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入门

一、羽毛球运动历史

从高中开始第一次在正规场地上打羽毛球,便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后来上了大学,假期回家,跟朋友们最多的活动便是打羽毛球,虽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但也是乐此不疲。直到参加了工作,附近有个免费开放的室内羽毛球场,休息了下午都会去打上一场,这时候才算是入门吧。目前球龄两年左右,把个人入门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因这项活动极富趣味性,很快就在上层社会社交场上风行开来。1893年,英国14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羽毛球协会,即全英公开赛的前身。20世纪20到40年代欧美国家的羽毛球运动发展很快,其中英国、丹麦、美国、加拿大的水平相当高。50年代亚洲羽毛球运动发展很快,马来西亚取得两届汤姆斯杯赛冠军。同时印度尼西亚队在技术和打法上有所创新很快取得了霸主地位。六十年代以后羽毛球运动的发展逐渐移向亚洲。1981年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重新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从此揭开了国际羽坛历史上新的一页。
林丹跳杀

二、羽毛球运动的益处

1、羽毛球是一项综合性运动,需要可以快速的跑动和大力的挥拍等等,它需要的有点多,比如:需要你频繁双脚点地,学会合理的调整呼吸,会合理的分析情况,还需要有顽强的意志,较强的体力等等。打羽毛球,要做到眼疾手快脚灵活,一次击球要动用身上绝大多数的肌肉,一场比赛下来,能把身上的肌肉锻炼好多个来回,做到全面的锻炼,使身体的生长发育得到均衡发展。如果想一次锻炼能锻炼到全身,那羽毛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我身边就有例子,我一个朋友体重两百多斤,暑假每天下午坚持打球3个小时左右,一个月下来减掉20斤左右。
2:经常呆在办公室的人通常会有颈椎病,鼠标手,近视眼等症状,而羽毛球的很多动作对于缓解这样的症状很有帮助,仰头击球有利于缓解颈椎病,灵活使用手腕手指可以减轻鼠标手的僵化程度,眼睛跟球来回的转动缓解眼部疲劳,这些击球动作有很多都可以预防和缓解职业病的发生,当然前提是你需要找到打羽毛球的正确姿势。
3,打球时的球友,都是“猴精猴精”的老司机,能使出限制对手的战术,能拿出眼花缭乱的假动作,能看到对手的移动及各种空当,能在快速的回球中给出合适的球路落点来,这些都是需要去思考,大脑高速的运转给出的结果,经常性的去思考去提高,这对保持大脑活力非常有帮助。
4,锻炼心肺,据统计,大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60-180次,中强度可达到每分140-150次,低强度可达到100-130次,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

三、装备选择

1、羽毛球拍,建议要买碳纤维的,碳纤维的球拍重量轻,强度大,韧性好,更不易变形。在重量上不应高于3U,U(90-94克),3U(85-89克),4U(80-84克)。如果是男士,可以选则3U。女士比较建议用4U。
2,、牌子建议选择胜利,凯胜,川崎,或者李宁,尤尼克斯。
3、新手拉线磅数推荐21-24磅。磅数越高代表线拉的越紧,则弹性越大。
拉低磅数的球拍(22磅----24磅),弹性大,后场的发力会比较轻松,不好的是对击球的线路和落点的偏差比较大,因为球拍的弹性大,对网前的控制会比较差,往往会弹得过高,不好控制;高磅数的球拍(25磅----28磅)弹性小,能够比较精准的控制线路和落点,也因为弹性小,在网前能够比较搓放出质量比较高的网前球,弥补了低磅数球拍的弱点。然而,高磅数的球拍往往对手腕的力量要求比较高,因为没有弹性,所以都得靠手腕的发力完成击球,力量不够常常会有费力,打不远的情况。
4、使握持时更加舒适之外,还有吸汗和调节球拍重心的作用。
光面手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面手胶外观上比较薄,在击球瞬间更具有灵活性,现今手胶市场上,大部分球友使用的还是光面手胶。因握拍手感舒适度不同光面手胶大致分为干性、粘性和磨砂三种,从严格意义上而言,磨砂手胶属于干性的手感,如果您喜欢粘性一点,粘性手胶用起来会非常舒服,但是必须经常换,因为粘性很容易消失。相对而言,干性手胶比较耐用,不过握拍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否则有可能甩拍出去。

龙骨手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又名“龙骨吸汗带”,最大的特点在于避震,握感非常好,抓得比较紧,不过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带上EVA后,龙骨手胶会比较粗,对于手小的球友来说,真得是相当不好发力,而且缠上龙骨手胶后,球拍的平衡点会下移,扣杀威力会减少不少。
毛巾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手汗比较多,抓拍滑不敢发力可以使用毛巾胶,毛巾胶的好处就在于吸汗性强,不易脱手,缺点就是使用寿命短,用久了会变硬,磨手疼,而且容易脏,必须及时更换。

四、热身

1。羽毛球运动需要频繁的仰头,所以第一个热身动作便是头部运动,准备动作时,双手叉腰,目视前方。先向前低头,下颌靠近胸骨,感到后颈处的肌肉有拉伸的感觉。再向后仰头,感到脖子下面的肌肉伸展到最大。
2.膝关节运动。
弯腰,两手放在膝盖上,头向下。头始终向下,慢慢地下蹲,然后慢慢地起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压腿
左腿屈膝,右腿绷直,呈侧弓步状,向下压腿。换腿同样运动。运动时,保持身体正直,不要来回晃动。身体蹲下,重量压在左腿上,右腿绷直。把重心转到右腿上,左腿绷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肩关节运动。
 1、准备动作时,左臂伸直,右臂弯曲夹住左臂。上身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转动。右臂以同样的方法运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准备动作时,头面向前方,两臂抱在头的上方。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摆动两臂。重复运动。
居中的图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握拍

1、正手握拍法

虎口对着拍窄面的小棱边,拇指和食指贴在拍柄的两个宽面上,食指和中指稍分开,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握住拍柄,掌心不要紧贴,拍面基本与地面垂直。正手发球、右场区各种击球及左场区头顶击球等,一般都采用这种握法。手掌和拍柄要保持一定距离,手腕要尽量放松,在击球的瞬间发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反手握拍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和食指将拍柄稍向外转,拇指顶点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或内侧棱上,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握住拍柄,柄端靠近小指根部,使掌心留有空隙。球拍斜侧向身体左侧,拍面稍后仰。一般说来,击身体左侧的来球,大都先转体(背对网),然后用反手握拍法击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击球动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次规范合理的正手击球,协调连贯,发力充分,隐蔽性强,看似简单,想做到位却又不是那么容易,它需要个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
1,架拍
有完整发力时间的情况下一定要侧身。身体侧面垂直对网,球拍与小臂要有一定夹角。手臂手腕自然伸直即可,非持拍的手保持自然舒服的状态即可。这里说下一为什么要侧身垂直于网,一是在正确姿势的正手持拍下,虎口是准球拍的侧面,想要引拍发力会发现球拍是朝向身体的侧面,这所以需要侧身调整击球方向。二是侧身更有助于发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引拍,引拍时,手腕要向外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手肘尽量去抬高,朝前,这是发挥鞭打力量的关键因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挥拍,挥拍要注意肘部的相对固定,击球时由大臂带动小臂,手腕内旋瞬间鞭抽发力,想象自己拿着是鞭子,瞬间抽出去的感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收拍自然收拍到持拍手的另一侧即可,注意身体的稳定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