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62
英文名称:Bioseparations Engineering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制药工程专业 必修
3. 课程目的
本课程主要讲授各种生物活性物质中各种杂质的去除、分离、纯化和精制技术,是生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针对不同产品的特性,较好地运用各种分离技术来设计合理的提取、精制的工艺路线,并能从理论上解释各种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2.学时为32
5. 建议先修课程
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微生物学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生化分离工程》.严希康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目:
(1)《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毛忠贵 主编.轻工出版社.1999年
(2)《新生物工艺学(下)》.俞俊棠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3)《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刘国诠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年
(4)《生物分离工程》.孙彦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
(2)内容求精求新,以培养兴趣、增长知识、鼓励创新为目的,以阐明基本原理和研究设计思路为重点,结合实例简单介绍基本工艺,不断补充该学科最新进展。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重点章节发放英文研究论文资料,鼓励学生自学讨论。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占30%,形式有:课堂讨论、作业、论文、考勤等
(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闭卷考试
9. 课外自学要求
查阅文献,了解生化分离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撰写报告,在文中必须标明文献出处,且必须有最新的文献报道。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基本内容:
(1)生物分离工程的历史及应用
(2)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
基本要求:
掌握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地位,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以及生物分离过程的分类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正确理解生物分离过程与普通化工产品分离的区别。
教学难点: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
第二章 过滤
基本内容:
(1)过滤的基本概念
(2)连续旋转式真空抽滤机的操作原理
(3)过滤的设备及其结构
基本要求:
(1)掌握过滤前物料预处理的基本方法,过滤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方程
(2)了解连续旋转式真空抽滤机的操作原理与过程,以及过滤设备的基本结构及选择原则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过滤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方程、过滤设备的基本结构与选型,理想不可压缩滤饼和可压缩滤饼过滤过程的相关计算方程
教学难点:过滤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方程;不可压缩滤饼和可压缩滤饼过滤过程的相关计算方程
第三章 离心与沉降
基本内容:
(1)颗粒的沉降
(2)重力沉降式液固分离设备
(3)离心式沉降分离设备及其原理
(4)离心分离过程的放大
(5)离心过滤分离过程分析及其设备
基本要求:
(1)掌握颗粒沉降的计算,了解各种分离沉降设备的种类、结构和原理,离心分离过程的放大方法
(2)掌握典型沉降设备的相关计算
教学重点:颗粒沉降的计算,典型沉降设备的原理和相关计算,Stocks沉降公式,管式离心机及蝶片式分离机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Stocks沉降公式,管式离心机及蝶片式分离机的有关计算。
第四章 细胞破碎
基本内容:
(1)细胞壁
(2)化学破碎法
(3)机械破碎
(4)其他破碎方法
基本要求:
了解细胞壁的结构、各种细胞破碎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教学重点: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结构,化学破碎法,各种破碎方法的比较,渗透压的计算
教学难点:各种破碎方法的比较,渗透压的计算
第五章 萃取
基本内容:
(1)萃取分离原理
(2)单级萃取和多级萃取过程
(3)微分萃取操作
(4)液-液萃取设备与流程
(5)固体浸取
(6)超临界萃取
(7)双水相萃取
(8)反微团萃取
基本要求:
(1)了解萃取分离原理、典型萃取设备
(2)掌握萃取分离的基本方程、各种萃取过程的相关计算、典型萃取方法的分离原理
教学重点:萃取分离的基本方程,单级萃取和多级萃取,超临界萃取,双水相萃取,反微团萃取。萃取分离的基本方程及计算,单级萃取和多级萃取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萃取分离的基本方程及计算,单级萃取和多级萃取的有关计算
第六章 吸附及离子交换
基本内容:
(1)吸附的有关概念
(2)亲和吸附
(3)间歇吸附与连续搅拌吸附
(4)固定床吸附过程分析
(5)离子交换
基本要求:
(1)了解吸附的基本概念
(2)掌握各种吸附过程的原理、特点
教学重点:吸附等温线,影响吸附的因素,亲和吸附,间歇吸附,固定床吸附过程分析,离子交换的概念、分类及原理,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理化性能,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影响因素,树脂的处理和再生,软水和无盐水的制备。吸附等温线及相关计算,间歇吸附的计算,固定床吸附的计算。
教学难点:吸附等温线及相关计算,间歇吸附的计算,固定床吸附的计算。
第七章 色谱分离
基本内容:
(1)色谱分离基本概念
(2)基本色谱法
(3)其他常用色谱法
基本要求:
(1)掌握色谱分离法的分类和基本概念
(2)了解常用色谱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教学重点:色谱分离的基本概念,吸附色谱法及载体的选择,凝胶色谱法的特点。色谱分离产物回收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色谱分离产物回收率的计算
第八章 沉析
基本内容:
(1)盐析
(2)有机溶剂沉析
(3)等电点沉析法
(4)其他沉析法
(5)大规模沉析
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沉析方法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2)了解沉析的操作
教学重点:盐析及其影响因素,有机溶剂沉析及其影响因素,等电点沉析原理,大规模沉析的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大规模沉析的相关计算
第九章 膜分离和电泳
基本内容:
(1)基本概念
(2)膜分离和电泳过程的传质动力学
(3)超滤
(4)电泳
(5)电渗析过程及装置
基本要求:
(1)了解膜分离和电泳的有关概念、各种膜分离装置
(2)掌握超滤和电泳的传质方程和相关计算
教学重点:超滤和电泳的传质方程和相关计算,超滤膜的选择,超滤过程分析
教学难点:超滤和电泳的传质方程和相关计算,超滤过程分析
第十章 结晶
基本内容:
(1)结晶过程的分析
(2)过饱和溶液的形成
(3)晶核形成及晶体的生长
(4)晶体的纯度及大小分布
(5)间歇结晶过程分析
(6)提高晶体质量的方法
基本要求:
(1)了解晶体形成过程及有关机理
(2)掌握过饱和溶液的制备方法,结晶过程的分析及提高晶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结晶过程的影响因素,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成核速度及影响因素,晶体纯度的有关计算,间歇与连续结晶过程分析及相关计算,提高晶体质量的方法。正确理解过饱和溶解度曲线与溶解度曲线的不同,掌握晶体生长速度及相关计算,间歇与连续结晶过程的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晶体生长速度及相关计算,间歇与连续结晶过程的相关计算
第十一章 干燥
基本内容:
(1)基本概念
(2)干燥过程分析
(3)干燥过程基本计算
(4)干燥设备的分类与选择原则
基本要求:
(1)掌握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计算
(2)了解各种干燥设备的原理、操作及应用
教学重点: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计算。正确理解结合水与非结合水、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的区别,准确理解干燥速率曲线,掌握干燥过程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干燥过程的有关计算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32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时数 课程内容 | 讲课 | 实验 | 习题 | 讨论 | 小计 |
第一章 绪论 | 2 | 2 | |||
第二章 过滤 | 3 | 3 | |||
第三章 离心与沉降 | 3 | 3 | |||
第四章 细胞破碎 | 3 | 3 | |||
第五章 萃取 | 3 | 3 | |||
第六章 吸附及离子交换 | 3 | 3 | |||
第七章 色谱分离 | 4 | 4 | |||
第八章 沉析 | 3 | 3 | |||
第九章 膜分离和电泳 | 3 | 3 | |||
第十章 结晶 | 3 | 3 | |||
第十一章 干燥 | 2 | 2 | |||
总计 | 32 | 32 | |||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