

一:均衡价格低于上限,价格上限是非限制性的

二:均衡价格高于上限,价格上限对市场有一种限制性约束。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而且卖者必须在大量潜在的买者中配给稀缺物品。

  1. 价格下限:

一:均衡价格高于下限,价格下限是非限制性的

二:均衡价格低于下限,价格下限是限制性的,限制性价格下限引起了过剩

  1. 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平衡的市场,限制性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引起过剩,劳动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结果是出现失业。见书97页
  2. 税收总是由买者与卖者共同分摊。税收一直了市场活动。见书101页
  3. 弹性与税收归宿: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图示见书104

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1. 支付意愿:每一个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2. 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3. 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图示见书114---115
  4.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生产者剩余衡量卖者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
  5. 用攻击曲线衡量生产者剩余:价格之下攻击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生产者剩余。图示见书118
  6. 总剩余=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
  7. 如果资源配置使总剩余最大化,我们说,这种高配置表现出效率。如果一种物品不是由成本最低的卖者生产的,配置就是无效率的。
  8. 除了效率之外,社会计划者还应该关心平等,即市场上的各个买者与卖者是否有相似的经济福利水平。
  9. 三个市场结果的观点

一:自由市场把物品的攻击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这种评价用买者的支付意愿衡量

二:自由市场将物品的需求分配给能够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三:自由市场生产处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物品量。

  1. 为了使总剩余最大化,社会计划者应该选择攻击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产量。图示见书120—121

第十章  外部性

  1. 外部性:当一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而对这种影响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的活动时,就产生了外部性。(外部性的内在化:得到了报酬或者支付了报酬)
  2. 正(负)外部性:对旁观者的影响有利(不利)。
  3. 总之,负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并给予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4.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 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对行为进行管制
  •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提供激励,以促使私人决策者自己来解决问题

矫正税改变了激励,使其考虑到外部性的存在,从而使资源配置向社会最适水平移动。因此,矫正税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又提高了经济效率。

案例分析详见168—171

  1. 科斯定理:在吗某些情况下,私人市场在解决外部性方面非常有效。
  2. 根据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有效地配置资源。
  3. 科斯定理说明,死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中,每个人的状况都刻意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
  4. 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及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5. 许多情况下,在许多利益各方间达成协议是很困难的,从而科斯定理并不适用。

第十一章  

  1. 私人物品:在消费中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
  2. 公共物品:在消费中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
  3. 公共资源:在消费中有竞争性但没排他性
  4. 自然垄断的物品:在消费中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
  5. 搭便车者: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付费的人
  6. 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国防,基础研究即一般性知识(无专利),反贫困
  7. 一些重要的公共资源:清洁的水和空气,拥挤的道路,一些野生动物。
  8. 公地悲剧的理解

第15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

名词解释:

  1. 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某一既定诗琪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其所赚到的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3.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居民总收入(GNP)减折旧。折旧是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或损耗。
  4. 国民收入: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与国民生产净值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包括间接的企业税,但包括企业补贴,两者不同还源于由数据收集问题引起的统计误差。
  5. 个人收入: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
  6. 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在完成它们对政府的义务后剩下的收入。
  7. GDP(Y)的组成,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Y=C+I+G+NX

  1. 消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物品包括家庭购买的汽车与家电等耐用品以及食品和衣服等非耐用品,劳务包括理发医疗等无形的东西,也包括教育。
  2. 投资:是用于对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的物品的购买,它是资本设备,存货,建筑物购买的总和。包括新住房支出。
  3.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包括政府员工的薪水和用于公务的支出。
  4. 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出口)。
  5.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6.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计算真实GDP时首先指定一年作为基年。
  7.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衡量的是相对于基年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反应了价格的变动。

  1. 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某个物价水平衡量指标变动的百分比。如果用GDP平减指数两个相连年份的通货膨胀率用如下方法计算;

(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16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

  1. 消费物价指数(CPI):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2. 消费物价指数的计算:
  1. 固定篮子:固定种类的物品及对应的数量
  2. 找出价格:找出每个时点上篮子中每种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3. 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用价格数据计算不同时期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
  4. 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100%

  1. 计算通货膨胀率

(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100%

  1. 生产物价指数(PPI):衡量企业而不是消费者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
  2. 两个重要差别使GDP平减指数与CPI不一致
  1. 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2. 更微妙的差别设计如何对各种价格进行加权以得出一个物价总水平的数字。消费物价水平指数比较的是固定的一个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这一篮子物品的构成不经常变动。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与基年同样物品和劳务的价格。因此用来计算GDP平减指数的物品与劳务的组合自动地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动。如果所有价格变动的比例不同,对于各种价格加权的方法对于整个通货膨胀率就是至关重要的。(P279页)
  1.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2. 通货膨胀的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自动地按物价水平的变动校正的美元量
  3. 名义利率和真实利率:

名义利率:衡量美元数量变动的利率

真实利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利率

第17章 生产与增长

  1. 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1. 人均物质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称为物质资本。
  2. 人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经济学家用来指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一个术语。人力资本包括在早期儿童教育、小学、中学、大学和成人劳动力在职培训中所积累的技能。
  3. 人均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界提供的生产投入,如土地,河流,矿藏。有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种形式。
  4. 技术知识:对生产物品和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1. 收益递减: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由增加的一单位资本生产的额外产量减少。
  2. 追赶效应:资本的收益递减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开始时比较穷,它就更容易实现迅速增长。
  3. 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P297-305了解

第20章   失业

  1. 就业者:这类人包括作为得到报酬的员工而工作的人,在自己的企业里工作且得到报酬的人,以及在家族企业里工作但拿不到报酬的人。
  2. 失业者:这类人包括能够工作且在之前十周内努力找工作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还包括被解雇正在等待重新被找回工作岗位的人。
  3. 非劳动力:这类人包括不属于前两类的人,如全日制的学生,家务劳动者和退休人员。
  4. 劳动力:就业者与失业者之和。
  5. 失业率:失业者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6. 劳动力参工率:总成年人口中劳动力所占百分比
  7. 摩擦性失业:公认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需要时间,由使工人与工作相匹配的过程所引起的失业有时称为摩擦性失业。通常认为这种失业可以解释较短的失业持续时间。
  8. 结构性失业:在某些劳动市场上课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可能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当劳动的供给量大于需要量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出现这种类型的失业,通常认为这种失业可以解释较长的失业持续时间。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当工资由于某些原因高于使供求均衡的水平时,就产生了这种失业。
  9. 工会:是一个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与雇主进行谈判的工人协会。工会是一种卡特尔(垄断组织)。
  10. 工会与企业就就业条件达成一致的过程称为集体谈判。
  11. 罢工:如果工会和企业没有达成协议,工会就会组织工人从企业撤出劳动。
  12. 三种使工资高于均衡水平的原因:最低工资发、工会、效率工资P345-355
  13. 几种效率工资理论:工人健康、工人流动率、工人素质、工人努力程度

第21章  货币制度

  1. 货币:是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相互购买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在经济中有三种职能:交换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手段
  2. 货币的种类:
  1. 商品货币:货币采取有内在价值的商品形式,如黄金
  2. 法定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1. 流动性:用来说明一种资产兑换为经济中的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
  2. 货币存量:经济中流通的货币量。
  3. 通货:公众受众的纸币钞票和铸币。
  4. 活期存款:储户可以简单地通过开支票而随时支取的银行账户余额。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