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工作流程
下面是对这张图所展示的 分布式声波传感(DAS)工作流程 的深入讲解,分为四个核心步骤:
① 激光器(Laser)
作用:
-
这是系统的“心脏”,产生高度稳定、相干性强的连续波激光或脉冲光源;
-
波长一般位于 1550nm(通信波段),能量适中、损耗低;
-
激光器的频率稳定性直接影响后续干涉信号的质量。
技术要点:
-
使用窄线宽 DFB 或外腔激光器;
-
需要配合调制器或脉冲控制模块产生可控脉冲。
② 发射脉冲(Pulses Launched)
作用:
-
激光脉冲被发送进入光纤,脉冲在光纤中传播的过程中,会与光纤内部微小结构(不均匀性)产生散射;
-
散射光包括 Rayleigh、Brillouin、Raman 等,但 DAS 主要依赖 Rayleigh 散射;
-
散射信号中携带了光在不同位置返回的时域信息。
技术要点:
-
精确控制脉冲宽度与重复频率,决定空间分辨率;
-
每个脉冲会在光纤中“激活”一个感知窗口,类似“听诊器”扫过整条光纤。
③ 光纤(Optical Fiber)
作用:
-
普通通信级单模光纤,长度可从几公里到数十公里;
-
光纤本身成为传感“介质”,不需要外部传感器;
-
整根光纤都可以作为“感知线”,每一点都成为“传感节点”。
技术要点:
-
安装方式影响信号灵敏度(例如直接埋设、粘贴、悬空);
-
环境扰动会引起光在局部的相位变化。
④ 散射光检测(Scattered Light)
作用:
-
发射的激光在光纤中传播时,会有一小部分向后散射返回;
-
系统采集后向散射光,并进行干涉、放大、解调,提取其 相位变化信息;
-
相位变化是由外界扰动(如声波、振动、冲击)引起的。
技术要点:
-
后向信号极其微弱(< -60 dB),需要高增益放大器和相干检测器;
-
通过干涉和解调,得到随时间变化的散射强度和相位,定位扰动事件的位置、幅度和频谱特征。
📌 DAS 系统优势与应用场景
特性 | 描述 |
---|---|
📏 分辨率 | 空间分辨率通常为 1~10 米,系统通过采样率控制 |
🕒 实时性 | 实时振动检测(>10kHz 带宽) |
🔌 传感介质 | 利用普通光纤,无需额外传感器,成本低 |
🌍 覆盖范围 | 长达几十公里,适合大区域监控 |
🔧 应用 | 管道泄漏、地震监测、边界安防、隧道施工监测、轨道列车故障预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