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介绍
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端。
策略模式的结构
策略模式的主要角色有以下几种:
- 策略(Strategy)接口:定义了一个算法族,它们都实现了同一个接口。
- 具体策略(ConcreteStrategy)类:实现了Strategy接口定义的算法。
- 上下文(Context)类:用一个ConcreteStrategy对象来配置,维护对Strategy对象的引用。
策略模式的优点
- 算法可以自由切换:通过定义多种策略实现,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切换算法实现。
- 避免使用条件语句:将算法封装在独立的Strategy类中,避免使用多重条件选择语句。
- 扩展性良好:新的策略很容易添加到系统中。
- 避免算法与客户端的耦合:Strategy模式将算法的实现从Context中分离,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变化而互不影响。
策略模式的使用场景
5. 系统需要使用不同的算法来完成相同的操作时。
6. 一个类定义了多种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在这个类的操作中以多个条件语句的形式出现时。
7. 算法的实现需要独立于算法的客户。
二.策略模式的实现 - C++
下面是一个使用C++实现的策略模式示例:
#include <iostream>
// 策略接口
class Strategy {
public:
virtual int execute(int a, 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