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RIP协议

RIP协议

1)什么是RIP

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运行RIP协议的路由器,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

2)距离的定义

  1. 从一个路由器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0。

  1. 从一个路由器到非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所经过的路由器数加1。

  1. 距离页叫做跳数,因为每 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加1。
  2. 这里的“距离”实际上指的是“最短距离”。

3)RIP认为什么是好的路由

  1. RIP认为经过路由器最少的数目少,即距离短。
Tips:认为跳数少的路由是好路由会忽视带宽的影响

4)RIP允许路径最长为15,只适合小型网络

  1. RIP协议认为,路由器最多经过15个路由器,如果超过15个(大于等于16)就认为不可达。(因此RIP适用于小型网络)

5)RIP的工作方式

1>和谁交换信息

只是和相邻路由器之间交换信息

2>什么时候交换

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比如每间隔30s.

当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路由器也同时向响铃路由器通告变化后的路由信息

3>交换什么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本路由器知道的所有信息

6)路由表的建立

Step0:路由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只知道直连网络的距离。
Step1:以后每一个路由器也只是和相邻路由器交换并更新路由信息。
Step3:经过若干次的更新后,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会知道到达本自治系统中任何一个网络的最短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7)RIP路由表项:

  1. 目的网络,
  2. 距离
  3. 下一跳。

8)距离向量算法

0>这种算法的基础

Bellman-Ford算法

1>算法要点

Step1:设x是A到B的最短路径上的一个节点

Step2:把路径拆分为A到X,X到B,那么A到X的最短路径就是A->X,X到B的最短路径就是X->B。

2>距离向量算法

  1. 没有的就加入
  2. 若原来表有的,就更新老路由
  3. 目的节点是一样的,需要比较谁的距离更小

9)RIP协议的特点

好消息(可达的信息)传的快,坏消息(不可达的消息request一般三分钟)传的慢。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可以将此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之中。

10)RIP的缺点

1>逐跳收敛

收敛速度慢,故障恢复时间长

2>分布式路由计算

缺少对全局网络拓扑的了解

3>以跳数为度量

存在选择次优路径的风险

4>限制了网络规模

16跳不可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